的士高狂熱橫掃世界
前年十二月,一群國際研究者在紐約布洛克林開會討論他們所來自的多個國家在二十世紀的社會活動。「在你的國家裡有的士高(的士夠格)嗎?」他們受到詢問。「的士高很流行嗎?」
會議室中有多人舉起手來。「的士夠格在我的國家十分流行,」來自葡萄牙的一位研究者答道。其他國家如墨西哥、菲律賓、牙買加等也作出類似的反應。的士高的突然流行令人感到驚異。
1970年代中葉,的士高在娛樂界中一躍而起。後來更以風起雲湧之勢橫掃全世界。
巨大影響力
在若干地區,凡想像得到可以改變成的士高的地方,投資開辦者就趨之若鶩。
只在美國一地,的士高在近年來的總收入約達5,000,000,000美元,僅次於娛樂界中有組織的運動會。據報美國在前年的的士高數目已從10,000增至18,000間,這意味到每日平均增設20間以上。大約有四千萬至四千五百萬美國人至少已去過的士高一次;一千七百萬至一千九百萬人則經常光顧。
即使你不去的士高,你的生活也許在多方面受到影響。你喜歡溜冰嗎?原來,溜冰場現正紛紛改變成的士高。據《的士夠格》雜誌在前年夏天估計,直至1978年末,美國的6,000間溜冰場中將會有1,000間改變成溜冰的士高。該雜誌聲稱,這會招致「每週增添三百萬人享受的士高音樂。」
你喜歡看電視嗎?在商業節目和戲劇的背景音樂中你會聽到強烈的的士高節拍。這種節拍也在電台播出的電波中大響特響。足球比賽節目播到半途也奏出這種音樂,傳送到各商店裡。你在購物時也許會發現百貨公司各部門都響起特別為的士高跳舞而設計的裂帛之聲。
甚至與之全無關係的行業也企圖藉的士高狂熱而賺錢。根據《的士高世界》雜誌說:「一間藥店已取名為的士高藥房!在加州南部一帶的藥店看來與的士高的概念全無關係,僅是利用這個名詞的知名度吸引無知的顧客而已。」同一雜誌並提及紐約市的麵包店已出現一箱箱的的士高薯片。
的士高是什麼?
的士夠格——簡稱的士高——在近年之前還是個很少人知的名詞。世界書本詞典為「的士夠格」(discothèque)所下的定義是「以唱片播放跳舞音樂的夜總會。」
但的士高所牽涉到的並不至此為止。1976年在的士高熱潮中創辦的雜誌《的士高世界》解釋:「在一方面,的士高是回復自動點唱機的七十年代方式。這時的自動點唱機僅是比前更響亮、更龐大和更堂皇而已。」
因此「的士高」一詞不僅是指一處跳舞場所,例如夜總會,而且是指為跳舞而設計的一種獨特的音樂方式。
但促使現代的士夠格與從前跳舞地方不同的是什麼?的士高音樂與其他音樂又有什麼不同之處?
獨特的音樂和場所
使的士高音樂與別不同的是極其強勁的低音拍子,它重覆地打出4/4的拍子,每分鐘約120拍。這種音樂也有抒情的「符鉤」——許多時只是簡單到像「我愛你」這樣的詞句——反覆地奏來奏去。低音揚聲器通常放在接近地板之處,使跳舞者實際感覺到那激動、強勁的拍子通過全身。因此完全失聰的人也可以隨著音樂起舞,因為他們雖然聽不到但卻感覺到節拍。
現代的士夠格通常是奏出的士高音樂的。但這樣新式音樂並不是使的士夠格與以往跳舞場所不同的唯一事物。此外也有其他特色如狂熱的、閃爍的彩色燈光,從鏡子般的牆壁和閃亮的天花板所反映的電氣映像等。這一切都設計成令人感到如幻如真。
但今日的士高音樂精髓還是在於複雜、高性能的音響系統,它可能價值數萬美元。唱片也是現代科技的產品。這些唱片是在不同時間把各部份分別錄音的電子合成品,這種程序稱為多線路重疊配音。特殊技巧的重疊配音與明快的剪接使的士高唱片吸引了許多人。正如《的士高世界》指出:「現場的士高音樂演奏比不上在灌音室加工製作的版本。」
同時,的士高音樂值播者的角色也在的士夠格的成功中放出異彩。從一首歌轉到另一首歌而不使節拍中斷,並且知道在什麼時候奏什麼曲子乃是一種藝術。《旋轉》雜誌描述的士高音樂的值播高手說:「藉著使用打動人心的合適唱片和燈光,他可以製造出一種氣氛,使人昂揚到如痴如狂或者低沉到像聽著搖籃曲般安靜而不失去興趣。」
狂熱的開始
的士高音樂是紐約近年來的產品,它是黑人音樂和拉丁音樂的混合物。它在1974年夏季開始流行。大約在同一時候,一種二人合舞的新式舞技——哈騷舞——也在發展中。這種舞技與的士高音樂相得益彰。它與以前世代的搖滾樂社交舞有點相似。後來在1975年,作曲家麥蓋爾寫出一首動人的哈騷流行樂曲,的士高狂熱遂開始蔓延。
但真正使的士高狂熱急激上揚的是1977年末初次發行的一齣名叫《週末狂熱》(Saturday Night Fever)的電影。它在前年的票房總收入達一億三千萬美元,成為電影史上最高票房紀錄的電影之一。它的聲帶唱片集也因銷售一千五百萬張而打破紀錄,凌駕了《仙樂飄飄處處聞》(The Sound of Music),成為唱片史上最暢銷的唱片集。而的士高狂熱也似乎不斷上揚。
為什麼人們趨之若鶩
近年來有更多人比前喜歡跳舞。為什麼?什麼吸引他們前往的士夠格?
希芝遜女士在《哈潑》雜誌中簡述得很好。她說:「聽我的,的士高的流行將會追得上IBM電腦。這是無可避免的。人們需要在生活所缺的事上尋得滿足,但除了的士高以外別無他處可去。」
誠然,今日很多人在工作、學校或生活的其他方面難以獲得滿足。他們渴望逃避,擺脫抑制,的士高遂乘時而興。正如一位的士夠格經營者說:「他們每週有兩小時可以無拘無束地狂舞,讓頭腦充滿音樂而拋卻其他一切。在些少時間內,他們可以逃避自己的生活。」
顯然,我們所有人都需要一點娛樂,改變一下經常的活動步調。但的士夠格是享受消遣娛樂的有益地方嗎?本文開頭提及來自20國家的研究者對此表示擔心。他們是耶和華見證人各分社的代表,在布洛克林參加為期五週的強化教育課程。他們對基督徒前往的士夠格消遣有理由表示擔心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