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台灣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es25
  • 2月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2月
  • 天天查考聖經——2025
  • 小標題
  • 2月1日星期六
  • 2月2日星期日
  • 2月3日星期一
  • 2月4日星期二
  • 2月5日星期三
  • 2月6日星期四
  • 2月7日星期五
  • 2月8日星期六
  • 2月9日星期日
  • 2月10日星期一
  • 2月11日星期二
  • 2月12日星期三
  • 2月13日星期四
  • 2月14日星期五
  • 2月15日星期六
  • 2月16日星期日
  • 2月17日星期一
  • 2月18日星期二
  • 2月19日星期三
  • 2月20日星期四
  • 2月21日星期五
  • 2月22日星期六
  • 2月23日星期日
  • 2月24日星期一
  • 2月25日星期二
  • 2月26日星期三
  • 2月27日星期四
  • 2月28日星期五
天天查考聖經——2025
es25

2月

2月1日星期六

我會垂聽。——耶29:12

有一次希西家王病得很重,他懇求耶和華使他康復,於是耶和華就醫好了他。(王下20:1-6)使徒保羅也提出類似的請求。他求耶和華除去他身上的「一根刺」,但耶和華沒有為他消除這個難題。(林後12:7-9)使徒雅各和彼得都因為希律王而身陷險境。後來,雅各被處死了,而彼得卻被天使救了出來。(徒12:1-11)我們可能會想,為什麼耶和華救了彼得,卻沒有救雅各呢?聖經沒有說明原因。但我們可以確信耶和華「做的事全都公正」。(申32:4)有時候,事情的結果可能跟我們的期待不一樣,但我們確信耶和華的做事方式總是仁慈體貼、公平公正的,所以不會質疑他回應我們的方式。(伯33:13)《守》23.11 49:6

2月2日星期日

從上頭來的智慧是樂意服從的。——雅3:17

雅各在上帝指引下說,有智慧的人是「樂意服從」的。這意味著什麼呢?我們應該願意,甚至很想服從耶和華賦予權力的人。當然,如果有人要求我們違反耶和華的吩咐,耶和華就不希望我們服從。(徒4:18-20)比起服從人,我們可能更願意服從耶和華。畢竟耶和華總是能夠給我們提供完美的指引。(詩19:7)但父母、政府官員和會眾的長老並不是這樣的。儘管如此,我們的天父還是賦予了他們一定的權力。(箴6:20;帖前5:12;彼前2:13,14)我們服從耶和華賦予權力的這些人,就是在服從耶和華。《守》23.10 42:2-3

2月3日星期一

這些話都是真的,是可靠的。——啟21:5

加強信心的一個方法是沉思耶和華的力量有多強大。他有力量實現自己的每一個承諾。畢竟他是全能的上帝啊!(伯42:2;可10:27;弗3:20)他對年邁的亞伯拉罕和撒拉保證說,他們一定會生一個兒子。(創17:15-17)他也說,亞伯拉罕的後代會得到迦南的土地。可是,亞伯拉罕的後代以色列人有很多年都在埃及做奴隸。那時,上帝的承諾看起來根本沒有實現的可能,但事情就像耶和華說的一樣發生了。耶和華也對處女馬利亞說,她會懷孕生下上帝的兒子。隨著這個孩子的出生,幾千年前耶和華在伊甸園裡作出的重要承諾也實現了!(創3:15)耶和華一直言出必行,實現自己的承諾。我們多想想這件事就能加強信心,確信他絕對有能力帶來新世界。(書23:14;賽55:10,11)《守》23.04 19:10-12

2月4日星期二

耶和華啊,求你傾聽我的禱告,垂聽我求助的呼聲。——詩143:1

耶和華回應大衛的禱告,救他脫離了危險。(撒上19:10,18-20;撒下5:17-25)我們也可以跟他有一樣的信心。(詩145:18)耶和華回應禱告的方式可能跟我們期待的不一樣。使徒保羅說自己「身上被扎了一根刺」,所以他三次懇求耶和華幫他消除這個難題。耶和華有沒有回應呢?有,但方式跟保羅想的不一樣。耶和華沒有除去他的難題,而是給他力量,讓他能夠保持忠心。(林後12:7-10)同樣,我們有時候得到的回應,可能跟我們期待的不一樣。但我們可以確信,耶和華一定知道怎樣幫助我們才最好。他能夠「成就非凡的事,遠遠超過我們所求所想的一切」。(弗3:20)因此,耶和華可能會在我們想不到的時候,或用我們意想不到的方式,來回應我們的禱告。《守》23.05 21:4-6

2月5日星期三

時候會到,所有在墳墓裡的人都會聽到他的聲音,就出來。——約5:28,29

我們經常想想聖經裡關於復活的承諾,是很有益處的。為什麼呢?因為我們都不知道自己什麼時候就可能患上重病,或者失去摯愛的親友。(傳9:11;雅4:13,14)假如我們遭遇這些考驗,復活的希望能幫助我們忍耐下去。(帖前4:13)此外,我們已經從聖經知道,天父熟悉我們,也深愛我們。(路12:7)我們沉思復活的希望,就能更深刻地了解這一點。我們在復活的時候能夠擁有跟以往一樣的個性和記憶,就是因為耶和華上帝對我們的一切都瞭如指掌;我們能夠有機會永遠活下去,即使是死了也能被復活過來,就是因為耶和華非常愛我們。為什麼我們可以相信關於復活的承諾呢?因為我們確信,作出承諾的上帝既有意願也有能力履行這個承諾。《守》23.04 16:2-4

2月6日星期四

約瑟和馬利亞每年都按慣例到耶路撒冷守逾越節。——路2:41

約瑟和馬利亞一起努力鞏固他們跟耶和華的關係。他們知道,整家人一起崇拜耶和華十分重要。(路2:22-24;4:16)對今天的夫妻來說,他們真的是很好的榜樣。如果你們跟約瑟和馬利亞一樣有孩子,要參加聚會或安排時間舉行家庭崇拜可能已經很不容易了,夫妻二人還要找時間一起研讀或禱告就更難了。不過要記得,如果你們一起崇拜耶和華,你們跟耶和華之間的關係,以及彼此之間的關係,一定會更加親密。所以,一定要把崇拜活動放在生活的第一位。如果你們婚姻關係比較緊張,可能一想到要一起家庭崇拜就覺得沒意思。如果是這樣,該怎麼辦呢?你們可以在剛開始的時候討論雙方都喜歡的事,時間不用太長。這樣,你們夫妻之間的關係就會慢慢改善,你們也會更願意一起崇拜耶和華。《守》23.05 23:7-8

2月7日星期五

俄巴底亞非常敬畏耶和華。——王上18:3

由於敬畏耶和華,俄巴底亞成為了怎樣的人呢?他又誠實又可靠,所以國王委任他管理王室事務。(參看尼7:2)此外,俄巴底亞因為敬畏上帝,所以有非凡的勇氣,而這種特質是他非常需要的。當時統治的是亞哈王。(王上16:30)另外,王后耶洗別崇拜巴力,痛恨耶和華,一心要在以色列國境內鏟除正確的崇拜,還殺了耶和華的很多先知。(王上18:4)當耶洗別追殺耶和華的先知時,俄巴底亞救出了100個先知,「把他們50人一組藏在洞裡,並給他們餅和水」。(王上18:13,14)如果被發現,俄巴底亞肯定會被處死。當然,他也是凡人,肯定不想死。但比起自己的性命,他更愛耶和華和其他崇拜耶和華的人。《守》23.06 27:9-10

2月8日星期六

我耶和華引導你,讓你走該走的路。——賽48:17

今天,耶和華繼續指引他的子民,就像他以往所做的一樣。他一直通過他的話語聖經和會眾的元首耶穌這樣做。那麼,他還繼續任用人來提供指引嗎?是的,來看看一些證據。19世紀末,查爾斯·泰茲·羅素和他的同伴深入鑽研聖經的預言,他們看出1914年是個非常關鍵的年份,因為在這一年上帝的王國會開始統治。(但4:25,26)在他們研究聖經的過程中,很明顯耶和華指引了他們。在1914年,世上發生的事證明上帝的王國建立了。先是爆發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然後還有大規模的瘟疫、地震和糧荒。(路21:10,11)事實證明,耶和華的確任用這些忠心的弟兄來指引他的子民。《守》24.02 8:11

2月9日星期日

正義的人多災多難,耶和華卻救他脫離一切禍患。——詩34:19

我們是耶和華的子民,所以我們知道他深愛我們,希望我們過上最好的生活。(羅8:35-39)我們也很肯定,只要按照聖經原則生活就一定會得到益處。(賽48:17,18)不過,如果我們突然遭逢人生的打擊,又會作何感想呢?舉例來說,家人做的一些事可能讓我們很失望。我們可能因為有嚴重的健康問題,結果能為耶和華做的很有限。我們也可能遭遇天災,或者因為信仰而受到迫害。遭遇這些考驗時,我們也許會想:「為什麼這件事會發生在我身上?我是不是做錯了什麼?耶和華不再賜福給我了嗎?」你有沒有過這些想法呢?如果有,千萬不要灰心!耶和華的很多忠僕都有過類似的感受。(詩22:1,2;哈1:2,3)《守》23.04 17:1-2

2月10日星期一

我決心服從你的條例,永遠不變。——詩119:112

在受到引誘時,我們要立刻控制自己,不去想、不去做任何可能破壞我們跟上帝友誼的事。耶和華希望我們「衷心服從」他的指示。(羅6:17)我們不能只選擇服從他頒布的某些法律,要記得,他提供的指引總是能給人帶來最大的益處。(賽48:17,18;林前6:9,10)為了削弱我們的決心,魔鬼會攻擊我們,在身體和精神上傷害我們。聖經說,他一心要「吞噬」我們,意思是他想盡辦法要破壞我們跟耶和華的關係。(彼前5:8)1世紀的基督徒由於堅守立場,所以被人恐嚇、拷打,甚至殺害。(徒5:27,28,40;7:54-60)今天,撒但也繼續迫害上帝的子民。比如,在俄羅斯和別的一些國家,弟兄姐妹受到政府粗暴的對待。除了明目張膽地正面攻擊我們之外,撒但還會用「奸計」來削弱我們的決心。(弗6:11)《守》23.07 31:6-9

2月11日星期二

我們應該本著愛心在各方面不斷成長。——弗4:15

你不斷學習聖經,對耶和華的愛就會越來越深,而這份愛會激勵你把學到的實踐出來。你運用聖經原則,作出更明智的決定。你改善自己的態度和行為,因為你很想讓耶和華高興。你盡力效法天父,就像孩子仿效關愛他的父母一樣。(弗5:1,2)我們可以想想:「跟剛剛成為基督徒的時候相比,現在我更愛耶和華了嗎?受浸之後,我的思想和行為跟耶和華的越來越像了嗎?特別是在對弟兄姐妹顯出愛心方面,我做得怎麼樣呢?」如果你發現「自己最初的那份愛冷淡下來」了,請不要灰心。1世紀的一些基督徒也有類似的情況,但耶穌沒有放棄他們,他也不會放棄我們。(啟2:4,7)他知道我們能夠重燃最初學習真理時的那份愛。《守》23.07 30:2-3

2月12日星期三

耶和華啊,你又良善,又樂意寬恕人。——詩86:5

使徒彼得接連做了好幾件錯事。首先,彼得過度自信,甚至吹噓說,就算別的使徒都拋棄了耶穌,他也一定會對耶穌保持忠心。(可14:27-29)接著,耶穌三次禱告回來,都看見彼得在睡覺,沒有不斷守望。(可14:32,37-41)後來,當耶穌被暴民抓住時,彼得還撇下耶穌逃跑了。(可14:50)最後,彼得竟然三次否認自己認識耶穌,甚至還為此賭咒發誓。(可14:66-71)意識到自己犯下了這麼嚴重的罪後,彼得有什麼反應呢?經文說,他「忍不住痛哭了起來」。(可14:72)後來,耶穌不但沒有追究他以前犯過的錯誤,還繼續跟他做朋友,並且把重要的工作交託給他。(約21:15-17)彼得知道自己犯的錯誤非常嚴重,但他沒有一蹶不振。為什麼呢?因為他相信他的主耶穌沒有放棄他。我們學到什麼?耶和華希望我們相信,他深愛我們也樂意寬恕我們。(羅8:38,39)《守》24.03 11:13-15

2月13日星期四

被她殺害的人不計其數。——箴7:26

發生不道德的性關係後,一個人可能會失去自尊,感到羞恥。這種事也可能導致非意願懷孕和家庭破裂。很明顯,不去「愚昧的女人」家裡才是明智的做法。很多人發生了不道德的性關係後,不僅賠上了跟耶和華的寶貴關係,還因為感染可怕的疾病而賠上了自己的性命。(箴7:23)箴言9:18總結說:「她的客人都在墳墓的深處。」既然結果那麼悲慘,為什麼還是有那麼多人上當受騙,接受她的邀請呢?(箴9:13-18)一個常見的陷阱是色情資訊。很多人覺得看色情資訊沒什麼壞處,但事實並不是這樣。色情資訊非常有害,會使人不再尊重自己和別人,而且很容易上癮。淫穢的影像會一直留在腦海中,揮之不去。此外,色情資訊根本不能消除錯誤的慾望,還會讓這樣的慾望越來越強烈。(西3:5;雅1:14,15)事實上,許多看色情資訊的人後來都跟別人發生了不道德的性關係。《守》23.06 28:10-11

2月14日星期五

這個王國會把那些王國全都打碎滅絕。只有這個王國會永遠長存。——但2:44

雖然其他國家有時候會挑戰英美世界霸權的地位,但絕不會取代這個霸權。我們知道這一點,是因為象徵上帝王國的石頭會打碎巨像的腳,也就是英美世界霸權。(但2:34,35,44,45)跟巨像的腳有關的這個預言,你相信嗎?如果相信,這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你的生活方式。你不會追求金錢或物質的保障,因為你知道這個世界快要被毀滅了。(路12:16-21;約一2:15-17)此外,你理解了這個預言,就會看出傳道教人的工作非常重要。(太6:33;28:18-20)學習了這個預言後,現在你可以問問自己:「我做的各種決定是否表明,我真的相信上帝的王國很快就會消滅世上的所有政府?」《守》23.08 34:13-14

2月15日星期六

我們人人都要為自己的事向上帝交帳。——羅14:12

如果你因為年紀、健康或目前的情況做不到某些事,就要謙虛地接受現實。跟巴西萊一樣,如果你的健康情況不容許你接受某些服務機會,就不要勉強,你是可以拒絕的。(撒下19:35,36)跟摩西一樣,要接受幫助,如果合適也要把工作分配給別人。(出18:21,22)你表現謙虛,就不會設立不切實際的目標,結果讓自己沒有力氣。我們也不該覺得自己要為別人的錯誤決定負責。我們不能為別人做決定。別人做了錯誤的決定,我們也不能總是擋在他們身前,讓他們不用承擔後果。比如,如果孩子決定不再崇拜耶和華,這肯定會讓父母覺得非常痛心。不過,如果父母一直為此不斷自責,就會背負沉重的負擔。耶和華並不希望做父母的承受這樣的壓力。《守》23.08 36:11-12

2月16日星期日

參孫愛上了一個叫黛利拉的女子。——士16:4

參孫跟我們一樣是不完美的人,他也曾經做過不明智的決定,而其中一個為他帶來了可悲的後果。參孫做了士師一段時間後,「在梭烈谷愛上了一個叫黛利拉的女子」。這次的情況看來跟以前的不一樣。之前,參孫曾經跟一個非利士女子訂婚,那是「耶和華的意思」,因為耶和華「正在製造機會」攻擊非利士人。還有一次,參孫在加沙的一個妓女家裡留宿,那時耶和華賜力量給參孫,參孫就扛走了城門,削弱了這座城的防禦能力。(士14:1-4;16:1-3)不過,參孫決定跟黛利拉在一起,並不是要製造機會攻擊非利士人,因為黛利拉很可能是個以色列人,而不是非利士人。非利士人用一大筆錢收買了黛利拉,要她出賣參孫。《守》23.09 37:12-13

2月17日星期一

人洞悉事理,就不輕易發怒。——箴19:11

我們洞悉事理就更容易保持溫和。當信仰受到別人質疑時,一個洞悉事理的人能夠克制自己,不會魯莽地回應對方。打個比方,如果我們看見一座冰山,我們看見的可能只是冰山的一角,而這座冰山有很大部分都隱藏在水面之下。同樣,別人提出某個問題時,往往沒有告訴我們,他是出於什麼動機或疑慮才這樣問的。所以,在回答前要記得,我們不一定清楚對方提出質疑的真正原因。(箴16:23)請看看基甸怎樣回應以法蓮部族的人。以法蓮部族的人氣沖沖地來質問基甸,先前為什麼不叫他們一起去攻打敵人。他們這麼生氣的真正理由是什麼呢?是因為他們覺得很沒面子嗎?基甸洞悉事理,顧及他們的感受,也溫和地回應他們,結果他們的氣就消了。(士8:1-3)《守》23.09 39:8-9

2月18日星期二

我天天得到他特別的疼愛。——箴8:30

耶和華和耶穌之間有全世界最深厚的父子之情。耶和華親眼看著愛子被人排斥和虐待,受盡種種折磨,肯定心如刀割。任何失去過孩子的父母都知道喪子之痛有多難以忍受。雖然我們都相信人有復活的希望,但當深愛的家人去世時,我們還是會心痛不已。這幫助我們明白,在公元33年春季的那一天,耶和華親眼看著愛子在痛苦中死去時到底有什麼感受。(太3:17)在紀念聚會之前,你可以在個人研讀或家庭崇拜時,讀讀跟贖價有關的資料。紀念聚會當天會有一個特別的早晨崇拜節目,到時候記得一定要觀看。如果我們在心裡做好準備,就能夠幫助別人也從紀念聚會獲得益處。(拉7:10)《守》24.01 2:10-12

2月19日星期三

他會使你們剛強。——彼前5:10

想要獲得耶和華所賜的力量,一個方法是向他禱告。耶和華會回應我們,賜我們「非凡的力量」。(林後4:7)此外,我們閱讀聖經並且沉思其中的內容,也能獲得力量,因為上帝的話語「是有力量的」。(來4:12;詩86:11)你向耶和華禱告並且研讀他的話語聖經就會變得堅強,可以忍受逆境,保持喜樂,完成艱鉅的任務。請看看耶和華怎樣使先知約拿振作起來。耶和華交給約拿一項艱鉅的任務,約拿卻坐船逃跑了,結果他因為一場猛烈的風暴而差點喪命,還連累船上的其他人身處險境。約拿被扔進海裡後,一條大魚把他吞進了腹中。這時約拿身處一個完全陌生的地方,周圍只有一片漆黑。約拿在幽暗的魚腹中與世隔絕,他怎樣獲得力量呢?就是禱告。(拿2:1,2,7)《守》23.10 43:4-6

2月20日星期四

萬物的終結近了。——彼前4:7

雖然使徒彼得的信是寫給1世紀基督徒的,但耶和華把這兩封信也收錄在聖經裡。因此,我們研讀這兩封信也能獲得益處。(羅15:4)我們身邊的大多數人都不相信聖經的預言。由於我們很多年來都熱切期待這個世界的終結,有些反對者就嘲笑我們。有些批評我們的人甚至說終結永遠不會來到。(彼後3:3,4)如果我們聽見同事、家人或傳道對象說這樣的話,信心就可能會動搖。請看看彼得的話可以怎樣加強我們的信心。有些人可能覺得耶和華太拖延了,到現在都還沒有毀滅這個邪惡的世界。彼得的話提醒我們,耶和華的時間觀念跟我們的很不一樣。對耶和華來說,1000年就好像一天。記得這一點能幫助我們對事情有正確的看法。(彼後3:8,9)此外,耶和華非常有耐心,絕不希望任何一個人被毀滅。但是他的大日子一到,這個世界就一定會滅亡。《守》23.09 41:2-5

2月21日星期五

我們必須格外留意所聽見的話,免得隨流漂去。——來2:1

為什麼使徒保羅寫信給猶地亞的希伯來裔基督徒呢?很可能有兩個主要理由。第一,鼓勵他們。他們當中的大多數人本來從小信奉猶太教。在成為基督徒之後,他們可能受到那些宗教領袖的嘲笑,因為基督徒沒有宏偉的聖殿來崇拜上帝,沒有實際的祭壇來獻上祭物,也沒有祭司團為他們服務。這些事可能讓他們感到灰心,也可能讓他們的信心開始動搖。(來3:12,14)他們當中的一些人甚至可能想要回去信奉猶太教。第二,保羅指出希伯來裔的基督徒沒有好好吃上帝話語中的「固體食物」,也就是沒有付出努力去了解新的或比較深奧的聖經真理。(來5:11-14)看來,他們當中的一些人還在遵守摩西法典。《守》23.10 45:3-4

2月22日星期六

勸年輕的女子像勸姐妹,舉止態度要完全貞潔。——提前5:2

有些姐妹選擇保持單身,耶和華和耶穌絕不會輕視她們。(太19:10-12)在世界各地,單身姐妹都在會眾裡發揮了積極的作用。這些姐妹充滿愛心,真摯地關心別人,成了很多人在真理中的姐姐、妹妹和媽媽。(可10:29,30)有些姐妹參與全時服務。在全球的傳道工作中,姐妹們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詩68:11)為了能夠在將來參與全時服務,你可以從現在就開始行動嗎?你可以定下目標,成為正規先驅、建築志願人員或伯特利成員。要禱告求耶和華幫助你實現目標,也要跟那些已經實現目標的人聊一聊,看看為了符合資格你可以做些什麼。然後,你要做一個切實可行的計劃。如果你投身全時服務,就會有更多機會受耶和華任用,使自己的人生變得更加精彩。《守》23.12 52:16-17

2月23日星期日

好消息必須先傳遍萬國萬族。——可13:10

我們知道,傳講好消息的工作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緊迫,因為大患難越來越近了。但如果我們遇到經濟難題或受到反對,可能會覺得很難全情投入傳道工作。什麼能幫助我們把上帝的王國放在第一位呢?就是要深信「天軍的統帥耶和華」與我們同在。如果我們先追求他的王國而不是自己的利益,他就一定會支持我們。我們什麼都不用怕!(該2:4)耶和華希望我們專注於救生工作,繼續幫助人成為基督的門徒。哈該鼓勵耶和華的子民重新開始建造聖殿。如果他們這樣做,耶和華承諾會賜福給他們。(該2:18,19)我們也可以確信,如果我們先盡力做好耶和華交給我們的工作,就一定會得到耶和華賜福。《守》23.11 48:8, 11

2月24日星期一

人人都有罪。——羅3:23

使徒保羅在羅馬書中說,人人都有罪。既然這樣,一個人怎麼可能被上帝看作是正義的、無罪的,並且得到上帝的認可呢?為了幫助所有誠懇的基督徒找到問題的答案,保羅談到了亞伯拉罕的例子。亞伯拉罕離開故鄉,生活在迦南地區以後,被耶和華稱為正義的人。為什麼耶和華可以把亞伯拉罕稱為正義的人呢?是因為亞伯拉罕十全十美地遵守了摩西法典嗎?當然不是。(羅4:13)事實上,上帝把亞伯拉罕稱為正義的人之後,過了400多年才給以色列人頒布了摩西法典。那麼,耶和華到底是出於什麼原因把亞伯拉罕稱為正義的人呢?亞伯拉罕對耶和華有信心,耶和華就向他顯出分外恩典,把他稱為正義的人。(羅4:2-4)《守》23.12 50:4-5

2月25日星期二

你就按照自己心裡想的去做吧。——代上17:2

就在先知拿單對大衛王說出以上的話的那個晚上,耶和華告訴先知拿單,大衛並不是建造聖殿的人選。(代上17:3,4,11,12)聽到這個消息以後,大衛有什麼反應呢?他開始專心為兒子所羅門準備建造工程所需的資金和材料。(代上29:1-5)耶和華告訴大衛他並不是建造聖殿的人選之後,緊接著就跟他訂立了一個誓約,承諾讓他的一個後代永遠做君王。(撒下7:16)在新世界裡,大衛會在耶穌的千年統治期間享受幸福快樂的生活。到時他會知道,這位偉大的君王是他的後代。這會讓他多開心啊!我們可以從這個記載學到,如果我們想為耶和華做一些事,卻沒辦法實現這個心願,耶和華也可能會用我們意想不到的方式獎賞我們。《守》23.04 17:8-10

2月26日星期三

耶和華不會撇下他的子民。——詩94:14

當你感到恐懼時,聖經中的某些話也許特別能鼓勵你,比如約伯記、詩篇、箴言裡的一些經文,以及耶穌在馬太福音第6章說的話。你向耶和華禱告,並且研讀他的話語,就會感受到他給你的安慰。我們可以確信,在人生中黑暗的日子裡,耶和華一定會陪在我們身邊。我們永遠都不會是獨自一人。(詩23:4)耶和華承諾會守護、扶持和安慰我們,並且使我們站穩。以賽亞書26:3談到耶和華說:「你會保護完全依靠你的人,你會賜他們長久的安寧,因為他們信賴的是你。」因此,要信賴耶和華,接受他給你的幫助。這樣,你即使身處逆境,也能夠重新振作。《守》24.01 3:16-17

2月27日星期四

任何為了攻擊你而造的武器,都會失去作用。——賽54:17

今天這個預言正在應驗。我們還看到以下安慰人心的話也在應驗:「你的兒女都要受耶和華教導,你的兒女會飽享安寧。正義會使你堅定穩固。你什麼都不用害怕,不用驚恐,可怕的事不會臨到。」(賽54:13,14)正確崇拜已經復興了,而且絕對不會再受腐化,就連「目前制度的神」撒但也無力阻止耶和華的子民在全球進行傳道教人的工作。(林後4:4)正確崇拜會存留下去,直到永永遠遠。任何為了攻擊我們而造的武器都會失去作用!《守》24.02 5:10

2月28日星期五

誰對父母的感情比對我的感情更深,就不配做我的門徒。——太10:37

作為基督徒,我們會努力按照聖經的吩咐照顧家人的需要,但我們也非常看重獻身的誓願。這就意味著,我們做決定時,絕不會把家人的要求看得比耶和華的要求更重要。(太10:35,36;提前5:8)所以,為了讓耶和華高興,我們的做法或決定有時可能讓家人很不滿,這也可以說是一種犧牲。家庭是耶和華設立的,他肯定很希望我們擁有幸福美滿的家庭。(弗3:14,15)如果我們想過得真正快樂,就需要按照耶和華的方式待人處事。你可以放心,你作出犧牲為耶和華服務,同時好好照顧家人,以愛心和尊重的態度對待他們,耶和華都一一記在心上。(羅12:10)《守》24.02 7:11, 13

    台灣手語出版物 (2001-2025)
    登出
    登入
    • 台灣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