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线上书库
守望台
线上书库
中文简体(广东话)
  • 圣经
  • 出版物
  • 聚会
  • 《警》75 9/8 24-26页
  • 丰富的能源供应

你选择的内容没有影片。

抱歉,加载影片时出现错误。

  • 丰富的能源供应
  • 警醒!1975
  • 小标题
  • 相似资料
  • 太阳——无限的能源
  • 现代世界的太阳能
  • 水力的能量
  • 地壳之下的能源
  • 核子能又如何?
  • 化石燃料的难题——原因何在?
  • 千方百计找寻能源
    警醒!1979
  • 太阳可以供应人类所需的动力吗?
    警醒!1973
  • “太阳屋”是解决方法之一吗?
    警醒!1979
  • 有任何真正解决方法吗?
    警醒!1981年
查看更多
警醒!1975
《警》75 9/8 24-26页

丰富的能源供应

今日世界对能源的需求十分殷切。事实上宇宙中的一切生物均赖能源才能生存。没有能源便会无物可食,无水可饮或无空气可以呼吸。

近年来人们对于人所能获得的能源供应十分关怀。电力中断、灯火管制、燃料涨价和汽油站前的长龙使“能源危机”成为家喻户晓的一个名词。这使有些人以为地球的能源供应已降低到危险程度。这种想法是否属实呢?绝不然。事实上,地球拥有丰富而无限的能源供应。怎会如此呢?

太阳——无限的能源

太阳是供应地球能量的主要来源。这个庞大的核子炉每年倾在地球上的能量等于250万亿吨的煤,平均每人约得100,000吨。仅是照射在伊利湖一天的太阳能已足够供应(若能充分加以利用的话)全美国居民一年所需。太阳从那里获得能量呢?科学家莱夫·立普解释说:

“太阳是一副硕大无朋的核子机器,所用的方法是融合较轻的氢离子(H1)而组成较重的氦原子(He4)。……放出的能遂变成热。每分钟约有40兆吨的氢原子在太阳里融合。”

太阳也直接制造其他多种形式的能。阳光使热带空气变成温暖而上升,两极的冷空气则流入取而代之。这形成了风,而风则可以用来吹动帆船,辗谷,甚至以风力发电机产生电力。煤是植物遗骸的化石,后者的细胞在很久之前已将太阳能贮藏起来。同样地,石油里的化学能量其实是从远古便蕴藏在活细胞里的太阳辐射能和光。

现代世界的太阳能

现代人曾致力于将太阳能作较大的运用。美国至少有二十间屋是利用太阳能去节省暖气费用的。新泽西州纽华克有一间实验房屋从太阳获得百分之80的电力、暖气和空气调节供应。

美国两位太阳能研究家,米恩努博士夫妇,提议在广大地区广泛装置阳光收集器。他们声称这种“太阳能农场”在美国南部一共占地15,000方哩,可以产生百万米加瓦特a的发电量,足供全国从目前至公元2000年的电力需要。

有人建议在地球轨道上设立庞大的太阳能收集器。这样的卫星中所存贮的“太阳能细胞”可将阳光直接化成电力。然后卫星将电力化成微波传给地球上的收集天线,再将其化成电力。这种卫星绝不会受恶劣天气所影响。

上帝慷慨地赐给人太阳,使人类差不多有无限的能源供应。当然,若要发明充分利用太阳能源的方法去供应今日的庞大能源需求,在科技、政治和经济方面尚有若干棘手难题需要克服。

可是今日的庞大能量消耗真的对人类幸福有所贡献吗?在人口挤逼,充满烟雾的城市中有许多节省劳力的机器可用是否令人感到现代社会比以往的社会更幸福呢?

有些人认为他们宁愿过着不同的生活方式。他们喜欢享受风力发电机那种不会染污环境的电力。这种电力来源在以往的农场上十分普遍。可是近年来无论个人或美国政府都已将风力发电弃置一旁。一个家庭利用此法至少可以获得抽水和供应灯光所需的电力。

水力的能量

数千年来,人们利用水流的力量作为能源之一。美国第一副水力发电机于1882年在威斯康辛州阿坡敦面世。水力发电厂现时利用水流力量所产生的电力差不多占世界电力供应三份之一。

我们的地球有百分之70以上是海洋,其中蕴藏着庞大的能源。每天的潮汐涨退使无数亿万加仑的水保持流动。在1961-1967年,法国北部兴建了一间利用潮汐能量的水电厂。在水坝上所设的前后转动涡轮使顺逆的潮流都可以产生电力。1969年苏联完成了一间潮力发电厂。按照人类目前的知识,全世界差不多有一百处地方可以利用潮流发电。

地壳之下的能源

另一个巨大能源蕴藏在地球本身之内。在地面之下不及四十哩,有一层融化的岩石和气体,称为“岩浆”。这种沸腾的物质热度高至华氏3,300度。地下水被逐渐冷却的岩浆所热而形成温泉和喷泉,有时将水喷至数百尺的空中。

近数十年来,有些家庭和温室会从这些“地下热力”的能源汲取热水和热力。在1904年,意大利人在意大利的拉尔达利罗利用天然蒸汽作为发电的能源。这个发电厂每年前产生的电力差不多足够供应全意大利的铁路系统。地质学家罗拔·力斯博士曾致力于研究利用地下热力的可能性,他认为对这种能量的大规模探察可以造成十亿瓩的发电性能,达到现时美国发电性能的三倍。

可是经济和政治的障碍也同时出现。初步的成本十分昂贵,因为地下热力蒸汽较大多数发电厂所用的较冷,因此热力是不足的。从“干的”地下区域抽取能量需要钻井直达滚热的岩石,容许水从地面渗透地下以产生蒸汽。热水和蒸汽中的盐和硫磺所造成的染污是另一个难题。可是这些困难若能在一个爱邻人先于自利的事物制度中加以解决,这种蕴藏在地下的丰富能源会对人类有多大造益!

核子能又如何?

核子能,意即藏在核子或原子核中的能,是目前所知物质宇宙中的最大能源。

有两种方法可以使核子放出能量,它们称为“分裂”和“融合”。

核子分裂意味到将一个核子分裂成两个较轻的。科学家们获悉两个新生核子的共同重量稍轻于原来的一个。其中的差别就转变成为能。据称原子所含的力量如此巨大,以致轻于面包和小于哥尔夫球的一块铀所产生的能量相等于2,300,000磅的煤之多。

可是以核子分裂作为能源却同时有若干难题。其中之一是,作为分裂燃料的铀只有百分之7是可以分裂的一种(称为铀-235)。科学家们曾努力克服这种困难,方法是发现特别的“增殖原子炉”来产生或滋生比他们所消耗的更多分裂燃料。据1973年的《美国年鉴》所说,成功的增殖原子炉使人可以利用世界已知铀源的百分之50至80,足以供应世界电力“最低限度数百年”的需要。

在许多人看来,原子能工厂的辐射性特别是处理辐射废物的危险,是个更严重的难题。由辐射而致的癌症和白血球过多症的危险比专家们在不及十年前所预期的高二十倍。倘若核子炉失去控制或受人破坏又如何呢?这样的巨灾可能使数十万人丧生。b

核子融合,例如在太阳之中所发生的,是由两个原子核融合一起而致,能量就在此项过程中产生。核子融合所产生的热能比促成这项过程所需的热能大1,750倍。核子融合不会出现分裂的辐射危险。

促成核子融合的难处是要建造一种装置,将可以融合的核子“原形质”保存在一处够小的地方,但要有足够的高温(约为华氏180,000,000度)使融合发生。这项过程若能完全顺利进行,产生能量的可能性又如何呢?1972年的《科学年刊》评论说:

“核子融合厂可用锂和两种形式的氢——重氢和氢的同位素——作燃料。海水里面有充足的重氢可供30亿年的需要,而地壳一公里以上的氢同位素也可供一千五百万年之用。”

地球的能源既是这么丰富,何以人们终日谈论能源短缺呢?主要原因是化石燃料(煤,石油和天然瓦斯)供应的减少。

化石燃料的难题——原因何在?

什么促成化石燃料的短缺呢?

约翰·韦雷特在1973年四月廿二日的《纽约时报》指出今日能源短缺的基本原因说:

“能源危机本可以预见,也许甚至可以避免——但事实却不然。美国人选择了一个高能量的科技社会。他们驾车的次数日增,汽车愈来愈大,以致要在海岸以外钻取燃料供应。他们装置洗衣机、冷气机和种种小型机器,他们掘破群山采煤发电以应需求。……

“没有一个人愿意放弃高速汽车、喷射飞机和空气调节的美好生活。……很少美国人认真希望经济增长率缓慢下来,因为这在失业,购买力和政治方面所造成的后果在目前是难以想象的。”

因此一个奴役人的政治和经济制度,人类的贪婪和短视促成了今日化石燃料的能源短缺,并且时常妨碍了其他能源的发展。至于造物主,他已将丰富的能源供应赐给人类了。

[脚注]

a 一米加瓦特相等于1,000,000瓦特或1,000瓩

b 可参阅《儆醒!》杂志1974年一月八日刊,“核子动力是解决办法?”一文。

    中文简体(广东话)出版物 (1956-2025)
    登出
    登录
    • 中文简体(广东话)
    • 分享
    • 设置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条款
    • 隐私政策
    • 隐私设置
    • JW.ORG
    • 登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