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穷国家之声
没有人想贫穷。可是今日世界各地却有大批穷人。在许多国家中差不多所有人口都过着穷困的生活!
世界领袖们称这些国家为“发展中的国家”。但他们其实是贫穷的国家。他们被称为“第三世界”,列在超级富国和相当富国之后。
几个世纪之前,由于通讯媒介的有限,贫穷国家的民众无法观察到富裕国家的人民的生活。但今日却截然不同了。各地的穷人从报章、杂志、收音机和电视看到“其他一半人”的生活。他们也希望过这样的生活。
不少权威人士声称,世界情形大有一触即发之势,因为贫穷国家的期望正日益增高。他们觉得这些人的环境若不改善,便会甘愿接纳激烈的急进方法以解决难题。同时大多数人都认为,贫穷国家相信他们的境况仅是“命该如此”而甘受无辞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弹劾裁判”
1974年春,“发展中”国家在联合国大会中举行一个特别的会议。这个为期三周的会议专注于讨论各国的难题,特别是较富裕的国家利用贫穷国家的原料的问题。
论到这些会议,《纽约时报》的利斯顿说:“在联合国中进行一项弹劾裁判——不是弹劾人而是弹劾文明。各贫穷国家每日提出许多弹劾条款来攻击富裕国家。”
贫穷国家有些什么说法呢?他们的‘弹劾条款’载于下页。这些弹劾条款列出贫穷国家的一部分不满。他们也指出富裕国家的过度消耗和甚至浪费。例如,世界现时每年消耗200亿美元在军备方面,大部分款项由工业国支出。贫穷国家认为利用这些金钱可使他们的情况大为改善。可是,大多数贫穷国家的每年预算也将大量金钱消耗在军备上!
贫穷国家也可以指出,倘若美国人每周少吃一块牛肉包,省下来的谷物可能多于印度所期望的一年输入。据估计美国人浪费在草地、灌木和花卉上的肥料若转用于亚洲,便可以对当地的肥料短缺有很大帮补,从而使亚洲人能自给自足。同时,据农业专家估计,美国每年用来酿制酒精饮品的谷物消耗量可以在同年养活亚洲南部的500,000人。
可是期望富裕国家的人民省却口粮去帮助贫穷国家是否现实呢?利斯顿问道:“富国和穷国能这样继续下去吗?先进国家能够照常消耗、浪费及索取劳力酬报,继续把住在贫穷国家中的大部分人类置诸不理吗?”他说贫穷国家时常问道:“各大国会聆听吗?”利斯顿说,“答案显然是‘还未’”。
国队辩论仍继续下去,人们则变成愈来愈悲观。为什么呢?因为大多数贫穷国家的难题并未获得解决。反之它们继续恶化。
难题堆积
尽管有关方面高谈和力求“进步”,世上穷人的数目却不断增加。今日,人虽能飞往月球和控制原子能,世上饥饿、缺少衣服、房屋简陋和目不识丁的人却以史无前例的程度激增!增加了多少?联合国秘书长华尔汉回答说:
“对现行世界文明最有力的控诉之一便是普遍的赤贫存于世界三份二的人口当中。
“这种情况弥漫在发展国家中的生活每一方面:儿童营养不足、疫病丛生、失业增加、文盲率增高和成市人口过挤。”
世界人口现时已达四十亿。接华尔汉所说,其中三份二是赤贫。这大约是2,600,000,000人!可是世界人口仍在激增,尤其以贫穷国家为然。按照现行的增加率,仅需三十五年世界人口便可加倍。因此,瑞典粮食科学家波斯特朗说:
“人口数目爆炸性的增加已压低了人类价值,使更多的人陷入赤贫之中,以致人类以往的成就受到重大威胁。
“与一般人的意见正相反,尽管我们谋求对策,饥饿、干渴、贫穷和文盲,不论在相对和绝对的意义上,都在无情地增加。”
人口之多占世界第二位的印度,现时已将有六亿人口,每年更增加一千三百万人。该国的一位内阁官员估计,印度差不多有三份之二的人正生活在“贫穷线以下”。这大约达四亿人之多!据报这些人每月平均收入大约是6.5美元。乡村地区的失业人数在二十年内增加了六倍,现时已从三百多万增加至一千八百万人以上。印度的情况由于歉收和必须输入的物品,如石油和肥料,价格暴涨前继续恶化。
不能读书写字的文盲数目也在增加中。非洲诸国约有四份之三的人是文盲。亚洲的文盲占人口半数。拉丁美洲则有四份之一的人是文盲。
在有些国家中,贫困状态已变成如此严重和绝望,以致“‘贫穷’一词需再定下新的范围”,《大西洋杂志》说。论到亚洲的一个国家,该份刊物声称:
“这个国家的情形如此恶劣,甚至没有资格被列入挣扎中的第三世界之内。它居于新近出现的第四世界之首,这些赤贫的新兴国家仅依靠外国输入大量援助而生活。……
“这些国家若没有国际的施舍便会如此石头一般沉下……没有人需要他们。
鸿沟扩阔
使不少权威人士震惊的是,贫穷国家较之富裕国家愈来愈落后。欧洲和北美的民众收入比贫穷国家民众的收入丰富得多。鸿沟正在日渐扩阔而非变得较狭窄。
例如,联合国统计表明在过去八年内,美国普通人的收入增加相当于非洲普通人的25倍,亚洲人的16倍,拉丁美洲的9倍。
粮食生产亦然。近六年来西欧每人粮食生产量平均增加百分之9。但在同期之内,非洲却减少了百分之5。拉丁美洲和近东的每人平均生产量并没有增加。这些数字是在非洲和亚洲多处灾祸性的粮食短缺尚未发生之前所发表的。
贫穷国家的人若认为有一天他们会拥有富裕国家的物质东西,这也不是切合现实的想法,倘若所有国家都生产像美国一般的货物,则世界原料的产量便需要以戏剧性的比率增加才行。例如,铁和锌的产量要比现时增加75倍左右。铅的产量要多200倍,锡的产量要多250倍,既然甚至现在地球资源已不足供应工业世界日渐增加的庞大需求,要使生产量达到贫穷国家和富裕国家同等的程度,在现时是绝无可能的。
不久之前各产油国增加石油燃料的价格。这件事证明是对工业国家的一项沉重打击。但对于贫穷国家则简直是灾祸。这些国家甚至在石油加价之前也付不起钱。难怪西德总理史密特说:“发展中诸国正陷于孤立无助的危险。他们的生存正受着石油涨价所威胁。”
伊力克和柏拉格合著的《第二方舟》一书指出贫穷国家的黯淡前途说:
“[贫穷国家]有一天能赶上工业国家的希望其实只是神话;‘有’的国家只是想用这种宣传使‘无’的国家循规蹈矩而已。
“种种资料表明富裕国家与贫穷国家之间的鸿沟正日益扩宽而非日益狭窄。”
态度在改变中
渐阔的鸿沟也为富裕国家带来严重的后果,因为他们日益依靠“第三世界”诸国的原料。但现时这些国家对本国的资源应如何运用和付出什么代价的态度已大为改变了。
例证之一是落后产油国所采取的行动使普世工业国家大为震惊。数十年来这些贫穷的产油国一向以相当低廉的价格出售石油。
但近年来这些国家团结一致地同意将油价提高四倍。伊朗国王为这些国家的改变态度作出声明,说:“廉价石油的时代已结束了。我们必须补充说,榨取的时代已成过去。”
对石油价格的转变作过评论之后,西德总理史密特声称:“今日我们为油价而挣扎,明日随之而来的可能是同样地为其他重要原料的价格而挣扎。”牙买加总理也强调同样的见解(该地盛产制铝原铁矾料的土),他宣称:
“发展中的国家无法再依照往昔价格标准以原料供应先进国;在通货膨胀的世界里,将原料价值与制成品价值连结起来是十分重要的。”
贫穷国家己对富裕国家提出明显的挑战。他们再不像以往两个多世纪一般默然接受工业国所假定的一件事。这个假定便是他们永远能以贱价从贫穷国家购取原料。事情已今非昔比了。
可是,贫穷国家也有其难题。他们大多数并没有丰富的原料。大多数没有丰富的矿产和石油资源。他们大部分是农业国,遇到荒年便无物可以售给其他国家,因此没有钱去购买粮食和其他必需品以渡过荒年。这正是现时非洲、亚洲和拉丁美洲多国的遭遇。
因此,贫穷国家有一位愤怒的诗人写道:“我们怎样抵抗骄阳?只好任其烧灼。我们怎样防御暴雨?只好任其淋湿。我们怎样遣去饥饿?方法是绝食。我们怎样治愈疾病?死亡便是解脱。”
今日地球上的事物制度己一败涂地,这是多么显而易见!人类急需一个新的事物制度,一个能够造益所有国家人民的制度。只有将临的上帝新规制方能如此行,而且也必定会如此行。
[第13页的附栏]
‘对富裕国的弹劾条款’
1.在贫穷国家出生的孩子大约每三个之中便有一个在五岁之前夭折;
2.巴基斯坦经济部长说,“侥幸生存的儿童也仅是过着贫苦、绝望和堕落的生活。这是一场激烈但却幸好十分短暂的挣扎,因为他们的寿命不会超过三十岁;”
3.由于旱灾和措施不当,非洲诸国所遭受的巨大灾祸是超乎先进国家所能想象的。这同时是对联合国的一项谴责,因为联合国宪章曾作出承诺,要促进“较高的生活水准、充分就业、经济和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4.以前称为基督教的西方和现时称为工业化的西方、已经发展或先进的世界诸国正在欺骗贫穷国家。以什么方式呢?借着以贱价向贫穷国家购买原料和其他产品,再以高价向他们售回工业制品;
5.富裕国家的工人工资比贫穷国家的工人高出10至20倍,倘若工资大致同等,则贫穷国家每年在工作和产品方面可以多获2,500亿美元左右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