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中之王
《儆醒!》杂志驻英国通讯员报导
1919年,飞行家阿曲克和布朗驾驶一架重于空气的飞机成功地作首次横渡大西洋的中途不停站飞行。消息轰动世界是可想而知的。这是一项特殊的成就。
可是,很奇怪地,在此之前的43年有一项更大的伟举,除了少数昆虫学家之外从未有人留意。这便是在1876年,据报有一种在英国称为乳树蝶的巨蝶在该国的西南部出现。由于这种蝴蝶仅以乳树为食,英国并不是它的产地,它是怎样来到的呢?认为它是从3,000哩(4,800公里)外的美洲家乡飞来的想法是荒谬的。可是,1880年,有人在从格拉斯哥开出,驶到200至300哩(320至480公里)外的大西洋的船上捕获若干标本。猜测继续了70多年,因为在这期间的记录约有150标本为人所见或捕获。
既然只有两只乳树蝶在法国海岸出现,在西班牙和葡萄牙也仅发现四只,许多人遂认为它们必然来自东行船只或是落在航行的船上而来的,但如今它们的出现愈来愈频常,于是有许多人以为这些脆弱的昆虫也许是自己作出这种难以置信的飞航的。为什么有此看法呢?因为现时在美国和加拿大已辨认出昆虫的这些著名伟举乃是橘黄黑色大蝶所为。
这种美丽的创造物是一望而知的,它有巨大的橘黄翅和显明的深色图案翅脉。这些标志使它赢得第三个名号,黑脉褐蝶。它在澳大拉西亚和太平洋诸岛是常见的蝶。可是,它在北美洲的生活还是这么引人入胜以致有人曾以一生时间将其研究。
迁徙的方式
动物学家乌尔喀特博士少年时首先对这种巨蝶发生兴趣。1976年一月初,乌尔喀特获得授予24,000美元的研究奖金,现时作为多伦多大学教授的乌尔喀特在成功地追踪这种谜样的巨蝶迁徙路线之后,结束他对巨蝶冬季家乡的研究。经过将近40年的耐心和悉心研究后,他终于获得奖赏。
为了避免冬季的寒霜,巨蝶按时离开加拿大和美国北部,向南方飞去。巨蝶与雀鸟不同,它单独行动,各自跟从它个别的本能路线而行。它在离地5尺至500尺(1.5至152公尺)之间飞翔,纡回曲折地向南而去,有时每日可飞80哩(129公里)。这种美丽的创造物不少在途中死去,但在飞行途中不断的繁殖使数目增多,成为大群。
研究愈继续下去,便愈多意料不到的事发现。据悉差不多所有雄蝶均在从冬季家乡飞回时死去。那末,生殖程序是怎样的呢?就近的分析显示,随着夏季末期的白昼渐短,较后孵化的雌性巨蝶生殖器官遂发育较慢——雄性可能亦然。结果,向南迁徙的不育蝶群在过冬地方由于白昼较长而在性方面渐趋成熟。来春向北迁徙时遂大批繁殖。
“壮丽、奇异的景象!”
为了找出巨蝶冬天栖息的地方的所在,多种意见均已试过。最初,在巨蝶翅上轻轻黏上数以千计的标签。可是晚上突然一场豪雨把标签从栖息中的巨蝶身上冲去了。最后的成功是用新法黏着的超级市场型特殊标签。多年来曾有数十万附有标志的巨蝶被放出去,报告也纷至沓来,因为数以千计的志愿观察者把他们的发现送返多伦多。迁徙的方式已显明出来,虽然最后目的地还是个谜,但证据正在指向墨西哥。
当两位志愿人员以将近一年时间在墨西哥往来之后,偶然发现墨西哥山区上布满面积达20亩(8公顷)的巨蝶群时,研究工作遂达到令人振奋的高潮。在海拔一万尺(3,000公尺)之上,无千无万的巨蝶布满空中,铺满地上,把大约1,000株的“阿音姆”树铺成彩球。乌尔喀特教授亲临这个孤立地区,看过这种奇观之后,在《自然地理》杂志描述他所看到的奇观说:“景象令人惊诧。蝴蝶——千百万的巨蝶!密密麻麻地伏在那些灰绿色的‘阿音姆’树上。有些像秋叶般在空中旋转,有些把地面铺满像块彩色的地毡……我大声自语,‘难以置信!多么壮丽、奇异的景象!’”
引路的本能
看到一只蝴蝶从花中啜蜜的确令人加深对造物主的体会。可是看到千百万巨蝶聚在一处而且曾经飞行3,000哩(4,800公里)时,便令人不禁提出一个问题,原因何在?对于这些巨蝶,至今还没有人能提出完全确定的答案。看来墨西哥马德雷山脉的冬季清凉有助于使巨蝶保全体内脂肪,确保在春暖之日可以飞翔。
不论为了什么缘故,人不得不对巨蝶百无一误的引路本能表示惊异,它们体重不过.009安士(250毫克),但却有能力以时速12至14哩(19至23公里)飞行。此外,它们还要面临台风和炎热,在旷野、山岭和城市上觅路数千哩去到从未去过的陌生地方而且只去一两次就永不复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