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线上书库
守望台
线上书库
中文简体(广东话)
  • 圣经
  • 出版物
  • 聚会
  • 《警》96 2/8 26-27页
  • 冒犯了别人该怎么办

你选择的内容没有影片。

抱歉,加载影片时出现错误。

  • 冒犯了别人该怎么办
  • 警醒!1996年
  • 小标题
  • 相似资料
  • “把礼物带到坛来”
  • “把礼物留在坛前,离开那里”
  • 你若冒犯别人又该怎么办
  • 《登山宝训》——“先去同弟兄和好”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1978年
  • 先去同弟兄讲和——应该点做?
    传道与生活聚会手册——2018年
  • 你会怎样解决弟兄间的纷争?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1994年
  • 你试过与人和解吗?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1981年
查看更多
警醒!1996年
《警》96 2/8 26-27页

圣经的观点

冒犯了别人该怎么办

事情肯定有点不妥了。你的基督徒弟兄故意避开你,却又没有告诉你不悦的原因。每次见面,除非你先跟他打招呼,否则他便对你不瞅不睬。你应当上前问过究竟吗?

你可能心忖:‘这是他自己的难题。如果他对我有不满,他应当来跟我说过明白。’事实上,圣经鼓励受冒犯的人要采取主动跟弟兄和好。(可参阅马太福音18:15-17。)但冒犯人的人又如何?他又有什么责任?

耶稣在登山宝训中说:“所以,你把礼物带到坛来,在那里要是想起有弟兄对你不满,就要把礼物留在坛前,离开那里;你要先跟弟兄言和,回来才把你的礼物献上。”(马太福音5:23,24)请留意耶稣说话的焦点集中在冒犯人的人身上。他在解决事端方面负有什么责任呢?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让我们先考虑一下耶稣的话对第一世纪犹太的听者有什么意思。

“把礼物带到坛来”

耶稣在此勾画出一幅生动的图画:犹太的崇拜者正来到耶路撒冷守年中的一个节期。他会带同一份礼物来献给耶和华,很可能是一头牲畜。a这样的献祭绝非一种无意义的仪式。《犹太人——习俗与信仰》一书解释说:“献祭的人会选出肥壮无瑕疵的牲畜,并经专人检验之后,便带着祭牲走到有火烧着的祭坛前数码以外的地方,将祭物奉上,并将手放在祭牲的头上,然后承认自己的不洁和罪过;不论人当时割开动物的咽喉,将动物献上,还是仅用手拿着祭牲。这一刻必然是充满意义和庄严的。……没有任何真心信服上帝这项吩咐的人,……在正式献祭时竟然会无动于衷。”

耶稣在马太福音5:23,24所说的话将听者的注意力,带到犹太崇拜者视为庄严和深具意义的时刻。一位圣经学者这样描述当时的情景:“崇拜者进入圣殿,经过一个又一个的院子,包括外邦人院子、女院、男院,然后便是一般百姓不准进入的祭司院子。崇拜者于是站在栏杆前,准备将祭牲拿给祭司。他的手要放在祭牲的头上认罪。”

在这重大的时刻,崇拜者突然想起弟兄对自己有点不满。这可能是良心作用的缘故,或者是由于弟兄的态度,使他觉得对方有点不满。这样,他应当怎样行?

“把礼物留在坛前,离开那里”

耶稣解释:“要把礼物留在坛前,离开那里。”为什么?那时候,什么会比献祭给耶和华更重要?耶稣进一步解释说:“你要先跟弟兄言和,回来才把你的礼物献上。”所以崇拜者要将祭牲活生生地留在祭坛前,然后去找受冒犯的弟兄。

由于是节期,受冒犯的弟兄无疑一定会挤在前来耶路撒冷守节的人群当中。但耶路撒冷街道狭窄,房屋排列得密密匝匝的,而且人口也相当多。现在更适逢节期,游人必然挤得水泄不通。b

城里的居民在同一时间挤进街上,要在茫茫人海中找着想找的人是非常困难的。况且,例如在住棚节期间,游人更会在城内的街道及园子周围支搭帐棚。(利未记23:34,42,43)然而,犹太崇拜者却一定要找着受冒犯的弟兄。然后怎样行?

耶稣说:“要先跟弟兄言和。”“言和”的希腊语词来自一个动词(迪阿尔拉索),意思是“‘尽力改变,更换’以及‘和解’”。犹太的崇拜者既然花了这么多努力才找着他的弟兄,他必然会尽力跟对方重修旧好。耶稣说,这样他便可以回到圣殿,献上自己的礼物。到了这个时候,上帝才会悦纳他的礼物。

由此耶稣在马太福音5:23,24提出了一个重大教训:要在献祭之前跟人和解或言和。我们对待同胞的方式跟我们与上帝的关系有直接的影响。——约翰一书4:20。

你若冒犯别人又该怎么办

但正如文章开头所描述的情形一样,如果你觉得自己冒犯了同胞,那又如何?你应当怎样行?

要实践耶稣的忠告,采取主动去找你的弟兄。怀着什么动机?要说服他没有理由对你感觉不满吗?绝不。难题所涉及的可能不仅是误会而已。耶稣说:‘要跟他言和。’若是可能,要将心中的敌意除去。(罗马书14:19)若要这样行,你可能需要承认对方所受的伤害,而非推卸责任。你也需要问问自己:‘我可以做些什么来补救呢?’时常诚恳的道歉已相当足够。但在有些事例上,受冒犯的人可能需要一段时间才能缓和自己的感觉。

可是,如果你已设法跟对方言归于好,但却徒劳无功,那又如何?罗马书12:18说:“只要你们自己做得到,就要尽力同所有人和平共处。”你可以放心,如果你已尽力跟别人和好,耶和华便会悦纳你的崇拜。

[脚注]

a 通常人会在三个节期,即逾越节、五旬节和住棚节,献上祭物。——申命记16:16,17。

b 至于前往古代耶路撒冷守节的人数,估计各有不同。第一世纪犹太历史家约瑟夫斯则估计有近三百万犹太人会去那里守逾越节。——《犹太战史》,第二卷,280页(xiv, 3);第六卷,425页(ix,3)。

    中文简体(广东话)出版物 (1956-2025)
    登出
    登录
    • 中文简体(广东话)
    • 分享
    • 设置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条款
    • 隐私政策
    • 隐私设置
    • JW.ORG
    • 登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