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經的觀點
迷信是無害的嗎?
在繁忙的倫敦街頭,一群心理學研究家將一把梯子憑在牆邊。過路的人於是面對一個選擇:繼續在行人道上走而在梯子下面經過,抑或行到馬路上,避開梯子,但同時要閃避來往的汽車。結果,十個行人之中有七個避開梯子。
不錯,許多人若受到追問,便會承認心裏懷有一、兩種迷信。你又如何?你有時感到必須敲木、交叉手指或把鹽撒向左肩之後嗎?若然,你曾試過停下來想想原因何在嗎?
有些人認為迷信並不是那麽嚴重的事。正如作家戴維斯(Robertson Davies)解釋;“通靈術、飛碟(UFO“不明飛行物體”)、奇迹醫病、超越靜思……是受人譴責的,但迷信僅是令人惋惜而已。”
其他的人則認為迷信是微不足道,根本不值得重視的事。一本討論迷信的書説:“讓我們懷着寬容和覺得有趣的態度來看迷信吧。”許多人便這樣行。他們的想法是,“迷信即使無益,亦至少無害。”事實果然嗎?
無害抑或有害?
“行為的存在決不是毫無意思的,”一間大學的民俗學講師鄧達斯(Alan Dundes)説。“除非人在心裏認為含有某種意義,否則便不會遵守某些習俗。”研究家聲稱,迷信的習俗是“窺見心靈的窗子”。既然如此,我們何不打開“窗子”來看看迷信背後的原因呢?
心理學家霍尼克(Edward Hornick)聲稱,“迷信是人生的較佳支柱之一。”但你豈不同意,支柱的價值或支持力量有賴於建在甚麽基礎之上嗎?例如,椅子放在廚房的堅實地板上可説是個良好、無害的支柱。但放在流沙之上的椅子,你會坐下去嗎?當然不會。
同樣的決定因素可以應用在迷信——“人生的較佳支柱”——之上。它們的基礎是甚麽?它們基於肯確的聖經教訓抑或恍如流沙般的偽宗教主張?
‘這句話聽來似乎很牽強,’你也許想道。‘我看不出避開梯子、敲木或諸如此類的習俗和宗教信仰有甚麽關係。’可是,關係是存在的。且以關於梯子的迷信為例。
有時,行路繞過梯子以防有工具墜下是謹慎的行為,但即使梯子沒有危險因素,有些人豈不是仍然繞道而行以防招惹“壞運氣”嗎?那麽,繞過梯子的習俗是以甚麽為根據的呢?梯子憑在牆上就組成一個三角形。《迷信習俗百科全書》解釋:“三角形通常象徵三位一體。”因此,在梯下行過就等於蔑視三位一體,侵入神聖的空間。同一的資料來源指出,這樣行就會把自己“放在那惡者手中”了。可是,三位一體是肯確的聖經教訓嗎?
剛相反,三位一體的道理起源於古代的異教。上帝的道反對三位一體的主張。聖經説耶和華是高於基督的。(約翰福音14:28;哥林多前書11:3)是故,關乎梯子的迷信是基於偽宗教主張的。把鹽撒向左肩之後的迷信亦然。
鹽是一種防腐劑,後來被人用來象徵生命和好運。據迷信説,你若撒了一點鹽,就必須安撫魔鬼和邪靈才行。既然鬼魔通常位於左邊,即不吉的一邊(“不吉”一詞的拉丁文原意是“在左邊”),於是要把鹽向左肩之後撒去。安撫豈不是暗示讓步嗎?是的,但聖經卻堅決地提出警告説:“務要抵擋魔鬼,”“不可給魔鬼留地步,”和“抵擋魔鬼的詭計。”(雅各書4:7;以弗所書4:27;6:11)因此,這種迷信所基於的信仰是與聖經背道而馳的。
害處何在?
‘這話也許有理,但我在避開梯子或撒鹽時,根本連三位一體或魔鬼也沒有想到,更不用説加以尊崇了,’你也許表示異議。‘這只是一種習俗而已,怎可能對我有害呢?’害處是:你若知道某些迷信習俗是基於謊言的,但卻繼續實行下去,就等於一個人明知自己的椅子放在流沙之上,但卻仍然説:‘我不會想到流沙,因此它對我不會有害,’於是坐在椅子之上。(啟示錄22:15)這人無疑置身險地,你可能也一樣。何以故呢?
你可能會開始越來越依靠迷信,以致迷信在不知不覺中支配你的生活。既然迷信是基於謊言的,你就可能在實際上淪為“説謊之人的父”——撒但——的奴隸。(約翰福音8:44)這又可能進一步使你受到另一種基於謊言的行為——通靈術——所奴役。
誠然,驟眼看去,迷信似乎沒有甚麽害處,但你若仔細看清楚,便會看出迷信的真相來——至少是無用的,但也可能是有害的。
[第30頁的附欄]
“也請記住,迷信使不成熟的人有藉口把自己的不幸遭遇歸咎於本身之外的某種力量。”——《迷信?原因在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