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聞點滴
“要命”的誤會
《歐洲人報》報導,在1977年發生的世上最嚴重的空難裏,肇事的部分原因是工作人員誤解了一個很簡單的詞語的意思。當時747客機的荷蘭籍駕駛員報告控制塔,他“準備起飛”,加那利群島特内里費島的空中交通管制員以為駕駛員的意思是説飛機還沒有起動。駕駛員的意思其實是,飛機正在滿布濃霧的跑道上加速而快要起飛。結果,這架飛機撞到另一架747客機,導致583人死亡。1996年,在接近印度德里的上空發生的撞機意外導致349人死亡,而促成意外的主要原因,也是工作人員語言能力差勁。雖然這樣的嚴重錯誤並不常見,而且空勤人員所接受的標準航空英語訓練也相當嚴格,不過有些空勤人員還是只懂航空的專門用語。所以如果有緊急事故發生的話,他們可能連這些語言能力也失去了。專家提議改善駕駛艙内的電腦設備,以保證航空通訊能正確無誤。
比薩斜塔停止傾側?
比薩斜塔多個世紀以來不斷傾側,似乎終必倒塌,但現在看來已經穩定下來了。這全賴放在塔底的千噸鉛錠,使塔的重心得以平衡。以上消息是米凱萊·亞米阿爾科夫斯基教授發表的,他是保障斜塔安全的國際委員會的主席。意大利的《新聞報》説:“但斜塔能否保持穩定,仍然是個嚴重的難題。斜塔面世七百多年以來不斷傾側,現在偏離垂直線有5米之多,已經到了極度危險的水平。”
違禁藥物橫行普世
一份聯合國的報告指出,違禁藥物的買賣佔全球貿易及生産總收益的百分之8,也就是説,每年賺取差不多4000億美元。這份332頁的報告是針對非法藥物帶來的普世影響而作出的第一份研究報告,其中顯示世上有百分之2.5的人口——為數1億4000萬人——吸食大麻或者其副産品大麻麻醉劑,3000萬人服用含安非他明的興奮劑,1300萬人服用某種類的可卡因,800萬人服用海洛因。執法人員雖然搜獲數以千噸計的大麻、可卡因、海洛因和嗎啡,同一時間,卻有更多的毒品得以避過偵查。報告指出,可卡因的截獲率有差不多百分之30,海洛因則只有百分之10到15。國際的販毒活動十分複雜,聯合國麻醉品控制規劃的總幹事喬治·賈科梅利説:“問題之大遍及全球,並不是個别國家能獨力應付的。”
傳染病步步進迫
《拿騷州新聞報》報導:“在過去20年内,共有30種全新並帶高度傳染性的疾病出現。”大部分這些疾病,好像是伊波拉病、愛滋病和丙型肝炎,都是無藥可救的。瘧疾、霍亂和肺結核等傳染病的患病數字也有增加。為甚麽會這樣呢?世界衛生組織指出:“有越來越多病毒能對多種抗生素都有抵抗力,而由於研製新類型抗生素的成本十分高昂,新類型的抗生素少了,很多疾病於是就再次肆虐了。”為了遏止這種趨勢,世界衛生組織敦促各國政府和製藥公司“投入更多資源研製新類型抗生素,並改善傳染病的診斷方法”。1996年度因傳染病而死亡的人數差不多有5500萬人。
暴民橫行
《耶路撒冷郵報》編輯哈伊姆·夏皮羅在以上的標題之下,報導了今年3月發生在耶和華見證人身上的一連串暴力事件。暴民用磚塊石頭襲擊他們,闖進他們的聚會所到處破壞,並焚燒他們的刊物。夏皮羅評論道:“去年雅法的天主教堂遭人破壞,以色列本地及海外迅即捲起抗議浪潮,人人都説抗議有理。但當羅德的見證人聚會所被人破壞,輿論卻是鴉雀無聲。”雖然夏皮羅本人“並不喜歡,也不認同”耶和華見證人,不過他還記得他們“在納粹德國,是飽受迫害、繫身集中營的一群”。他寫道:“對這樣的人肆意襲擊,毁壞他們崇拜的地方,焚燒他們的書刊,事後竟然可以逍遙法外。單單想起這樣的事就使人不寒而慄,也喚起了人們的回憶,使人想起歷史上那些相似卻又極其醜惡的事件。”
“聖城”之民不虔誠
羅馬雖有聖城之稱,也住了天主教會的領袖教宗,可是宗教氣氛卻不像人們想的那麽濃厚。羅馬第三大學進行了一次全國普查,結果發現差不多有百分之10的意大利人説他們對基督教“一點兒興趣也沒有”,可是到了羅馬,數字卻躍升到百分之19。《共和國報》報導,另外有百分之21的羅馬人對天主教會“沒有多大”興趣,而只有百分之10熱中宗教。社會學家羅伯托·奇普里亞尼指出,每四個羅馬人中,只有一個緊隨教會就行為態度所頒布的規條。
印度結核成災
儘管當局竭盡全力阻止肺結核菌蔓延,世界衛生組織卻宣稱,印度每兩個成人就有一個已經受到感染。《亞洲年代報》報導,在印度超過9億的人口當中,每年有200萬人以上開始出現肺結核的病徵,有達50萬人病重死亡。世界衛生組織指出:印度受感染的人,無論在數目上,還是在染病後所面對危險的程度上,都十分嚴重。肺結核患者不但要抵受疾病之苦,更要承受隨疾病而來的羞恥之感,因為他們可能因此遭受鄰舍、雇主和同事排擠。年輕的新娘子要是給人發現患上肺結核,一般都會被遣返娘家,原因是她們不宜生育。
良鼠?
《華爾街日報》説:“老鼠大都名聲欠佳,因此有所謂無恥鼠輩、過街老鼠、鼠竊狗盜一類的貶義成語。”鼠蒂卻屬例外,牠是生物物理學家朱迪·雷維斯·拉蒂養的一隻實驗室老鼠,曾經幫助不同學校鋪設過數以公里計的電腦電線,好用來安裝電腦網絡。該報説:“鼠蒂咬住繩子,走過梁與梁之間的空隙,擠過安裝在牆壁裏、地板下和天花板節間的導管,只要用敲擊的聲音,伴以一碟美味的貓糧,就可以把牠引到出口。出來了以後,就可以用鼠蒂所牽的繩子來把電腦電線拉過牠所經過的迂迴路線。”現在鼠蒂已聲名大噪,甚至在互聯網絡上也有“出自”牠的專欄和歌曲呢!如果牠一朝百年歸老呢?雷維斯·拉蒂博士説:“我們訓練另一隻老鼠就是了,老鼠終歸只是老鼠而已。”
遭殘害;“早産”孩
《各國進展匯報》是由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出版,探討兒童健康、營養和教育的刊物,該匯報的96年版指出:“每年差不多有200萬名女孩的生殖器遭人殘毁,其中百分之75是在埃及、埃塞俄比亞、肯尼亞、尼日利亞、索馬里和蘇丹發生的。在吉布提和索馬里,百分之98的女孩身受其害。”這種陋俗不單引起痛楚,也可能導致細菌感染、流血不止、不育,甚至死亡。該期匯報説:“沒有任何宗教強迫信徒一定要行殘毁之禮。這是一種傳統習俗,目的是要保存女子的童貞,確保她們可以出嫁,並阻止她們與人進行性行為。”關注婦女權益和兒童福利的團體組織正向各國政府施壓力,要求取締這種習俗。
另一份匯報指出,在很多地區中,十幾歲少女懷孕生子的問題仍然相當棘手。以美國為例,該國每1000個年齡介乎15到19歲的少女,每年就有64個懷孕生子,這個比例是工業化國家中最高的。日本的比例則最低,每年只有4宗。少女十多歲就生孩子,不單影響到她們的成長、教育和前途,也帶給嬰兒若干問題,包括欠缺照顧、貧窮和不穩定的家庭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