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宮和迷陣這麽吸引人,原因何在?
《儆醒!》駐英國通訊員報導
雖然“迷宮”和“迷陣”兩詞有時可交替使用,不過兩者的結構卻有點不同。迷宮的通道迂迴曲折,直抵中心;迷陣則有不少死路,在正確的通道上走,則會穿過整個迷陣,從另一端離開。
迷宮和迷陣都可令進去的人起初心驚肉跳,繼而苦苦思量,最後萬念俱灰。不過古代的迷宮則時常跟迷信的習俗分不開。那麽,為甚麽許多以基督教自居的教會建築物中都有迷宮呢?答案原來相當引人入勝。
古埃及最偉大的建築是甚麽呢?一般人認為最偉大的埃及建築當數金字塔,有些作家卻反而認為是一座雄偉的迷宮。這座迷宮位於美利斯湖,今天這個地方稱為加龍湖,位於尼羅河西方80公里,在現代的開羅市南方。
公元前5世紀,希臘歷史家希羅多德寫道:“我去過[迷宮],建築之雄偉,筆墨實難形容。即使把希臘人建過所有的牆和其他工程放在一起,不論是勞工之衆,還是花費之巨,都難以跟此迷宮相比。”他又説:“金字塔實在不如迷宮!”四個世紀後,雖然迷宮早已殘破不堪,但另一個希臘歷史家斯特拉博卻聲稱,迷宮“足以跟金字塔媲美”。
1871年,歷史學家巴勒姆·辛克曾親訪該地,最後考古學家皮特里則在1888年辨認出迷宮故址,那時迷宮只殘留下一小部分,現時旅遊指南也甚少提到這個地方,然而迷宮卻曾顯赫一時。這是個怎麽樣的地方呢?古人又為甚麽要興建迷宮呢?
迷宮形貌與興建目的
埃及人很早就興建了迷宮,興建的時間可能比希伯來人住在埃及的時候還要早。(創世記46:1-27)據説迷宮裏面有3000個房間,每個房間都有兩層,兩層的體積相等——一層在地上,一層在地下。整座迷宮佔地7萬平方米。
迷宮内部錯綜複雜,不論是通道、庭院,還是房間、柱廊,都令人暈頭轉向。人一踏足此地,若對環境毫不熟悉,又沒有嚮導帶領,就恐怕不知道哪一條才是正確的路,也不曉得該怎麽出去。迷宮大部分都是黑漆漆的,據説有些門在打開時,還會發出恐怖的聲音,像雷聲一樣。後來埃及國勢漸衰,不再稱霸世界,迷宮内壯觀的紅色花崗柱、巨大的石板、磨得閃閃發亮的石灰岩,都被人劫掠一空,另置他用了。
據説迷宮以前是埃及國王統治的中心,不過它真正的用途是在宗教方面的。這是一座廟,人會在裏面把祭物獻給所有埃及的神。從沒有訪客獲准進入迷宮下層的房間,因為這些房間是國王和聖鱷的墓地。
就研究神話的意義來説,迷宮最能幫助人了解埃及人崇拜俄賽里斯神的儀式是怎樣的。埃及人相信俄賽里斯神曾經是埃及國王。俄賽里斯神是死神,也是地府之神。
神話與不死
俄賽里斯神的死亡,每年會由埃及人的神秘戲劇重演一遍。聖牛阿匹斯會在儀式中作為俄賽里斯神的替身,在衆人痛哭尖叫聲中被宰殺。主持儀式的祭司向群衆宣布俄賽里斯神已復活後,衆人才從痛哭聲中歡樂起來。對埃及人來説,他們生命的希望就集中在這類神秘的場合。他們相信除國王外,連其他所有人在死亡的時候,都可被俄賽里斯神認出來。
據胡克教授在他編的書《迷宮》中説:“從埃及早期有關俄賽里斯神的神話中看出,埃及人相信不論在人間還是在地府,都有一些勢力會威脅既是王又是神的王神性命。”迷宮的通道迂迴曲折,相信是要保護王神不論在今生來世都不受仇敵的傷害,甚至不受死亡所威脅。
不論是古埃及人,還是古代世界各地的人,都深信人類可以不死。其實靈魂不死的信仰,幾百年來除了埃及國王外,連世界各地的人都對這個信仰深信不疑。
克里特迷宮
位於克里特島上的克諾索斯迷宮,顯然是在埃及迷宮矗立多年後才興建的。雖然這個迷宮的位置還不能清楚辨認出來,不過文獻卻指出這個迷宮的迴路結構跟埃及的相當類似,卻比埃及的小很多。a英語“迷宮”(labyrinth)一詞可能跟希臘語拉布里斯(laʹbrys)有關。拉布里斯 的意思是“有兩端的軸”,代表聖牛的兩角。這聖牛是米諾斯人(克里特人)宗教崇拜的主角,這種崇拜顯然深受神話影響。
克里特迷宮在希臘神話中相當出名,因為神話中的牛頭人身怪獸彌諾陶洛斯就住在裏面。據説,彌諾陶洛斯是克里特王彌諾斯的妻子帕西維所生,所以彌諾陶洛斯這個名字的意思,就是“彌諾斯的牛”。據神話記載,由於雅典城曾在戰爭中敗在克里特人手中,所以克里特人每九年就會獻出七男七女,總共十四童男童女,作為祭物獻給彌諾陶洛斯。這些童男童女會被放進迷宮中,他們在迷宮中迷失方向,克里特人則相信他們被彌諾陶洛斯吃掉了。
然而,有一個名叫忒修斯的青年迎接挑戰,進入迷宮,想要消滅這隻傳説中的怪獸。據説忒修斯找到了彌諾陶洛斯,用劍殺了牠。忒修斯進入迷宮時,在路上留下金線,殺了怪獸後,就循着金線找回原路,逃出迷宮。這個金線團是彌諾斯的女兒阿里阿德涅給他的。
邁克爾·艾爾頓根據推測,做了一個克里特迷宮的模型,然後解釋説:“人生就是迷宮,迷宮的中心就是死亡。人即使死了,也要在‘魂飛魄散’之前,走出最後的迷宮。”從這個角度來看,神話中的忒修斯逃出迷宮,象徵他的重生,因為他從死裏逃生。人類靈魂不死的信仰,又在這裏出現了。
希臘與羅馬
在克諾索斯發現的錢幣上,可看到克里特迷宮典型的迴路。沒多久,希臘人和羅馬人也仿效這種迴路。普林尼曾提過薩摩斯島(位於地中海)上的一座迷宮,以及另一座位於利姆諾斯島上的迷宮,這座迷宮因為擁有150根造型優美的柱子而遠近馳名。普林尼也引述一個較早期的作家瓦羅的著作,當中提到一座埃特魯斯坎人的精美墳墓,據説裏面就隱藏着一座地下迷宮。
公元79年維蘇威火山爆發,把古城龐貝毁滅。龐貝古城的一個特色,就是城中有起碼兩座裝飾用的迷宮。其中一座“迷宮屋”最出名的,就是人行道上用不同顔色的石子鑲嵌,别出心裁的圖畫,描繪了忒修斯和彌諾陶洛斯之間的鬥爭。作家馬塞爾·布里翁認為,這些圖畫是在“描繪人生及靈魂在世上所必須經歷的艱苦旅程,要經歷了這些之後,人才可以長生不死”。
在古羅馬帝國時代,兒童會在空地及通道的迷宮迴路上玩遊戲。今天在歐洲各地,也有許多羅馬時代的莊園和其他城市建築被人挖掘出來,裏面都可找到大量小石或玻璃鑲嵌成迷宮迴路的地板遺迹。然而這種基於神話的思想,很快就傳播到更遠的地方。
傳入多國
在印度邁索爾的赫萊比德廟中,有一部分雕像包含了迷宮。這座廟在13世紀興建,描繪了印度偉大史詩《摩訶婆羅多》的一景。
古時中國人相信,妖魔鬼怪只會直線飛行,所以他們把住宅出入口都建成一個簡單的迷宮,這樣邪魔妖怪就飛不進他們的家門及城市裏面了。
在斯堪的納維亞,波羅的海的海岸有超過600座石迷宮。據説許多迷宮都是由當地的漁人所建,他們很迷信,認為只要穿過這些迷宮,就可以保障他們漁獲豐富,平安歸來。
聖阿格尼絲島位於英格蘭康沃爾海岸的西南部,島上有一迷陣。後來在1726年,迷陣迴路由一名燈塔看守員重新整修。
令大部分人感興趣的,就是許多以基督教自居的教會,居然也採用迷宮。讓我們考慮一下其中幾個例子。
教堂裏的迷宮與迷陣
許多著名的迷宮都在以基督教自居的教堂建築裏,其中一座小型迷宮是在聖瑪麗·瑞德克里夫教堂裏,這所位於英格蘭布里斯托爾教堂的迷宮興建於15世紀,迷宮用圓形木雕建成,高置於教堂天花板。迷宮漆成金黑二色,直徑只有20厘米。至於最出名的迷宮,則位於法國的沙特大堂。這座迷宮在1235年用藍石和白石建成,直徑10米。
許多佔地極廣的迷宮,都分布在中古時代法國和意大利的大小教堂裏,像亞眠、巴約、奧爾良、拉韋納、圖盧兹等地的教堂。位於蘭斯的迷宮在200年前就已被摧毁了,至於米爾普瓦大教堂的迷陣,最醒目的就是中央的彌諾陶洛斯。
關於著名的宗教建築採用迷宮一事,一本權威書刊説:“中世紀基督教會採用了異教的迷宮,又在其中加入基督教的符號,讓迷宮變成基督教的東西。”以基督教自居的教會以古代埃及人的神話傳統,讓迷宮去代表基督徒的生活。
教堂迷陣後來變成了十字軍征討耶路撒冷時的象徵。抵達迷陣中心,就象徵了抵達了耶路撒冷,並獲得拯救。對一些崇拜者而言,迷陣就是一條懺悔之路,要獲得赦免,就要長跪不起,要不然就得前往聖地朝聖,以走路作為儀式代替下跪。
草坪迷陣
用土壤修建迷陣是在12和13世紀的事,這種迷陣就是草坪迷陣,英格蘭有很多這樣的迷陣。後來許多這種迷陣顯然被人用來娛樂,不過由於它們是仿照教堂迷陣所建造,所以有人就硬把草坪迷陣跟宗教拉上關係。世上最大的草坪迷陣位於埃塞克斯郡薩弗倫沃爾登的一塊公地上,據一些權威人士估計,這塊迷陣可能超過800年。這塊迷陣非比尋常,因為迷陣的四個角落都有凸出的結構,裏面的通道差不多有2公里長。
馬修斯把迷陣和歷史、神話聯繫起來,他留意到宗教迷陣或迷宮“可以當成人生在世所陷入的誘惑迷宮的象徵,只有靠着阿里阿德涅金線所代表的神恩,才可輕易穿越”。——《迷陣與迷宮的歷史與發展》。
雖然迷陣和迷宮均源於異教,卻在許多以基督教自居的教會中這麽根深蒂固,你會感到驚訝嗎?真正的基督教,會寬容地採納異教的迷信傳統嗎?
跟基督教信仰協調一致?
雖然迷宮的歷史令人着迷,不過跟迷宮有關的信仰卻不能跟基督徒的信仰彼此協調一致。聖經並沒有教導我們説,人的靈魂可跟肉體分開,在人死後會繼續生存。相反,聖經的教訓是人的魂是會死的。聖經説:“犯罪的魂,他必死亡。”——以西結書18:4,《英王欽定本》。
上帝的話語聖經像一把有力量的寶劍,是“聖靈的劍”。基督徒要得心應手地用這武器來擊敗魔鬼撒但這真實、能力超強、隱形的靈界生物,及他手下的邪靈,而不是對抗神話中的彌諾陶洛斯。(以弗所書6:12,17)因此基督徒都懷着牢不可破的信心,也擁有拯救的穩固希望。這個希望會帶領他們度過現存的事物制度,進入公義的新世界中——這是任何神話都做不了的事。——彼得後書3:13。
[腳注]
a 公元1世紀的羅馬博物學家普林尼,留意到克里特人建造的迷陣,大小是埃及的百分之一。
[第22頁的附欄]
供人娛樂的迷陣
六百年前,一種新的迷陣出現了。這種迷陣沒有宗教含義,設計的目的就是裝飾。在整個英格蘭,簡單的花園迷陣就成了一種常見的景色。後來這種迷陣就被人修建得更為錯綜複雜,而通道就以灌木分開,這些灌木相當容易修剪。
近年來,有許多現代化、路徑複雜的迷陣設計在世界各地出現。大人小孩都喜歡,這些迷陣真是樂趣無窮!
[第24頁的附欄或圖片]
“基督教”使用迷宮
倫敦西敏寺最近使用了這種新近刺繡的聖壇桌巾。你要是留意迷宮的中心的兩側,有“Α”(阿爾法,“首先的”)和“Ω”(俄梅加,“末後的”)。這個迷宮圖樣的中心繡着“I AM”(“自有永有”),代表耶和華,這個大型“自有永有”引自《英王欽定本》出埃及記3:14。這就是迷宮與宗教有緊密聯繫的現代明證。
[鳴謝]
Photo: David Johnson
[第21頁的圖片]
在公元前4世紀與5世紀在克里特的克諾索斯發現的錢幣。請留意迷宮的迴路和牛頭,代表彌諾陶洛斯
[鳴謝]
Copyright British Museum
[第23頁的圖片]
世界最大的草坪迷宮,在英格蘭的薩弗倫沃爾登
[鳴謝]
Courtesy Saffron Walden Tourist Off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