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廣東話)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守》77 1/1 21-23頁
  • 香港的新繁榮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香港的新繁榮
  •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77年
  • 小標題
  • 一種新的繁榮
  • 勤奮努力協助別人
  • 青年人的貢獻
  • 把信息傳給所有人
  • 傳到中國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77年
《守》77 1/1 21-23頁

香港的新繁榮

香港一向享有穩健的增長、進步與物質繁榮。這個位於華南海岸的英國殖民地是世上最重要的海港之一。在1842年香港以大約23,000人口的微少開始,現已進展為一個約有四百五十萬人的繁忙商業中心。

香港是世上人口最稠密的地區之一,市民住在非常擠逼的樓宇內。然而,在過去幾年內,生活標準已有相當的改善。今日甚至那些居住在龐大廉租屋宇中的人也享有若干現代設備——電話、冰箱、電視機和電飯鍋。不錯,香港正享受著物質的繁榮。

一種新的繁榮

然而,在踏進1970年代之際,香港顯然獲得一種新的繁榮。這是一種屬靈的繁榮。直至該時,耶和華見證人在此殖民地已耐心傳道約有二十年之久;他們努力向人宣揚上帝王國的好消息。在1973年七月份,有271人參與這項傳道工作。該月在香港舉行的「上帝的勝利」國際大會清楚表明屬靈的繁榮已來到了香港。大會揭幕時有462人在座。

到1974年,香港感到普世經濟蕭條的危機。世界各地貨幣貶值的新聞引起廣泛的關懷。物價不住上升。這地方有不少人開始意識到他們的物質繁榮其實並不穩定,結果形成了對宣揚王國消息更有利的情況。

勤奮努力協助別人

到1976年初,香港的耶和華見證人數目超過500位,分屬七個小組。當然,與本港的龐大人口比較,這些忠心的基督徒數目實在很少。頗有趣地,一位教士被人問及見證人的工作時輕蔑地說,「他們僅像蟻丘上的幾隻螞蟻而已。」不過,螞蟻是以勤力工作著稱的。——箴言6:6-8。

中國人一向以勤奮及堅毅見稱於世。從香港數目不多的耶和華見證人如何把握機會宣揚好消息一事足以看出這些優良的品質。且考慮一下他們所成就的工作。

為了在向人傳講王國的信息這件工作上有更大的貢獻。很多香港的見證人從事全時間的傳道工作,最少每次為期一個月。這些稱為暫時先驅傳道員。他們當中有些每晨由八點至下午五點在工廠工作。他們做完當日的世俗工作之後便到附近的熟食檔隨便吃些東西,然後立即前往他們的傳道工作地區。他們歡樂地用上三小時作逐家逐戶或其他的傳道活動。然後這些熱心的王國宣揚者返回自己家中,吃晚飯和休息。他們由於當日盡了一份力在靈性上協助他人而感到滿足。藉著這個方法他們接觸到很多在日間工作的人,否則這些人便聽不到王國的信息了。

多年前即已接受上帝真理的一位中國男子評論說,使他深受感動的是這麼多基督徒每週六日在工廠從事世俗工後仍花大量時間於王國傳道活動之上。當然,這種勤奮及對別人靈性福利的關懷是值得稱讚的。

青年人的貢獻

這裡接受純真基督教的青年人數目不住增加,他們的確表現勤奮與關懷別人的精神。我們時常聽到外來的訪客評論說,「在你們的小組中有這麼多青年人。」不錯,有很多傳道員是二十餘歲的青年,他們很高興能夠在年輕的日子事奉耶和華上帝。——傳道書12:1。

若干因素促成了這種在青年人之間的屬靈繁榮。在1960年代的後期,香港踏進電視時代,這對當地市民產生了顯著的影響。年輕的一代對周圍的世界看得更清楚,並且思考目前各種災禍的意義。他們更易接納新的思想,在耶和華見證人告訴他們聖經對世界苦難有何評論時也會樂於聆聽。在另一方面,年紀較老的一代則仍然固守中國的傳統生活方式。

因此,這裡的青年人必須克服不少難題才能事奉耶和華。舉例來說,一位十六歲的少女從一個朋友聽到聖經真理,於是開始與一位見證人的海外傳道員研讀聖經。不久之後,這個少女便參加基督徒的聚會。起初,她的母親把鐵閘鎖上,當這少女在散會返家時便無法進入家中。她便耐性地坐在黑暗的樓梯間等候,直至她的母親決定何時讓她入內為止。有時甚至要等到凌晨兩點鐘。不過,這少女仍堅忍不拔地緊守純真的崇拜,終於有一晚發生了出乎意外的事,在她散會返家時、她的母親竟奉以熱茶一杯。她簡直無法相信這件事!最近,她告訴母親自己打算受浸象徵她獻身與耶和華上帝。雖然,作母親的並不實際贊同,卻不再作任何反對。由於感激耶和華對她的祝福,這個女孩子現已加入傳好消息的工作,藉此對本地不住增長的屬靈繁榮有所貢獻。

也看看一個青年人的經驗,他是個學校教師。他告訴父母自己打算放棄世俗的職業而從事全部時間的傳道工作,稱為先驅傳道工作。他的父母除了表示不贊成之外便沒有其他意見;直至兩個月之後,到這青年人實際開始他的全時間傳道工作時情形就不同了。父親激烈地反對他的兒子,並且命令他攜同自己所有的東西離開家庭。於是這青年人便離開家庭然後暫時寄居於好友家中。他充滿自信地堅守立場,並開始他的先驅工作。可是,他僅在外邊過了一天而已,他的母親無法忍受自己的兒子離開家庭,便開始與丈夫爭吵。結果他們決定叫兒子重返家庭。他順命而行,但同時有完全的自由去從事他所心愛的神聖工作。

把信息傳給所有人

香港的耶和華見證人不論老幼都「多作主工。」(哥林多前書15:58)宣揚王國的救生工作現已傳到郊外的小市鎮和鄉村,稱為新界的地區。一對熱心的海外傳道員夫婦被派到不住擴展中的元朗,目的是要繼續培養過往由於其他見證人往該地從事傳道工作而激發起當地人士對聖經真理的興趣。不久便成立了一個小組,一年之內該小組便有二十四個人參加宣揚好消息的工作。由於這項工作,接近中國邊界的鄉村和地區都聽到耶和華所應許的新規制的好消息。

香港港島以外有些面積頗大而有人居住的島嶼。大部份時間各住戶都無人在內,僅得寥寥可數不識字的老人家予以照顧。其他家人都去到香港工作或出海打漁,一去數天才返。其他的人則忙碌地照料農田。這些人怎能聽到好消息呢?

特別的節日及公眾假期又怎樣?這些乃是得以接觸島上居民的最好機會。1976年一月三十一日是農曆新年元旦,耶和華見證人的香港小組作了安排前往探訪長洲島。九十五位王國宣揚者一同前往,探訪島上所有家庭。除了與當地人士作了不少有趣的聖經討論之外,這九十五位見證人分派了大約2,000份《守望台》及《儆醒!》雜誌和120本精裝書給該島的居民。

傳到中國

最近的農曆新年慶祝期間,數以千計的人湧回中國大陸探視親友。有些耶和華見證人也藉此機會探訪他們的親人。由於邊界關口人員搜查嚴密,所以不能把聖經書刊帶入該國。但是當一個基督徒在親人家裡不受干預時,他便能運用自己的聖經知識說明世界苦難的原因。各項報導顯示那裡人民的生活方式刻板而受到嚴格管制,老百姓僅獲起碼的生活所需而已。

一位有機會探視她在中國的親人的見證人說,他們無法了解何以生活如此苦悶難受。她告訴他們有一位創造天地的上帝存在,他關懷所有人類和這個地球,她發現聽者有良好的反應。她告訴他們普世現存的不幸情況僅是耶和華上帝行將採取行動帶來一項世界改變的可靠徵象而已。這位見證人認為這些人和很多像他們的人,倘若獲得機會聆聽的話,便會接受聖經的真理。不錯,耶和華見證人甚至去到中國也與人談論王國的希望。至於純真的基督教在這國家將有何發展,假之以時日便會獲得答案。

時間也會顯示在香港的屬靈繁榮究竟會興旺到什麼程度。一位海外傳道員評論多年來見證人作了不少辛勤努力的工作,用了大量的時間探訪人及分派了不少聖經書刊與他們。他把這種辛勞與忍耐的工作比作農人的耕耘,耐心地「等候地裡寶貴的出產。」(雅各書5:7)同樣地,耶和華見證人快樂地在這個地區工作,耐心地等候上帝使之生長而賜予進一步的屬靈繁榮。——哥林多前書3:5-9。

    中文繁體(廣東話)出版物 (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廣東話)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