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得以保持忠實
你若能够打開大門而不用害怕被人搶劫,這會是多麽愉快的事!我們若能够信任每個人,而且也受人信任,這會使我們的生活樂趣增加多少!
但是這一切均始於個人,豈不是嗎?我們必須首先作出一番個人的努力才行。
請考慮以下幾個例證,這些例證表明有些人由於真正渴望改過自新而能够克服及擺脱自己不良的傾向。
他願意為上司欺騙顧客嗎?
巴西里約熱内盧有一個男子若不繼續欺騙顧客便有被解雇之虞。他為甚麽會陷於這樣的窘境中呢?他起初毫無異議地遵照雇主的吩咐欺騙顧客,但是後來他開始從聖經獲悉上帝的標準。他會怎樣行呢?立即遵照聖經所説而行嗎?不然。他揀選了容易的應付方法;他停止研讀聖經。他得以保持自己的職位一會兒。但事情並非至此為止。
他的良心不斷使他感覺不安,結果他終於提出辭呈。(羅馬書2:14,15)他禱告求上帝使他有一個清白的良心。他的禱告顯然蒙上帝所垂聽,因為他找着一個住在他附近的耶和華見證人而恢復研讀上帝的道。饒有趣味地,不久他以前的上司便來找他。為甚麽呢?上司要他返回公司工作。公司雇來代替他的人不但對雇客不忠實,甚至對上司亦然!這個研讀聖經的人這時已決心要保持忠實,因此他對上司説他願意考慮返回公司,但必須按照他的條件——在任何情況之下均保持忠實。上司同意他的要求。忠實終於得勝;這個男子現今已成為一個受了浸的基督徒。
劫匪洗心革面
劫匪能够改變自己的生活方式嗎?在巴西南部,一個十九歲的青年屬於一個爆竊黨。他在監獄中讀到守望台社出版的聖經書刊。他所獲悉的事使他大感震驚。他發覺耶和華對基督徒的要求與他自己的生活方式大異其趣,雖然他在名義上是個羅馬天主教徒。
他逐漸有進步。他的體會漸增,疑惑亦逐漸消除。今日他自己與其他的囚犯研讀聖經;監獄當局、律師和法官均獲悉他所作的驚人改變。當局對他在行為上的改變獲得如此深刻的印象,以致他們容許他每週舉行一個集體的聖經研究,有四十人參加。
不再偷竊和説謊
在英國倫敦,一個少年對他周遭的制度感覺如此厭惡,以致他公開反叛社會。他沒有固定的工作,也不想工作,因此他發覺受到很大引誘要偷竊。當他作送貨員時,他擅自竊取所送的包裹,同時也在店裏偷竊糖果。不久他加入了一個賊黨,但後來卻被捕,受審和定罪。由於他年僅16歲,他被送到一間稱為波爾士他爾的感化院中。兩年之後他獲釋出院。出院後他暫時沒有招惹麻煩,因為他害怕再次被監禁。
感化院有沒有將他改造過來呢?其實沒有。過了一年之後他又再次作姦犯科了。當他在公共汽車上作售票員時,他利用乘客擠擁的時候將錢放入自己口袋裏而沒有將車票給乘客。他再次失去差事。這時他結了婚,但由於他縱酒和拈花惹草,他的婚姻從一開始便遭遇嚴重的難題。
這時,在結了婚兩個月之後,這對夫婦與聖經發生接觸。他們同意有一個聖經研究。這有使他突然改弦易轍嗎?老實説,並沒有。他不忠實的習性太深了。他不願再參加研究。可是,真理的種子卻撒下了。
他回顧以往,承認在内心的深處他知道自己在研讀聖經的幾個星期中所聽見的道理是真理,並且意識到這乃是可以使他改過自新的唯一方法,他的心希望這樣行,但是他卻缺乏力量。有一天他與警察發生打鬥。他因為醉酒駕駛一架沒有投保的車輛而被捕。當他在次日早上攬鏡自照時,他見到他的白襯衣上染滿了血。這促使他檢討一下自己的處境。
“只有兩條路可以讓我走,”他説。“若不改過自新就性命難保;我一定要毅然採取立場才行。我禱告求耶和華派某一位見證人到我家裏。他果然不久便上門探視我,我懇求他與我研讀聖經。那是在1973年11月,我在1974年3月便受了浸。”
對這個以前慣常偷竊和説謊的人來説,改過自新是一件易事嗎?“不,”他回答説。“我經歷順境和逆境,有時在態度方面稍有退步。若沒有耶和華的幫助,我就絶對無法自拔。”
他知道快樂有賴於實踐上帝仁愛的律法。“我一家人在王國聚會所團結一致。我正努力按照上帝的方式教養我的兒女。我覺得很可惜我的父母並不知道我現在所知的事,因此未能給我所需的幫助。”
享有光明前途的生活
在這個世故的世界裏,有些人也許認為“機會製造竊賊。”但甚至有些以前偷竊的人也可以看出忠實的生活所帶來的酬報其實大得多。
為甚麽呢?因為保持忠實可以幫助人過正直的生活,享有清白的良心及彼此信任,而最重要的是,贏得上帝的嘉許。這乃是一切希望在上帝的新規制裏生活的人所必須具備的基本條件。上帝的新規制已很臨近了,屆時將不會有任何偷竊或不忠實的事。
在基督耶穌的千年統治之下,人可以在一個地上樂園裏過着一種最令人滿足的豐富生活;屆時愛心會是生活上最重要的因素。忠實會在普世得以伸張。何不趁現在便獲悉這個可貴的希望呢?你當地的耶和華見證人會很樂於幫助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