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廣東話)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守》85 12/1 22-27頁
  • 上帝啊,你的友誼何等寶貴!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上帝啊,你的友誼何等寶貴!
  •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85年
  • 小標題
  • 相似資料
  • 屬靈的開始
  • 屬靈的發展
  • 新的委派
  • 獄中經驗
  • 模鑄我一生的若干發展
  • 得償所願——養育一個基督徒家庭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80年
  • 感謝耶和華讓我忠心事奉他到底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2016年(研讀版)
  • 與上帝的組織一同向前邁進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84年
  • 耶和華的手與我們同在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86年
查看更多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85年
《守》85 12/1 22-27頁

上帝啊,你的友誼何等寶貴!

但以理·薛力克(Daniel Sydlik)君自述

對我來説,生命開始於1919年2月美國密西根州貝勒維爾附近的一個農場上。我藉着一位接生婆之助而誕生,因為我那從外國移居美國的母親認為醫生是不必要的。“何必上醫院?我又不是病了,”每逢有人問她孩子會在甚麽地方出生,她便以蹩腳的英語這樣回答。

當時農場上的生活很艱苦。為了改善生活,我們一家遷往底特律。在此之後不久,父親生病去世。當時我大約三歲。父親生前與萬國聖經研究者密切來往,這批人在今日稱為耶和華見證人。

父親留下六個兒女給母親撫養,此外還有債務要償還。母親以前曾猛烈反對父親的宗教,但父親去世後她卻開始閲讀聖經,希望探知為甚麽這本書令我父親如此入迷。若干年後她自己也成為耶和華見證人。

父親死後,母親在晚間作女侍,日間照料兒女。這繼續到她在數年後再婚為止。我的繼父説服她撫養兒女的最佳地方是廣闊的鄉下而非市内擁擠的混凝土森林。

我的父母在密西根州卡羅附近購下一個約55英畝(22公畝)的農場。我們在1927年春季抵達農場,果園裏正群花怒放。空氣中瀰漫着野花的芬香,樹上布滿花朵。我們有池塘可以游泳,有樹可以爬,有動物與我們玩耍。這裏的生活實在美妙!與城市有天淵之别。可是,對母親來説,鄉村生活卻十分困難。我們所過的是最艱苦的先驅生活——沒有自來水,沒有屋内的厠所,也沒有電力供應。

冬季十分嚴寒悠長。孩子們睡在閣樓中,時常雪花穿過屋頂落在我們床上。早上穿上冰凍的長褲,有時甚至結了冰而變成僵硬,實在不是好受的。我們必須在早餐前做妥農場的雜務。早餐之後要穿越樹林前往學校,而學校只有一個課室,八級學生全由一位教師負責教導。

屬靈的開始

母親對上帝深懷摯愛,這對我們兒女有很大影響。她時常以波蘭語説:“上帝賜給我們一個美麗的日子。”孩子們於是出外看看她所説的究竟是怎樣的日子——發現原來下雨。在母親看來,世上發生的每一件事都在某一方面是由於上帝的緣故。有小牛誕生、母雞生蛋或天下雪,在她看來均與上帝有關。這些美好的事都在某方面是由上帝促成的。

母親深信禱告的效力。我們進食時必須先禱告。“你餵狗時,狗會搖尾。難道我們的感恩之心尚不及狗嗎?”她喜歡這樣説。她也要我們在就寢前禱告。既然我們不識怎樣用英語念主禱文,她要我們跪下來跟着她用波蘭語誦念主禱文。——馬太福音6:9-13。

那時距離電視面世的日子還很遠。日落之後我們沒有甚麽事可做,只好早點上床。母親鼓勵我們閲讀。她在煤油燈旁讀聖經。我們年輕人則閲讀從萬國聖經研究者的週遊傳道員獲得的書刊,例如《上帝的弦琴》、《創造》、《和好》等,這樣我們便開始與上帝培養友誼。

1930年代早期,有幾位來自密西根州薩吉諾的聖經研究者探訪我們,鼓勵我們向别人傳道。但既然當時附近沒有任何組織起來的聖經研究班或小組,我們所作的傳道十分有限。以大部分而言,我們的靈性生長停頓不前。

由於1930年代的不景氣,我不得不離家前往底特律找工作。以農場作抵押的貸款還有一大筆未還,我希望幫助家人擺脱這個重擔。可是當時底特律城裏有許多人靠救濟品維持生活。有數以千計的男子排隊,有時等候整夜,圍着炭火取暖,耐心等待職業介紹所在早上開門。我僥倖在汽車工廠裏謀得一份差事。

屬靈的發展

直至1930年代後半期,當我在加州長堤工作時,我的屬靈興趣才以富於生産力的方式重燃起來。有人給我一張邀請人聽公衆演講的傳單。那個星期日我初次到王國聚會所參加聚會。我在那裏結識了奧麗芙和威廉(比爾)·珀金斯,這對與耶和華上帝締結了寶貴友誼的夫婦成為我的益友良朋。

珀金斯姊妹在傳講上帝的道方面是個傑出的教師;她熟練地運用聖經,有如外科醫生使用施手術的刀一般。她將她那大型的《英王雅各譯本》聖經放在左臂上打開,舔舔右手的拇指,然後翻至各頁舉出一節復一節的經文。人們對於她運用聖經的熟練和他們從聖經獲悉的資料大感驚奇。她曾幫助許多人明白上帝的旨意。與她一同從事傳道工作給我莫大的鼓勵。這促使我在1941年9月參加全時的先驅傳道工作。

另一個對我大有幫助的人是威爾科克斯姊妹。她身材頗高,態度莊嚴,約70餘歲。她將銀白色的頭髮整齊地梳成一隻高髻,並且總是戴着一頂可愛的闊邊帽。她身穿剪裁適中的及踝長袍,看來彷彿是出自1880年代的人物一般。我們一同在長堤的商業區傳道。

經理們一見到威爾科克斯姊妹便不禁肅然起敬。他們很殷勤地邀請她到辦公室裏。我也跟着進去。“請問有甚麽貴幹?”他們很尊敬地問道。“我可以效勞嗎?”

威爾科克斯姊妹毫不猶豫地以教授般的完美英語回答:“我來是要向你談及啟示錄裏騎在獸背上的老淫婦。”(啟示錄17:1-5)經理們吃了一驚而在椅上坐直,他們納罕她究竟打算説甚麽。她於是生動地描述這個事物制度的末日。反應差不多總是十分肯定,不論她有甚麽書,他們都甘願接受。我們每天實際派好幾箱書。我的職責是在她吩咐我的時候播放演講的唱片,並且在她説話時盡量表現勇敢無畏的態度。

新的委派

從守望台社收到的信總是使我充滿興奮。我在1942年收到這樣的一封信,信中派我到加州的聖柏德羅作特别先驅。在那裏比爾和梅德麗·泰勒接我到他們家裏住。我需要有很大的自律才能日復一日地單獨從事組外傳道。但這使我要親近耶和華而真正感覺到他的友誼。後來社方派了喬治亞和阿爾奇·博伊德以及他們的兒子和女兒,唐納德和蘇珊,前來協助當地的傳道工作進行。博伊德一家住在一間長18英尺(5.5米)的活動房屋裏,其中載有他們的一切供應品和所有物。

我們又收到社方的另一封來信!我們獲悉新的委派地區——三藩市之北的里奇蒙——而大感興奮。雖然我們那陳舊的汽車和活動房屋看來無法抵受這麽長途的旅程,我們卻收拾行裝出發。我們看來像週遊的吉普賽人一般,在路上不時停下來修理機器或修補輪胎。我們最後抵達里奇蒙時,當地正下着滂沱大雨。

這時第二次世界大戰正在激烈進行。凱撒船塢正大量生産所謂的“自由船”。我們的職責是要對由外地擁至該市謀職的工人傳道。我們從清早至深夜向人談論王國,返家時常常由於説話太多而聲音嘶啞。我們開始了許多聖經研究。這些船塢工人十分慷慨好客;他們供給我們所需的一切。這個地區實際維持我們的生活,使我們無需做部分時間的世俗工作。

獄中經驗

當時青年男子正紛紛應徵入伍。我的兄弟不是見證人,他們自告奮勇投軍,在降落傘部隊及工程隊服役。我以傳道員的身分申請免役,徵兵局拒絶承認我具有傳道員的地位。我隨即被捕和受審,在1944年7月17日被判在華盛頓州的麥克尼爾島聯邦監獄作苦工三年。在監獄裏我體驗到耶和華的友誼是永遠長存的。——詩篇138:8。

首先我在洛杉磯的市監獄裏逗留了一個月,等候被解往麥克尼爾島。監獄生活給我的最初印象實在難忘。我記得囚犯在我們被帶入監獄時向我們和衛兵高喊粗言穢語。我記得守衛下令説:“要留意鐵門!”電動鐵門關閉的聲音彷彿遠處的雷聲。監獄的門逐一關閉之際,聲音越來越近,直到我自己監房的鐵門砰然關閉!我感覺到被困而大感驚惶,於是迅速向上帝禱告求助。我差不多立即便覺得有一種温暖的安寧之感充滿内心。這是我永不會忘記的經驗。

八月十六日,我與其他一群囚犯被扣上手銬,帶着鎖鍊,在攜槍的警察監視之下穿過洛杉磯中午的群衆,登上公共汽車,然後轉往一列前往麥克尼爾島的囚犯火車。監獄的鎖鍊使我充滿喜樂,因為它將我與基督的使徒聯繫起來,這些人也曾為了保持忠誠而被捆鎖。——使徒行傳12:6,7;21:33;以弗所書6:20。

當我被押進麥克尼爾監獄之際,一位坐在桌後的官員問我:“你是個J.W.嗎?”他的話令我大感意外,因為這是我第一次聽見“J.W.”一詞。但我隨即意識到他所説的是甚麽,於是我回答説,“是的!”

“走到這邊來,”他説。令我頗驚奇地,他向我後面的男子提出同一的問題:“你是個J.W.嗎?”那男子迅速回答,“是的!”

“你胡説!”官員笑着説。“你甚至不知道J.W.是甚麽。”我後來獲悉那男子是個曾經多次入獄的積犯。當然,J.W.代表“耶和華見證人”(英文Jehovah’s Witness), 而他根本不是個見證人。

當時已相當晚,一個衛兵在黑暗中將我帶到床鋪。我很難相信自己在一個聯邦監獄裏,距離我的家或我所認識的任何人數百英里之遙。就在這當兒,我見到一個人在黑暗中向我走來。“不要作聲!”他説。他在我旁邊坐下。“我是個弟兄。我們聽見消息有一個見證人今天抵達。”他自我介紹,並且對我提出安慰,告訴我監獄當局准許見證人星期日下午在監内舉行集體的《守望台》研讀。熄燈之後離開自己的床鋪是犯規的,因此他只逗留了一會兒。但在這片刻的時光中,我感覺到耶和華寶貴的友誼通過他手下獻了身的僕人向我表現出來。

對我來説,獄中生活的高潮是來自布洛克林社方總部的麥克米倫弟兄不時的探訪。他是個傑出的“巴拿巴”(鼓勵者)。他探訪時我們獲准使用膳堂,所有見證人和其他許多囚犯均聚集起來聽他演説。他是個極優良的講者,甚至監獄的官員也喜歡聽他演講。

我們將監房和寢室劃分為傳道地區,在這些地區裏以有系統的方式向人宣揚王國的好消息,正如我們入獄之前在市内的各街段工作一般。别人的反應有好有壞,頗難預測。但是有些人願意聆聽。我們見到銀行劫匪和其他的人,包括若干獄卒在内,歸向耶和華而受了浸。每逢想起這樣的經驗,我仍不禁歡欣鼓舞。

模鑄我一生的若干發展

1946年初,戰爭已經終止,我亦從獄中獲釋。有來自社方的另一個信封等待着我!我的下一個特别先驅委派地區是加州的好萊塢!電影王國的首都!當地的工作的確富於挑戰!有時,將冰箱賣給愛斯基摩人還容易過使這些人研讀聖經。可是,緩慢但卻穩定地,我們逐漸找着主手下的“羊”。

當我在1946年八月到俄亥俄州克里夫蘭參加“喜樂的萬民”國際大會之際,當時守望台社社長諾爾的秘書韓素爾見到我便問道:“但,你甚麽時候才來伯特利?”我告訴他我很喜歡先驅工作。“但是伯特利需要你,”他説。過了一會兒之後,我無法提出更多藉口。我喜愛加州而很怕在紐約生活。但我記得當時我對自己説,‘但,耶和華若要你在布洛克林服務,就去布洛克林好了。’於是在1946年8月20日,我開始在伯特利,耶和華見證人的布洛克林總部,服務。

有多年的時間我在布洛克林工廠的裝釘部工作,做過好幾份吃力的差事。最後我被派到訂户部門擔任性質不同的新工作。然後我改任絞腦汁的工作,例如撰寫無線電廣播的劇本及在社方的無線電台WBBR擔任廣播。我也在寫作部工作了20年,盡力達到社方所定的嚴格標準。後來我被派在賓雪法尼亞州和紐約的守望台社任職,為聖經戲劇錄音,在區務及國際大會發表演講以及享有其他許多不勝枚舉的工作權利。

後來在1974年11月,有另一個信封抵達。這個信封含有一項令我難以置信和難以想像的工作委派。我應邀成為耶和華見證人治理機構的成員。我感覺自己力不勝任,但同時謙卑地深懷感激。自從接獲這項任命以來,十年已經過去了,我的感覺仍與當時一樣。

在過去的歲月我曾有權利與一些愛耶和華過於愛自己性命的忠貞弟兄結交而得益不淺——這些人包括盧述福法官,我曾有權利在他於加州聖地牙哥的家中遇見他。此外我也有權利與其他的忠貞弟兄並肩工作,包括雨果·賴默、彌敦·諾爾、克勞斯·詹森、約翰·佩里、伯特·卡明和其他許多屬靈的巨人,‘公義的大樹’。——以賽亞書61:3。

能够有權利目擊耶和華的組織從全世界僅有5萬名王國傳道員增至差不多三百萬人也是一項殊榮。我目擊社方的印刷工作從僅是少數印刷設備增至受95個分社支持的幾十間工廠在203個國家地區宣揚好消息,這也令我大感振奮。社方在科技和電腦化方面所作的改變和調整實在令人驚歎不已。目擊這一切,我無法不像馬太福音21:42那樣説:“這是主[耶和華]所作的,在我們眼中看為希奇。”

我至少可以説,我的一生十分豐富和富於酬報。在我一生的某個階段,我找着時間與來自英國赫伯恩的一個可愛的女孩結為夫婦。我的妻子瑪蓮娜是上帝賜給我的良助。箴言19:14的話多麽真確:“房屋錢財是祖宗所遺留的,惟有賢慧的妻是耶和華所賜的。”

在我一生中,上帝的友誼像庇護我的帳幕一般不斷給予我力量和支持。沉思耶和華的道,思考其中所含的意義,以及找尋洞察和理解使我的時光充滿屬靈的豐富和滿足。甚至在這個當兒,當我閲讀詩篇執筆者的話之際,我仍不禁心花怒放:“以耶和華為上帝的,那國是有福的;他所揀選為自己産業的,那民是有福的。我們的心向來等候耶和華;他是我們的幫助,我們的盾牌。我們的心必靠他歡喜,因為我們向來倚靠他的聖名。耶和華阿,求你照着我們所仰望你的,向我們施行慈愛[表現友誼,《白英頓譯本》]。”——詩篇33:12,20-22。

[第23頁的圖片]

奧麗芙·珀金斯給我莫大的鼓勵

[第24頁的圖片]

博伊德一家幫助我在加州聖柏德羅的地區傳道

[第25頁的圖片]

在1946年“喜樂的萬民”大會中與一班新近從麥克尼爾島監獄獲釋的見證人同攝

[第26頁的圖片]

WBBR星期日上午的廣播

    中文繁體(廣東話)出版物 (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廣東話)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