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相信有一位具有個性特徵的上帝嗎?
“做基督徒不一定要信有上帝……。我們正處身在一場宗教革命的過程中,但是到了21世紀,教會就不會信有一位按照傳統意義存在的上帝了。”英國一所大學的資深牧師這樣説。當時他是代表“信仰之海”運動發言;在英國,至少有100個牧師支持這項運動。這些“無神派基督徒”聲稱,宗教是人類自創的;他們的一個成員説,上帝只是個“觀念”罷了。他們的思想意識再也容不下有個超自然的上帝。
在60年代有句流行的口號:“上帝死了。”這句話反映出19世紀德國哲學家尼采的觀點。結果,當時有不少青年人用這個見解來做藉口,為所欲為,耽於自由性愛,縱情吸毒,毫無約束。但這樣的自由有沒有叫這些被人稱為“花孩兒”(嬉皮士)的人感到心滿意足,過着較快樂的生活呢?
在那十年裏,聖公會主教約翰·魯濱遜出版了他那本引起很大爭議的書《對上帝誠實》。魯濱遜認為,上帝“不過是人類生活體驗的一個層面”罷了。當時,魯濱遜的教士同工很多都批評他的主張。神學教授基思·沃德問:“信有上帝是不是已經成了過時的迷信呢?這個觀念現在是不是已經被有識之士捨棄了?”然後沃德自己回答説:“就宗教來説,今天把有上帝存在的傳統觀念恢復過來,比甚麽事都重要。”
苦難與一個具有個性特徵的上帝
許多人相信有一位具有個性特徵的上帝存在,卻覺得很難接受上帝竟容許世上有這麽多慘劇和苦難發生。例如,1996年3月,在蘇格蘭的鄧布蘭鎮,有16個孩童和他們的老師在學校裏給人槍殺了。一個婦人感到大惑不解,説:“我真不明白上帝的旨意究竟是甚麽。”校門外擺滿悼念死難者的鮮花,其中有張附籤,上面的話充分説明了慘劇帶來的哀痛。卡上只是寫着一句話: “為甚麽?”鄧布蘭大教堂的牧師回答説:“這個問題是沒有答案的。我們無法解釋為甚麽有這樣的事發生。”
這件慘事發生後不久,在同一年,聖公會一個頗得人心的年輕教士遭人殘暴殺害。《教會時報》報導,教堂裏目瞪口呆的信徒聽見利物浦的總會吏坦白承認,他“在上帝的門前連連發問:為甚麽?為甚麽?”。這個教士也沒有從一位具有個性特徵的上帝那裏得着叫人安慰的信息。
那麽,我們可以相信甚麽?相信有一位具有個性特徵的上帝是合情合理的。這其實就是解答上述問題的要訣。我們請你考慮下篇文章所提出的證據。
[第3頁的圖片]
卡上寫着:“為甚麽?”
[鳴謝]
NEWSTEAM No. 278468/Sipa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