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神治傳道訓練班秩序表
訓示
在1991年,各會衆會按照以下的安排舉行神治傳道訓練班。
課本:聖經、《聖經都是上帝所感示而有益的》(1990年版)[《感示》]、《你能够永遠生活在地上的樂園裏》[《永遠生活》]、《根據聖經而推理》[《推理》]及《青年人所提出的問題——有實效的答案》[《青年人問》]各書會是演講資料的來源。
訓練班會以唱詩、禱告及致歡迎詞為開始,然後按照以下的秩序舉行:
第一個演講:15分鐘。這個演講應當由長老或具備資格的服事僕人講出。演講乃根據《“聖經都是上帝所感示而有益的”》(1990年版)一書。講者應當以10至12分鐘作一個訓示演講,然後利用書内演講部分所登載的問題以3至5分鐘作口頭翻温。演講的目標不應僅是將資料講出,反之是要將注意集中於討論資料的實用價值之上,同時要强調對會衆最有幫助的要點。在需要時,講者應當揀選一個主題。我們鼓勵所有人預先作好仔細的準備,務求從資料充分得益。
奉派擔任這個演講的弟兄應當小心避免超過時限。若有必要,指導員可私下提出勸告。
閲讀的經文要點:6分鐘。節目應當由訓練班監督或另一位具備資格的長老,或訓練班監督所指派的服事僕人擔任。接獲委派的人不應僅是將閲讀的經文作一撮要。簡述過各章經文的大意後,要幫助聽衆體會資料為何及如何對我們深具價值。查閲各期《守望台》雜誌以獲得可進一步强調的資料。然後訓練班監督會打發各學生前往不同課室演講。
第二個演講:5分鐘。由弟兄誦讀指派的經文,不論在講台上抑或在其他課室裏亦然。由於指派的經文通常較短,這容許學生有時間在引言和結論中,甚或在誦讀的中途,提出簡短的解釋。解釋的資料可以包括歷史背景、經文所含的預言性或教義上的意義,以及如何將原則應用出來。學生應實際將所有指派的經文讀出。
第三個演講:5分鐘。這個演講會派給姊妹擔任。演講乃根據《你能够永遠生活在地上的樂園裏》一書。奉派擔任這個演講的學生應當識字。學生作演講時可以坐下或站立。訓練班監督會指派一位助手,但學生也可以安排額外的助手。場合最好與外勤服務或非正式的見證有關。學生可以先開始談話以確定場合或由助手如此行。最先受到考慮的應當是演講的資料而非場合。學生應當採用秩序表所列出的主題。
第四個演講:5分鐘。可派給弟兄或姊妹擔任。演講的論題會交替採用《推理》和《青年人問》書的資料,後者主要委派給年輕或新的學生。奉派擔任這個演講的學生應當識字。演講若由弟兄擔任,就應當向全體聽衆講出。弟兄準備演講時通常最好以王國聚會所的聽衆為對象,務求使資料充實,對實際聽到演講的人真正有所造益。可是,資料若對另一種有聽衆席的場合較為適合及實用,則弟兄可以決定選用這個場合,並按之發展他的演講。學生應當採用秩序表所列出的主題。
演講若派給姊妹擔任,資料可按照第三個演講的方式講出。
勸告與評論:訓練班監督會在每個學生演講之後提出明確具體的勸告,不一定要按照演講評論表所列出的逐步評論次序。相反,他應當將注意集中於學生需要改善的範圍内。學生演講所得的評估若僅是“良”而沒有其他演講品質注明為“進”或“力”,指導員便應當將學生下次演講需要留意的品質標明,在一般有“良”、“進”、“力”等字出現的方格内劃個圓圈。他會在當晚通知學生,並在學生將要接獲的下一份神治傳道訓練班委派通知單(S-89CH)上注明這個需要留意的演講品質。擔任演講的人最好坐在聚會所靠前的部分。這樣行可以節省時間,而訓練班監督也能够直接向每個學生提出勸告。時間若容許,指導員向學生提出了必需的口頭勸告後,可就學生沒有提及的若干富於教益和切合實際的要點發表評論。訓練班監督應當留意,他在每個學生演講後所作的勸告和評論不應超過兩分鐘。擔任每週閲讀的經文要點這個節目的弟兄若有需要改善之處,可私下提出勸告。
預備演講:若有必要,擔任第一個演講的弟兄應當揀選一個主題。擔任第二個演講的學生應當揀選一個容許他盡量概括資料的主題。擔任第三、四個演講的學生則應當採用秩序表所列出的主題。作演講前,學生最好將《指南》書中論及他要留意的演講品質的資料讀一遍。
時間:演講不應超過時限,指導員提出的勸告和評論亦然。第二至第四個演講的時限一屆滿,就應當機巧地加以停止。奉派發出「時限信號」的弟兄應當在演講超過時限時立即發出信號。擔任第一個演講的弟兄若演講超過時限,應私下予以勸告。所有講者都應當仔細留意演講的時限。整個節目的時間——不包括唱詩和禱告在内——是45分鐘。
筆試:筆試會定期舉行。作準備時,要温習指派的資料,並讀完每週閲讀的經文。考查四月份、八月份及十二月份《王國傳道月報》所提供的問題,但在筆試舉行之前,切勿把答案寫在試題紙上。在這個為時25分鐘的筆試期間,聽衆只能運用聖經作答。剩下的時間會用來討論筆試的問題和答案。每個學生會查核自己的答案。訓練班監督會讀出一切答案,並特别注意比較難的問題,務求幫助所有人清楚明白答案。當地環境若因某些緣故而有此必要,筆試可以改在秩序表指定的時間接着的一週舉行。
人數多寡的會衆:會衆若有50位以上的學生參加訓練班,可以安排學生分班,在别的指導員面前講出演講。當然,未受浸的人若按照基督教的原則而生活,也可以報名參加訓練班而獲得委派。
缺席:會衆裏的所有分子都應當盡力出席每週舉行的訓練班,為指派的演講作妥準備,並參與其中的問答討論,藉此表明他們對訓練班的體會。我們希望所有學生均對自己的演講委派懷有認真的看法。擔任演講的學生若臨時因事缺席,可由一個自告奮勇的人接受臨時的委派,在短時間内盡自己的能力解釋資料的意義。或者訓練班監督可以將資料提出與聽衆討論。
秩序表
1月7日 閲讀經文: 歌羅西書1至4章
1.啟示錄——簡介(《感示》263-4頁1-6段)
3.你應當慶祝復活節或尊崇人的節日嗎?(《永遠生活》25章16、17段)
4.耶穌要主的晚餐含有甚麽意思?(《推理》264頁1-4段)
1月14日 閲讀經文: 帖撒羅尼迦前書1至5章
1.啟示錄1:1至3:22(《感示》264-5頁7-10段)
3.為甚麽基督徒不會對物品作含有崇拜意味的尊崇?(《永遠生活》25章18、19段)
4.“孝敬父母”意味甚麽(《青年人問》1章)
1月21日 閲讀經文: 帖撒羅尼迦後書1至3章
1.啟示錄4:1至7:17(《感示》265頁11-14段)
3.怎樣的行為表明一個人其實擁護撒但的世界?(《永遠生活》25章20、21段)
4.人應當多頻常舉行主的晚餐?(《推理》265頁1-3段)
1月28日 閲讀經文: 提摩太前書1至3章
1.啟示錄8:1至12:17(《感示》266頁15-19段)
3.為甚麽不接受輸血?(《永遠生活》25章22、23段)
4.青年人可以怎樣與父母彼此了解(《青年人問》2章18-19,22-5頁)
2月4日 閲讀經文: 提摩太前書4至6章
1.啟示錄13:1至16:21(《感示》266-7頁20-22段)
3.為甚麽我們需要竭力奮鬥才能做對的事?(《永遠生活》26章1-3段)
4.耶穌為了哪兩個主要目的設立受難紀念?(《推理》266頁1、2段)
2月11日 閲讀經文: 提摩太後書1至4章
1.啟示錄17:1至20:10(《感示》267頁23、24段)
3.我們必須怎樣行才能做對的事?(《永遠生活》26章4、5段)
4.青年人何以應當向父母吐露心事(《青年人問》2章20-1頁)
1.啟示錄20:11至22:21(《感示》267-8頁25-27段)
3.為甚麽與上帝保持親密的關係至為重要?(《永遠生活》26章6-8段)
4.受難紀念所用的象徵物含有甚麽意義?(《推理》267頁1、2段)
2月25日 閲讀經文: 希伯來書1至3章
1.訪遊應許之地——第1部分(《感示》270-1頁1-7段)
3.從别人所犯的錯誤學得教訓!(《永遠生活》26章9-12段)
4.父母何以要限制兒女的自由(《青年人問》3章26-33頁)
3月4日 閲讀經文: 希伯來書4至7章
1.訪遊應許之地——第2部分(《感示》271,274頁8-15段)
3.憑着上帝的幫助,人可以作出甚麽改變?(《永遠生活》26章13、14段)
4.惟獨誰可以適當地領食主的晚餐?(《推理》267頁4、5段)
3月11日 閲讀經文: 希伯來書8至10章
1.訪遊應許之地——第3部分(《感示》275-6頁16-24段)
3.怎樣才能在竭力作出改變方面得勝(《永遠生活》26章15、16段)
4.與兄弟姐妹相處(《青年人問》6章)
3月18日 閲讀經文: 希伯來書11至13章
1.訪遊應許之地——第4部分(《感示》276-8頁25-32段)
3.希望可以怎樣幫助我們在奮鬥中得勝?(《永遠生活》26章17-19段)
4.受難紀念應當在何時舉行?(《推理》268頁3段至269頁1段)
3月25日 閲讀經文: 雅各書1至5章
1.時間與聖經——第1部分(《感示》278-9頁1-8段)
3.為甚麽禱告十分重要?(《永遠生活》27章1、2段)
4.從家裏搬出去何以不是解決辦法(《青年人問》7章)
4月1日 閲讀經文: 彼得前書1至5章
1.時間與聖經——第2部分(《感示》279-80頁9-17段)
3.我們怎樣行才能與上帝保持良好關係?(《永遠生活》27章3-5段)
4.基督徒對於世俗權威應當懷有甚麽態度?(《推理》270頁1-3段)
4月8日 閲讀經文: 彼得後書1至3章
1.時間與聖經——第3部分(《感示》280-2頁18-26段)
3.我們需要甚麽才能使禱告蒙上帝垂聽?(《永遠生活》27章6、7段)
4.結交真正的朋友(《青年人問》8章65-7,70-2頁)
4月15日 閲讀經文: 約翰一書1至5章
1.時間與聖經——第4部分(《感示》282-4頁27-33段)
3.符合上帝為禱告所定的條件(《永遠生活》27章8、9段)
4.基督徒對參加世俗戰爭懷有甚麽看法?(《推理》270頁4段至271頁3段)
4月22日 閲讀經文: 約翰二書1-13、約翰三書1-14及猶大書1-25
1.在時間之流中衡量各事的先後——第1部分(《感示》284-5頁1-7段)
2.猶大書3-15節
3.我們需要符合甚麽基本條件,禱告才能蒙上帝垂聽(《永遠生活》27章10、11段)
4.幫助遭遇嚴重麻煩的朋友(《青年人問》8章68-9頁)
4月29日筆試。歌羅西書1-4章;帖前1-5章;帖後1-3章;提前1-6章;提後1-4章;多1-3章;門1-25;來1-13章;雅1-5章;彼前1-5章;彼後1-3章;約一1-5章;約二1-13;約三1-14至猶大書1-25
5月6日 閲讀經文: 啟示錄1至3章
1.在時間之流中衡量各事的先後——第2部分(《感示》285-7頁8-15段)
3.我們可以在禱告中提及些甚麽事?(《永遠生活》27章12、13段)
4.以色列的戰爭並沒有為基督徒開先河(《推理》271頁4段至272頁1段)
5月13日 閲讀經文: 啟示錄4至6章
1.在時間之流中衡量各事的先後——第3部分(《感示》291-2頁16-23段)
3.為甚麽要為别人禱告?(《永遠生活》27章14-16段)
4.青年人何以會受同輩壓力所影響(《青年人問》9章73-6頁)
5月20日 閲讀經文: 啟示錄7至9章
1.在時間之流中衡量各事的先後——第4部分(《感示》292-3頁24-30段)
3.基督的真正門徒有些甚麽特色?(《永遠生活》28章1-3段)
4.基督徒絶不參與政治(《推理》273頁1-3段)
5月27日 閲讀經文: 啟示錄10至12章
1.聖經及其正典——第1部分(《感示》299頁1-6段)
3.我們應當對誰表現愛心?(《永遠生活》28章4、5段)
4.應付同輩壓力(《青年人問》9章77-80頁)
6月3日 閲讀經文: 啟示錄13至15章
1.聖經及其正典——第2部分(《感示》300-302頁7-16段)
3.為甚麽在基督徒當中可以有難題發生?(《永遠生活》28章6、7段)
4.對於國歌和國旗儀式,聖經的觀點如何(《推理》274頁1-3段)
6月10日 閲讀經文: 啟示錄16至18章
1.聖經及其正典——第3部分(《感示》302-5頁17-26段)
3.甚至使徒們有時也發生甚麽難題?(《永遠生活》28章8、9段)
4.外貌有多重要?(《青年人問》10章)
6月17日 閲讀經文: 啟示錄19至22章
1.聖經的希伯來文文本——第1部分(《感示》305-7頁1-9段)
3.使徒們怎樣解決彼此之間的難題?(《永遠生活》28章10、11段)
4.基督徒對鄰人的愛心與他們嚴守中立一事一致(《推理》275頁3段)
6月24日 閲讀經文: 創世記1至3章
1.聖經的希伯來文文本——第2部分(《感示》307、310頁10-16段)
3.跟從上帝所立的榜樣而敏於寬恕(《永遠生活》28章12、13段)
4.基督徒在選擇服裝方面以甚麽為指南?(《青年人問》11章90頁至94頁1段)
7月1日 閲讀經文: 創世記4至6章
1.聖經的希伯來文文本——第3部分(《感示》310-12頁17-25段)
3.為甚麽我們應當表現慈悲?(《永遠生活》28章14、15段)
4.耶和華的名字出現在基督教希臘文聖經中是適當的(《推理》277頁6段至278頁2段)
7月8日 閲讀經文: 創世記7至9章
1.聖經的希伯來文文本——第4部分(《感示》312-14頁26-31段)
3.我們應當怎樣解決難題?(《永遠生活》28章16、17段)
4.“端莊和大方得體”的衣着帶來裨益(《青年人問》11章94頁2段至96頁)
7月15日 閲讀經文: 創世記10至12章
1.聖經的基督教希臘文文本——第1部分(《感示》315-16頁1-7段)
3.我們必須跟從上帝的甚麽榜樣?(《永遠生活》28章18、19段)
4.如何應付批評《新世界譯本》的人(《推理》279頁1-4段)
7月22日 閲讀經文: 創世記13至15章
1.聖經的基督教希臘文文本——第2部分(《感示》316-17頁8-16段)
3.家庭的失敗何以不能歸咎於上帝(《永遠生活》29章1-3段)
4.如何建立自尊(《青年人問》12章98頁至101頁2段)
7月29日 閲讀經文: 創世記16至19章
1.聖經的基督教希臘文文本——第3部分(《感示》317-19頁17-25段)
3.婚姻若要成功,人必須承認甚麽事?(《永遠生活》29章4、5段)
4.甚麽顯示上帝有個組織在天上?(《推理》280頁2、3段)
8月5日 閲讀經文: 創世記20至23章
1.聖經的基督教希臘文文本——第4部分(《感示》319-20頁26-32段)
3.上帝將誰立為一家之主?為甚麽?(《永遠生活》29章6、7段)
4.要提防錯誤的自信(《青年人問》12章101頁3段至103頁)
8月12日 閲讀經文: 創世記24至25章
1.現代的聖經——第1部分(《感示》320-1頁1-8段)
3.基督在甚麽方面為丈夫立下榜樣?(《永遠生活》29章8、9段)
4.以往上帝怎樣與他的僕人溝通?(《推理》280頁4段至281頁1段)
8月19日 閲讀經文: 創世記26至28章
1.現代的聖經——第2部分(《感示》321、323-4頁9-16段)
3.根據聖經,妻子擔任甚麽角色?(《永遠生活》29章10、11段)
4.甚麽造成抑鬱?(《青年人問》13章104頁至106頁1段)
9月2日 閲讀經文: 創世記29至31章
1.現代的聖經——第3部分(《感示》324-5頁17-26段)
3.妻子可以怎樣造益家庭?(《永遠生活》29章12、13段)
4.聖經表明上帝的子民會組織起來(《推理》282頁1-4段)
9月9日 閲讀經文: 創世記32至35章
1.現代的聖經——第4部分(《感示》325-7頁27-35段)
3.在家庭裏,兒女應當居於甚麽地位?(《永遠生活》29章14、15段)
4.認出與減輕抑鬱症(《青年人問》13章106頁2段至111頁2段)
9月16日 閲讀經文: 創世記36至38章
1.《新世界譯本》的優點——第1部分(《感示》327-8頁1-6段)
3.丈夫與妻子都要聽從甚麽命令?(《永遠生活》29章16、17段)
4.甚麽表明上帝的子民是團結一致的?(《推理》282頁5段至283頁2段)
9月23日 閲讀經文: 創世記39至41章
1.《新世界譯本》的優點——第2部分(《感示》328-9頁7-10段)
3.為甚麽配偶應當彼此忠實?(《永遠生活》29章18、19段)
4.如何克服抑鬱(《青年人問》13章111頁3段至114頁)
9月30日 閲讀經文: 創世記42至44章
1.《新世界譯本》的優點——第3部分(《感示》329-30頁11-18段)
3.父母負有甚麽雙重責任?(《永遠生活》29章20、21段)
4.我們可以憑着哪三種方法認出上帝的組織?(《推理》283頁3-5段)
10月7日 閲讀經文: 創世記45至47章
1.《新世界譯本》的優點——第4部分(《感示》331頁19-23段)
3.兒女必須服從甚麽命令?(《永遠生活》29章22段)
4.如何獨處而不感寂寞(《青年人問》14章115-17頁)
10月14日 閲讀經文: 創世記48至50章
1.考古學支持聖經的記載——第1部分(《感示》332頁1-5段)
3.為甚麽整家人應當一同研讀聖經?(《永遠生活》29章23段)
4.我們可以憑着四種方法進一步認出上帝的組織(《推理》283頁6段至284頁1段)
10月21日 閲讀經文: 出埃及記1至4章
1.考古學支持聖經的記載——第2部分(《感示》333-5頁6-11段)
3.配偶對彼此的弱點應當懷有甚麽看法?(《永遠生活》29章24、25段)
4.消除寂寞的方法(《青年人問》14章118-20頁)
10月28日 閲讀經文: 出埃及記5至8章
1.考古學支持聖經的記載——第3部分(《感示》335-6頁12-15段)
3.聽從聖經的甚麽勸告可以幫助夫婦解決難題?(《永遠生活》29章26、27段)
4.甚麽經文指向一個地上樂園?(《推理》284頁7段至285頁2段)
11月4日 閲讀經文: 出埃及記9至12章
1.考古學支持聖經的記載——第4部分(《感示》336-7頁16-22段)
3.聖經對離婚的立場如何?(《永遠生活》29章28、29段)
4.了解害羞的難題(《青年人問》15章121-2頁)
11月11日 閲讀經文: 出埃及記13至16章
1.聖經——真實可靠——第1部分(《感示》337-8頁1-8段)
3.父母可以怎樣與兒女推理?(《永遠生活》29章30-33段)
4.樂園[路23:43]並非海地斯的一部分(《推理》286頁1-3段)
11月18日 閲讀經文: 出埃及記17至20章
1.聖經——真實可靠——第2部分(《感示》339頁9-13段)
3.人必須採取甚麽基本步驟才能踏上永生之道?(《永遠生活》30章1-3段)
4.如何克服害羞的難題(《青年人問》15章123-6頁)
11月25日 閲讀經文: 出埃及記21至24章
1.聖經——真實可靠——第3部分(《感示》340頁14、15段)
3.我們若感激上帝的良善,就會怎樣行?(《永遠生活》30章4、5段)
4.為甚麽路加福音23:43所提及的罪犯不可能升到天上?(《推理》286頁4段至287頁1段)
12月2日 閲讀經文: 出埃及記25至28章
1.聖經——真實可靠——第4部分(《感示》340-1頁16-20段)
3.獻身需要人採取甚麽步驟以效法誰?(《永遠生活》30章6-8段)
4.應付憂傷(《青年人問》16章)
12月9日 閲讀經文: 出埃及記29至32章
1.聖經——真實可靠——第5部分(《感示》341-2頁21-25段)
3.獻身使人有義務要參與甚麽工作?(《永遠生活》30章9、10段)
4.我們怎樣知道耶穌在路加福音23:43所提及的樂園是在地上的?(《推理》287頁2、3段)
12月16日 閲讀經文: 出埃及記33至36章
1.受感示的聖經帶來永遠的裨益——第1部分(《感示》349-50頁1-7段)
3.人需要具備甚麽才能傳講好消息?(《永遠生活》30章11、12段)
4.基督徒對學校的看法(《青年人問》17章)
12月23日 閲讀經文: 出埃及記37至40章
1.受感示的聖經帶來永遠的裨益——第2部分(《感示》350-2頁8-16段)
3.人怎樣表明自己已揀選永生?(《永遠生活》30章13-15段)
4.惟獨怎樣才能獲得真正的知識和智慧?(《推理》289頁1、2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