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廣東話)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mwbr18 6月 1-9頁
  • 《傳道與生活聚會手冊》參考資料——2018年6月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傳道與生活聚會手冊》參考資料——2018年6月
  • 《傳道與生活聚會手册》參考資料——2018
  • 小標題
  • 6月4-10日
《傳道與生活聚會手册》參考資料——2018
mwbr18 6月 1-9頁

《傳道與生活聚會手册》參考資料——2018年6月

6月4-10日

上帝話語的寶藏 | 馬可福音15-16章

《耶穌應驗了聖經的預言》

(馬可福音15:3-5)祭司長又指控他許多事。4 彼拉多再次問他説:“你甚麽也不回答嗎?你看,他們控告你很多事。”5 耶穌還是一言不發,彼拉多就很驚奇。

(馬可福音15:24)他們把他掛在柱上,抽籤分他的外衣,看誰得着甚麽。

(馬可福音15:29,30)過路的人都辱罵他,搖頭説:“呸!你這個人啊,想拆毁聖殿,在三天之内建造起來。30 你救救自己,從苦刑柱上下來吧!”

英《新世》精讀本注釋 可15:24,29

抽籤分他的外衣:約19:23,24補充了馬太、馬可和路加沒有提到的細節:羅馬士兵抽籤分了耶穌的外衣和裏衣;他們把“外衣分成四份”,每人一份;他們不想把裏衣撕開,於是抽籤決定誰能得到裏衣;士兵抽籤分耶穌的衣服,應驗了詩22:18的預言。當時,行刑的人奪走囚犯的衣服是很常見的事。他們通常在行刑前脱掉囚犯的衣服,搶走他的個人物品,這讓囚犯感到更加羞辱。

搖頭:人們搖頭時通常也會説一些話,來表示對某人的蔑視或嘲諷。過路的人這樣做正好應驗了詩22:7的預言。

(馬可福音15:43)亞利馬太的約瑟來了。他是公議會的成員,很有名望,向來等待上帝的王國。他鼓起勇氣進去見彼拉多,請求領取耶穌的遺體。

(馬可福音15:46)約瑟買了上等細麻布,把耶穌取下,就用上等細麻布把他裹好,安放在一個從磐石中鑿出來的墓穴裏,然後把一塊石頭移過來,堵住紀念墓的門口。

英《新世》精讀本注釋 可15:43

約瑟:關於約瑟,福音書的四位執筆者從各自的角度提供了不同的細節。收税人馬太説他是個“富翁”。馬可福音的寫作對象主要是羅馬人,馬可提到約瑟時説他是“公議會的成員,很有名望,向來等待上帝的王國”。路加是一個富有同情心的醫生,他説約瑟“為人良善正義”,“從沒有投票支持”公議會反對耶穌的計謀和行動。四位執筆者中只有約翰提到約瑟“怕猶太人”,於是“暗中做門徒”。(太27:57-60;可15:43-46;路23:50-53;約19:38-42)

挖掘屬靈寶石

(馬可福音15:25)上午九點,他們把耶穌掛在柱上。

英《新世》精讀本注釋 可15:25

上午九點:有些人指出,這個時間與約19:14-16記載的“約莫是中午十二點鐘……彼拉多就把耶穌交給人掛在柱上”有矛盾。聖經沒有明確解釋為甚麽兩個記載有差異,但我們可以先考慮以下事實:關於耶穌在地上最後一天發生的事,四本福音書的記載都是一致的。四本福音書都指出天一亮,祭司長和長老把耶穌押去見羅馬總督彼拉多。(太27:1,2;可15:1;路22:66-23:1;約18:28)馬太、馬可和路加也都提到當耶穌被釘在柱上後從中午十二點起,一直到下午三點,黑暗籠罩全境。(太27:45,46;可15:33,34;路23:44)記錄耶穌被“掛在柱上”的時間有差異,可能是因為有的人認為鞭打就算做開始被“掛在柱上”,有的人則認為被釘在柱上才算行刑的開始。有時鞭刑非常嚴酷,甚至能把囚犯打死。當時耶穌也被人毒打,所以他無法一直背着苦刑柱,必須有人替他背才行。(路23:26;約19:17)如果把鞭打視為行刑的開始,那麽到被釘在柱上之前就還有一段時間。從太27:26和可15:15也能看出這樣的觀點,經文將鞭打耶穌和把他掛在柱上行刑放在了一起説。當彼拉多得知耶穌死亡時非常驚訝,因為他覺得耶穌才被送去行刑沒多久,應該要很長時間才會斷氣。(可15:44)另外,當時人們一般將早上6點開始的十二個小時平均分為四部分。在描述時間時,人們通常以三小時為一個單位,這就能説明為甚麽聖經中經常出現上午九點、中午十二點和下午三點這樣的時間。(太20:1-5;約4:6;徒2:15;3:1;10:3,9,30)當時普通人沒有精確的計時工具,因此人們常常使用類似“約莫”這樣的詞。(約19:14;太27:46;路23:44;約4:6;徒10:3,9)總的來説,馬可認為“掛在柱上”包括鞭打和被釘在柱上,約翰卻認為“掛在柱上”不包括之前的鞭打,而且兩位執筆者記錄的都是大概的時間。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説,約翰的記錄與馬可不同,説明約翰並沒有抄襲馬可在幾十年前的記錄。

(馬可福音16:8)她們大大顫抖,非常激動,一出來就逃跑,離開紀念墓,甚麽也沒有告訴人,因為她們實在害怕。

英《新世》精讀本注釋 可16:8

因為她們實在害怕:已發現的最早的手抄本中馬可福音就是以16章8節為結尾的。有些人覺得這樣的結尾太突兀,因此推斷原文後面應該還有内容。不過,馬可的寫作風格一貫簡約,因此那樣的推斷並不一定正確。另外,4世紀的兩位學者哲羅姆和優西比烏斯認為,馬可福音的原文確實以“她們實在害怕”這句話做結語。

有些希臘語手抄本和一些聖經譯本在可16:8後面附加了一個長結語或短結語。長結語有12節經文。公元5世紀的《亞歷山大抄本》、《以法蓮重疊抄本》、《劍橋伯撒抄本》中收錄了這個長結語;另外《通俗拉丁文本聖經》、《庫熱頓叙利亞語抄本》、《伯西托本聖經》也有這個長結語。不過,有些更早期的希臘語手抄本,例如公元4世紀的《西奈抄本》和《梵蒂岡抄本》,4或5世紀的《古叙利亞語譯本西奈抄本》,以及已發現最早的5世紀的塞伊得語聖經中都沒有這個長結語。已知最古老的亞美尼亞語和格魯吉亞語的馬可福音手抄本也都沒有這個長結語。

後來有些希臘語手抄本和其他語言的聖經譯本在可16:8後面附上了包含幾句話的短結語。8世紀的《理久抄本》把長結語和短結語都收錄在内。這部抄本在每個結語前都附有説明,解釋哪些專家學者認為應該包含該結語。這種做法顯然表明這兩個結語都不具有權威性。

短結語

附在可16:8後的短結語並不是受聖靈啟示的,内容如下:

可是,凡吩咐她們的,她們都對彼得身邊的人簡述了。這些事以後,耶穌通過門徒,從東到西,傳揚聖潔不朽的信息,宣講永世的救恩。

長結語

附在可16:8後的長結語並不是受聖靈啟示的,内容如下:

9接着那周的頭一天清早,耶穌復活以後,先向末大拉人馬利亞顯現,耶穌曾經從她身上驅逐了七個邪靈。10她去告訴跟隨耶穌的人。當時他們正在哀慟哭泣。11他們聽到耶穌已經活過來讓馬利亞看見,卻不肯相信。12這些事以後,他們有兩個人到鄉下去。走路的時候,耶穌用别的形貌向他們顯現,13他們就回去告訴其他人。那些人也不相信。14後來那十一個人坐席,耶穌向他們顯現,責備他們不信,心地剛硬,因為他們不相信那些看見他從死裏復活的人。15耶穌對他們説:“你們要到全世界去,向受造衆生傳揚好消息。16信而受浸的,必定得救;不信的,必被定罪。17信的人必有神迹相隨:能奉我的名驅逐邪靈,説外語,18用手拿蛇,喝了致命毒物也不受傷害,按手在病人身上就使病人痊癒。”

19主耶穌對他們説了這些話,就被接到天上去,坐在上帝的右邊。20他們出去到處傳道,主跟他們一起工作,使他們有神迹相隨,支持他們傳揚的信息。

經文朗讀

(馬可福音15:1-15)天一亮,祭司長、長老、抄經士,就是全公議會立刻商議,決定把耶穌綁起來,押去交給彼拉多。2彼拉多問他説:“你是猶太人的王嗎?”耶穌回答説:“你説了,我是。”3祭司長又指控他許多事。4彼拉多再次問他説:“你甚麽也不回答嗎?你看,他們控告你很多事。”5耶穌還是一言不發,彼拉多就很驚奇。6每到節期,彼拉多都照民衆所求的,釋放一個囚犯給他們。7當時有一個人叫做巴拉巴,跟煽動叛亂的人囚在一起,這些人都在叛亂期間殺過人。8群衆上去求彼拉多照常例給他們辦理。9彼拉多回答他們説:“你們要我釋放猶太人的王給你們嗎?”10原來彼拉多知道,祭司長是因為妒忌才把耶穌交來的。11祭司長卻煽動群衆,寧可要彼拉多釋放巴拉巴給他們。12彼拉多又對他們説:“那麽,你們稱為猶太人的王的,我怎麽辦他才好呢?”13他們再次喊叫説:“把他掛在柱上!”14彼拉多又對他們説:“他做了甚麽壞事呢?”他們越發喊叫説:“把他掛在柱上!”15彼拉多有意討好群衆,就釋放巴拉巴給他們,又把耶穌鞭打了,交給人去掛在柱上。

6月11-17日

上帝話語的寶藏 | 路加福音1章

《學習馬利亞的謙卑》

(路加福音1:38)馬利亞説:“看哪!我是耶和華的婢女!願你所説的事在我身上實現。”天使就離開她去了。

《榜樣》149頁12段

《“看哪!我是耶和華的婢女!”》

12馬利亞的回答顯示她既謙卑又順服。她的話在有信心的人當中一直流傳至今。馬利亞説:“看哪!我是耶和華的婢女!願你所説的事在我身上實現。”(路加福音1:38)婢女是僕人中地位最低的,婢女的生命完全掌握在主人手裏。馬利亞把生命完全交託給自己的主耶和華,知道這樣做能帶來安全,因為耶和華必以忠貞之愛對待忠於他的人。馬利亞知道,只要她盡力執行這個艱巨的使命,耶和華必賜福給她。(詩篇18:25)

(路加福音1:46-55)馬利亞説:“我衷心尊耶和華為大,47我心靈因上帝我的救主非常喜樂,48因為他顧念他婢女的卑微。從今以後,萬代必説我是有福的,49因為大能者為我行了大事,他的名是神聖的。50他向敬畏他的人發慈悲,代代無窮。51他用臂膀施展大能,驅散心高氣傲的人。52他使掌權的失去高位,卻叫卑微的受到顯揚;53他用美物使飢餓的人飽足,卻使富有的人空手而去。54他來扶助他的僕人以色列,永不忘記發慈悲,55正如他對我們祖先亞伯拉罕和他苗裔所説的,要恩待他們。”

《榜樣》151頁15,16段

《“看哪!我是耶和華的婢女!”》

15接着,馬利亞就説話了。這番話被詳細地記錄在聖經裏。(請讀路加福音1:46-55)這也是在聖經的記載中,馬利亞説過的最長的一番話,從中我們可以對她增加不少了解。馬利亞的話讓我們看出,她是個有感恩之心的人,因為她讚美耶和華,感謝上帝讓她有殊榮成為彌賽亞的母親。另外,她談到耶和華貶低心高氣傲、身處高位的人,卻幫助那些尋求他的卑微人和貧窮人,這顯示她對上帝有堅强的信心。馬利亞顯然也十分熟悉聖經。據估計,馬利亞在這番話中談到跟《希伯來語經卷》有關的内容超過20次!

16 很明顯,馬利亞經常沉思上帝的話語。馬利亞為人謙卑,根據聖經而不是照自己的想法説話,她腹中的孩子將來也會表現同樣的精神。他説:“我所教的,不是我自己的道理,而是出於那位差我來的。”(約翰福音7:16)我們最好問問自己:“我也這樣重視上帝的話語嗎?還是重視自己的想法,按照自己的想法教導别人呢?”在這方面,馬利亞的態度很明確。

挖掘屬靈寶石

(路加福音1:69)在他僕人大衛的家裏,給我們興起了拯救的角。

英《新世》精讀本注釋 路1:69

拯救的角:或譯“强大的拯救者”。聖經通常用動物的角來代表力量、征服和勝利。(撒上2:1;詩75:4,5,10;148:14)角可以用來象徵正義或邪惡的統治者及王朝。用角衝撞對方象徵佔據上風。(申33:17;但7:24;8:2-10,20-24)在這節經文中,“拯救的角”用來説明彌賽亞擁有拯救的力量,是一位大能的拯救者。

(路加福音1:76)孩子啊,你必稱為至高者的先知。你必在耶和華前面先行,為他預備道路。

英《新世》精讀本注釋 路1:76

你必在耶和華前面先行:施浸者約翰的任務是為彌賽亞的到來做準備。耶穌作為彌賽亞,是上帝的代言人,是奉耶和華的名而來的人,因此可以説約翰“在耶和華前面先行”。(約5:43;8:29)

經文朗讀

(路加福音1:46-66)馬利亞説:“我衷心尊耶和華為大,47我心靈因上帝我的救主非常喜樂,48因為他顧念他婢女的卑微。從今以後,萬代必説我是有福的,49因為大能者為我行了大事,他的名是神聖的。50他向敬畏他的人發慈悲,代代無窮。51他用臂膀施展大能,驅散心高氣傲的人。52他使掌權的失去高位,卻叫卑微的受到顯揚;53他用美物使飢餓的人飽足,卻使富有的人空手而去。54他來扶助他的僕人以色列,永不忘記發慈悲,55正如他對我們祖先亞伯拉罕和他苗裔所説的,要恩待他們。”56馬利亞就留下來,在那裏住了約三個月才回家去。

57伊利莎白的産期到了,就生了一個兒子。58鄰里親戚聽見耶和華向她大發慈悲,就跟她一同歡樂。59第八天,他們來給孩子行割禮,正想照他父親的名字叫他撒迦利亞,60他母親回答説:“不!他要叫約翰。”61他們對伊利莎白説:“你親族當中沒有人叫這個名字的。”62他們就向孩子的父親打手勢,看他要給孩子起甚麽名字。63撒迦利亞要了塊字板,寫下説:“他的名字叫約翰。”人人都驚奇不已。64霎時間,撒迦利亞的口開了,舌頭解了,就説出話來,稱頌上帝。65鄰居全都起了敬畏的心。這一切事傳遍全猶地亞山地,人人談論。66凡聽見的都把這些事記在心上,説:“這個孩子將來怎樣呢?”耶和華的手確實與他同在。

6月18-24日

上帝話語的寶藏 | 路加福音2-3章

《年輕人,你在不斷加深與上帝的友誼嗎?》

(路加福音2:41,42)耶穌的父母每年按慣例到耶路撒冷守逾越節。42耶穌十二歲那年,他們照節期的慣例上去。

英《新世》精讀本注釋 路2:41

耶穌的父母每年按慣例:摩西律法並沒有規定婦女一定要到耶路撒冷慶祝逾越節,但是馬利亞每年都會跟約瑟去那裏慶祝這個節日。(出23:17;34:23)他們往返的路程長達300公里(190英里),而且隨着孩子越來越多,一家人每年一起去耶路撒冷一定非常不容易。

(路加福音2:46,47)過了三天,他們發現耶穌在聖殿裏,坐在老師中間,邊聽邊問。47凡聽見的人,都對他的悟性和對答詫異不已。

英《新世》精讀本注釋 路2:46,47

問:根據在場的人的反應,我們能看出耶穌提出的問題並不是一個小孩出於好奇發出的疑問。(路2:47)譯作“問”的希臘語詞,有時也可指在審訊中的盤問和反問。(太27:11;可14:60,61;15:2,4;徒5:27)有些歷史學家指出,當時一些地位崇高的宗教領袖,習慣在節期後留在聖殿,在寬敞的門廊裏教導人。人們坐在他們的腳前,向他們請教。

詫異不已:此處的希臘語動詞用來表達人們持續不斷地感到驚訝。

(路加福音2:51,52)耶穌跟父母一起下拿撒勒去,仍舊順服他們。他母親把這一切都謹記在心。52耶穌的智慧和身量不斷增長,越來越得上帝和人的喜愛。

英《新世》精讀本注釋 路2:51,52

仍舊順服他們:或譯“一直順從,繼續順服”。耶穌在聖殿的表現顯示出他十分熟悉上帝的話語,這令律法導師感到非常驚訝。此處希臘語的用詞表示,在這件事之後,他仍然保持謙卑,順服父母。耶穌順服父母有特别的意義,因為這是耶穌遵守每一條摩西律法的一個例證。(出20:12;加4:4)

挖掘屬靈寶石

(路加福音2:14)榮耀歸於高天的上帝,平安臨到地上蒙悦納的人。

英《新世》精讀本注釋 路2:14

平安臨到地上蒙悦納的人:根據一些手抄本,有些譯本把這句話譯作“在地上平安、喜悦歸於人”。但是根據更可靠的手抄本,《聖經新世界譯本》認為,這裏天使的宣告並不是説所有人都會得到上帝所賜的平安,只有那些真心相信上帝、樂意跟從他兒子的人才會蒙上帝悦納而得享平安。(參看這節經文中“蒙悦納的人”詞條)

蒙悦納的人:這個短語顯然是指蒙上帝悦納,而不是受到人的喜愛。原文使用的希臘語詞eu·do·kiʹa(尤多基阿),意思是“喜悦”“美意”等。太3:17、可1:11、路3:22(參看英《新世》精讀本注釋,太3:17;可1:11)在描述上帝對受浸後的耶穌説話時,原文也使用了跟這個詞相關的動詞eu·do·keʹo(尤多基奧)表達喜愛、認可的意思。雖然希臘語詞eu·do·kiʹa(尤多基阿)有時可以指人對他人表達美好的祝願或對他人所懷的善意,(羅10:1;腓1:15)但這個詞更常用於指上帝對人的悦納。(太11:26;路10:21;弗1:5,9;腓2:13;帖後1:11)詩51:18在《七十子譯本》中也用了這個詞,表達的就是上帝的美意。因此天使所説的“蒙悦納的人”並不是指所有人,而是指那些真心相信上帝、樂意跟從他兒子的人,只有他們會蒙上帝悦納而得享平安。

(路加福音3:23)耶穌開始傳道,年約三十歲。在一般人看來,他是約瑟的兒子,約瑟是希里的兒子,

《守衆》2016.3期9頁1-3段

《你知不知道?》

約瑟的父親是誰?

約瑟是拿撒勒城的木匠,也是耶穌的養父。那麽,約瑟的父親是誰呢?馬太福音記載了耶穌的家譜,其中指出約瑟的父親是雅各,路加福音卻説他是“希里的兒子”。為甚麽這兩個記載看來有出入呢?(路加福音3:23;馬太福音1:16)

馬太的記載提到“雅各生約瑟”。在希臘語,這樣的説法清楚地表示雅各是約瑟的親生父親。由此看出,馬太記錄的是約瑟血統上的家譜,其中列出了有權繼承大衛王位的人。因此,根據這個家譜,王位就可以合法地傳給約瑟的養子耶穌了。

另一方面,路加記載“約瑟是希里的兒子”。在聖經原文裏,“某人的兒子”這個説法也可以指某人的女婿。以下是一個例子,歷代志上3:17和馬太福音1:12記載,撒拉鐵的親生父親是耶哥尼雅,但撒拉鐵娶了尼利的女兒,成了尼利的女婿,因此路加福音3:27説他是“尼利的兒子”。同樣地,約瑟娶了希里的女兒馬利亞,所以被稱為“希里的兒子”。路加記錄的是耶穌的生母馬利亞的家譜。(羅馬書1:3)聖經記載這兩個家譜,讓我們更清楚耶穌的家系。

經文朗讀

(路加福音2:1-20)在那段日子,凱撒奧古斯都頒布法令,要在全地登記户口。2這第一次登記,是居里紐做叙利亞總督的時候進行的。3人人都回鄉登記,各歸各城。4約瑟本是大衛家族的人,自然也從加利利的拿撒勒城出來,上猶地亞去,到大衛的故鄉伯利恆城,5要跟馬利亞一起登記户口。當時馬利亞已經照婚約嫁給了約瑟,有了多個月的身孕。6就在那裏,馬利亞的産期到了。7她生了一個兒子,就是她的長子。她用布帶把兒子裹起來,放在飼槽裏,因為客店沒有地方給他們住宿。8那一帶有牧人露宿野外,在晚上守更,看顧羊群。9突然,耶和華的天使站在他們旁邊,耶和華的榮光四面照耀他們,他們就非常害怕。10天使對他們説:“不要怕,我有好消息告訴你們,是萬民大喜的信息。11今天在大衛的故鄉,你們的救主誕生了,他就是主基督。12你們必找到一個嬰兒,用布帶裹着,躺在飼槽裏,那就是給你們的記號。”13忽然有一大隊天軍,跟那個天使一起讚美上帝,説:14“榮耀歸於高天的上帝,平安臨到地上蒙悦納的人。”15天使離開他們往天上去了,牧人彼此説:“我們總要到伯利恆去,看看耶和華告訴我們已經發生的事。”16他們急忙去了,果然找到馬利亞、約瑟和躺在飼槽裏的嬰兒。17他們看見,就把天使向他們提到孩子的話告訴大家。18凡聽見的,都對牧人所説的事驚奇不已。19馬利亞卻牢記這一切,在心裏反覆思量。20牧人回去,因為所聽見所看見的,跟天使説的全都一樣,就榮耀上帝,讚美他。

6月25日-7月1日

上帝話語的寶藏 | 路加福音4-5章

《向耶穌學習,拒絶引誘》

(路加福音4:1-4)耶穌充滿聖靈,離開了約旦河,聖靈就領他到曠野去,2在那裏四十天,受魔鬼引誘。在那段日子,他甚麽也沒有吃,日子一滿,就覺得餓了。3魔鬼對他説:“如果你是上帝的兒子,就叫這塊石頭變成食物吧。”4耶穌回答説:“經上記着説:‘人活着不可單靠食物。’”

《守》2013/8/15刊25頁8段

《你該做怎麽樣的人?》

8 在曠野,撒但也用同樣的手段引誘耶穌。耶穌禁食了四十晝夜後,撒但知道他餓了,就利用食慾引誘他。撒但説:“如果你是上帝的兒子,就叫這塊石頭變成食物吧。”(路加福音4:1-3)耶穌可以怎樣做呢?(一)拒絶行奇迹滿足食慾;(二)施行奇迹。耶穌深知自己不該濫用上帝所賜的力量來滿足私慾。他雖然很餓,卻沒有為了充飢而把自己跟耶和華的關係置諸腦後。因此,耶穌回答撒但:“經上記着説:‘人活着不可單靠食物,倒要靠耶和華口裏所出的每一句話。’”(馬太福音4:4;路加福音4:4)

(路加福音4:5-8)魔鬼帶他上到高處,霎時間把天下萬國都指給他看。6魔鬼對他説:“這一切權柄和榮耀,我都要給你,因為這是交給了我的,我想給誰就給誰。7你暫且崇拜我,這一切就是你的了。”8耶穌回答説:“經上記着説:‘要崇拜耶和華你的上帝,單要敬奉他。’”

《守》2013/8/15刊25頁10段

《你該做怎麽樣的人?》

10 撒但怎樣利用“眼睛的慾望”引誘耶穌呢?撒但“霎時間把天下萬國都指給[耶穌]看”,又對耶穌説:“這一切權柄和榮耀,我都要給你”。(路加福音4:5,6)撒但不可能讓耶穌在霎時間實際看見天下萬國,但他必定認為,讓耶穌在異象中看見萬國的榮耀,應該對耶穌有些吸引力。撒但厚顔無恥地對耶穌説:“你暫且崇拜我,這一切就是你的了。”(路加福音4:7)耶穌絶不想受撒但擺布,於是毫不猶豫地回答:“經上記着説:‘要崇拜耶和華你的上帝,單要敬奉他。’”(路加福音4:8)

(路加福音4:9-12)魔鬼帶他到耶路撒冷去,叫他站在聖殿外牆的頂上,對他説:“如果你是上帝的兒子,就從這裏跳下去吧,10因為經上記着説,‘他要為你吩咐天使保護你’,11‘他們必用手托着你,免得你的腳碰着石頭’。”12耶穌回答他説:“經上説:‘不可試探耶和華你的上帝。’”

英《新世》精讀本多媒體資料

《聖殿外牆的頂上》

撒但可能實際叫耶穌站在聖殿外牆的頂上(或最高點),讓他跳下去。聖殿這個詞可以指整個聖殿建築群,因此耶穌可能站在聖殿區的東南角(1),也可能站在聖殿區其他方位的最高點。雖然無法確定耶穌站的具體位置,不過無論他站在哪裏,如果沒有耶和華出手相救,從那麽高的地方跳下去都會必死無疑。

《守》2013/8/15刊26頁12段

《你該做怎麽樣的人?》

12 跟夏娃截然不同,耶穌十分謙卑。撒但誘使耶穌出風頭,試探上帝。但這種做法是驕傲的表現,因此耶穌斷然拒絶了。他直接而清楚地回答撒但:“經上説:‘不可試探耶和華你的上帝。’”(請讀路加福音4:9-12)

挖掘屬靈寶石

(路加福音4:17)有人把以賽亞先知的書卷遞給他,他展開書卷,找到一處寫着説:

英《新世》精讀本注釋 路4:17

以賽亞先知的書卷:死海古卷由17塊羊皮紙組合而成,共有54欄,總長度達7.3米(24英尺)。耶穌在拿撒勒的會堂使用的書卷很可能也有這麽長。1世紀的聖經沒有章數和節數,耶穌卻能很快“找到”他要讀的那個預言。這表明耶穌十分熟悉上帝的話語。

(路加福音4:25)我老實告訴你們,比如在以利亞的日子,三年零六個月天不下雨,全境鬧大饑荒,雖然以色列中有許多寡婦,

英《新世》精讀本注釋 路4:25

三年零六個月:根據王上18:1,以利亞在“第三年”時宣告旱災結束,因此有人認為旱災持續的時間少於三年,與耶穌所説的“三年零六個月”矛盾。不過,以利亞所説的“第三年”顯然是從他向亞哈宣布旱災的時候開始計算的。(王上17:1)那時候旱季很可能已經持續了一段時間。一般來説,當地的旱季最多持續六個月,而那一次很可能已經超過了六個月。此外,以利亞在“第三年”再次見到亞哈時,旱災並沒有馬上結束。實際上,旱災是在迦密山的試驗之後才結束的。(王上18:18-45)因此,耶穌在路加福音所説的這句話以及耶穌同母異父的弟弟雅各的記載(雅5:17)都與列王紀上18:1沒有矛盾。

經文朗讀

(路加福音4:31-44)耶穌下到加利利的迦百農城,在安息日教導人。32大家都很驚詫他的教導方式,因為他的話很有權威。33會堂裏有一個人,被不潔的邪靈附身,大聲呼喊説:34“拿撒勒人耶穌啊,我們跟你有甚麽相干?你來要消滅我們嗎?我清楚知道你是誰,你是上帝的聖者。”35耶穌斥責邪靈説:“住口,從這個人身上出來。”邪靈就把那個人摔倒在衆人中間,然後才從他身上出來,沒有傷害他。36大家都驚訝不已,彼此議論説:“多麽了不起的話!這個人有權柄和能力命令污靈,他們就出來了。”37於是耶穌的名聲傳遍了那一帶的每個角落。38耶穌離開會堂,進了西門的家。西門的岳母正發高燒,非常痛苦,有人為她懇求耶穌。39耶穌站在她旁邊,斥退熱病,熱病就離開她,她隨即侍候他們。40日落的時候,凡患病的人,無論患的是甚麽病,都被人帶到耶穌那裏。耶穌一一按手在他們身上,治好他們。41邪靈也從許多人身上出來,喊着説:“你是上帝的兒子。”耶穌斥責他們,不准他們説話,因為他們知道他是基督。42天一亮,耶穌就出去,走到僻靜的地方。群衆到處去找他,找着了,就挽留他,求他不要離去。43耶穌對他們説:“我也要到别城去宣揚上帝王國的好消息,因為我是為這件事奉差而來的。”44於是耶穌到猶地亞各會堂去傳道。

    中文繁體(廣東話)出版物 (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廣東話)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