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黃金時代抑或危機時期?
“人生40剛開始!”他們説。許多到了“中年”的人都衷心同意這些觀點。一位婦人説:“的確,我不願回復到18歲。我現在已50多歲,但比以前任何時候更快樂。”
不錯,在有些人看來,中年是“黃金時代”。他們有多年經驗所積聚的智慧可供使用。他們感到勝任愉快,能够合理地控制自己的生活。即使兒女可能不久便離家,也不致令他們太傷心。反之,他們看出自己會有更多私人時間與配偶單獨相處。他們在生活上非但不是無精打采,反而充滿有意義的活動。
可是,有些人卻沒有這麽樂觀。‘年屆40,’他們説,‘並不是甚麽東西的開始,只是青年時期的結束而已。’他們也許有理由感覺擔心。他們初次看見衰老的迹象時大起恐慌,心情也許像一位男子所説一般:“當我看見眼下的皺紋袋時,我知道我完了。除了墓地之外,我甚麽地方都不會去。”
此外,他們也許受經濟難題所困擾。寂寞或者使他們感覺沮喪。在健康逐漸走下坡之際,他們初次面對死亡的陰影。他們也許懷疑人生是否有意義,前途是否真的有任何可貴之處。‘啊,能够回復青年的日子就好了,’他們也許歎息。
可是,聖經指出:“人種的是甚麽,收的也是甚麽。”(加拉太書6:7)中年是“黃金”時代抑或危機時期大部分有賴於你在早年所“種”的——你重視甚麽價值觀念、養成甚麽習慣和追求甚麽人生目標。既然我們許多人最終都要步入中年,且讓我們探討一下中年的若干前景與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