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革命——裂痕能够彌補嗎?
馬丁·路德出生的德國今日在政治上已一分為二。可是,德國民主共和國和德國聯邦共和國至少在一件事上彼此一致——在1983年慶祝路德誕生500週年紀念,並且將該年定為“路德年”。人們再度提出的問題是:路德派教徒和天主教徒之間的裂痕能够成功地加以彌補嗎?
在宗教革命初期,馬丁·路德的跟從者們與天主教會的代表舉行會議以求避免彼此之間發生分裂。這次會議並非出自雙方本意而是皇帝查理五世堅持要舉行的。查理五世擔心土耳其人入侵,因而希望自己的帝國在宗教上團結合一。於是在1530年,基督新教和天主教在德國的奧格斯堡舉行會議。
在奧格斯堡交涉期間,基督新教提出一篇冗長的文告,試圖以一種不致引起天主教徒反感的方式表白他們的信仰。這項文告稱為奧格斯堡信仰聲明,直至今日它還是路德會的重要教義。這項信仰聲明強調路德會和天主教的共同信仰,例如三位一體的教義,但是至於基督新教徒對天主教教廷制度的專橫所表示的不滿,聲明卻大部分沒有提及。基督新教聲明他們只要求幾項改革,例如准許教士結婚以及人人可在聖餐儀式接受酒和餅。
可是,信奉天主教的皇帝及其顧問卻拒絶了奧格斯堡信仰聲明,會議於是以失敗結束。
改變的時候到了?
1980年,當慶祝奧格斯堡信仰聲明450週年紀念時,路德會和天主教在德國本土召開另一次會議。會議由正在訪問聯邦共和國的教皇和路德會的七位要員舉行。在會議之前,路德會和天主教的交涉人員已發出一項聯合宣言,聲稱奧格斯堡信仰聲明“至頗大程度……可被視為共同信仰的表現。”這個會議在最後能够彌補450年來的宗教分裂嗎?
教皇會晤路德會的要員時所發表的談話聽來頗有鼓勵性。他説:“考慮奧格斯堡信仰聲明使我們重新意識到彼此共同持有的信仰和表白。”但教皇並沒有接受這項信仰聲明。反之他設立了一個委員會去研究恢復團結合一的可能性。在支持世界教會聯合運動的人看來,這個會議的結果令人失望。
“在450週年紀念並沒有看見不少人所期望的奧格斯堡信仰聲明受到羅馬所認可,”耶穌會的一位學者承認説。“試飛的氣球已落回地上。”
甚至在前年十二月,教皇若望保祿二世在羅馬對路德會作史無前例的訪問也沒有預示在可見的將來雙方會重修舊好。教皇在演講中聲稱:“我們渴望團結,並且努力謀求團結;我們不要因為沿途可能遭遇的困難而氣餒。”
困難之一由路德會牧師梅耶(Meyer)博士顯示出來,據報他在若干場合聲稱,教皇的訪問並非暗示路德會對教皇的權威作任何程度的承認。
團結要付出甚麽代價?
你也許像其他許多人一樣不希望看見在自稱為基督徒的人當中發生分裂。即使你不是路德會的教友或天主教徒,你也會對兩派不能放棄歧見一事感到失望。此外,聖經豈不是鼓勵所有基督徒“都説一樣的話,”並且“一心一意彼此相合”嗎?——哥林多前書1:10。
這導至一個極為重要的問題:基督徒的團結應該建立在甚麽基礎之上?天主教聲稱團結應該來自接納教廷所頒布的教條。若干基督新教教派也作出同樣的聲稱,所不同的只是以自己的教條,例如奧格斯堡信仰聲明,來代替天主教的教條,以自己的教廷去代替天主教教廷而已。
誠然,根據人為的主張去強行達成團結是可能的,可是在基本和重要的基督教信仰方面,不完美的人的主張若是錯誤的又如何呢?這樣的團結有甚麽好處?這樣行能取悦上帝嗎?正如耶穌基督指出,上帝要人“以心靈按真理”去敬拜他。既然如此,他怎會喜歡這種團結呢?(約翰福音4:23,24,《新譯》)第一世紀的法利賽人在信仰上也是團結合一的,但耶穌説他們的崇拜屬於徒然,因為“他們把人的規條當作道理去教導人。”——馬太福音15:9,《新譯》。
不錯,所有基督徒必須在信仰上團結起來,但所信必須是真實的才行。若為了使各教派獲致團結便不惜犧牲真理,所付的代價就太高了。真理可以在甚麽地方找到呢?不是在各宗教組織的教條裏而是在上帝的道中,正如耶穌對他的父禱告時證實説:“你的道就是真理。”(約翰福音17:17)使徒保羅説:“聖經都是上帝所默示的,於教訓、督責、使人歸正……都是有益的。”(提摩太後書3:16)對基督徒來説,宗教真理的標準非上帝的道聖經莫屬。
真理與奧格斯堡信仰聲明
將奧格斯堡信仰聲明與聖經比較,它與上帝的道一致嗎?它可以被用作基督徒團結合一的基礎嗎?讓我們看看。
關於三位一體的教義,奧格斯堡信仰聲明説“父、子和聖神”是“在本質和力量方面相同的三位。”但聖經清楚報導耶穌以子的身分承認“父是比我大的。”(約翰福音14:28)耶穌同時説,“子憑着自己不能作甚麽,惟有看見父所作的,子才能作,”由此表明他完全順服他的天父耶和華上帝。——約翰福音5:19。
奧格斯堡信仰聲明贊成為嬰兒施洗,但聖經卻表明人應該長大到足以成為基督的門徒時才受浸。——馬太福音28:19;羅馬書10:13,14。
奧格斯堡信仰聲明容許基督徒“參加公義的戰爭。”耶穌卻説:“我的國不屬這世界。我的國若屬這世界,我的臣僕必要爭戰,使我不至於被交給猶太人。”(約翰福音18:36)他警告説,“凡動刀的,必死在刀下。”——馬太福音26:52。
奧格斯堡信仰聲明接納地獄永火這個並非來自聖經的教義,聲稱“不敬虔的人和鬼魔”會被判“永遠受苦”。但聖經説“罪的工價乃是死”而非受苦。(羅馬書6:23)事實上,聖經清楚表明死人根本不可能受苦,因為“死了的人毫無所知。”——傳道書9:5。
其實,在教義方面,奧格斯堡信仰聲明大多數接納了中世紀羅馬天主教會的信仰。可是今日有許多學者,包括天主教和基督新教的學者,都承認這些信仰並非出自聖經。這種情形也許使奧格斯堡信仰聲明較迎合十六世紀天主教徒的心意,但以此作為今日基督徒的團結基礎便大有問題了。
宗教革命的鴻溝能够跨越嗎?更重要的是,它應該跨越嗎?倘若天主教和基督新教繼續墨守並非來自聖經的教義,那麽掩飾彼此之間的歧見對誰都沒有好處。今日的真正鴻溝存在於基督教國所有教派和上帝的道聖經之間。這道鴻溝是無法跨越的,因為兩者根本大相逕庭。因此,啟示錄18:4吩咐所有的聖經讀者,“我的民哪,你們要從那城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