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傳道——真正基督徒的標誌
“他們連吃飯也沒有工夫。”這句話將耶穌基督在地上執行天父委託給他的傳道任命時的步調與熱心表露無遺。(馬可福音6:31)他在這方面如此盡心竭力,以致他能够説:“我的食物就是遵行差我來者的旨意,作成他的工。”(約翰福音4:34)耶穌周遊全國各地,向人宣揚“福音”。(路加福音8:1)他表現多大的傳道熱心!
為了加速工作的進行,耶穌小心翼翼地揀選了十二個門徒,在公元31年將他們派出去傳道。他吩咐他們説:“外邦人的路,你們不要走……寧可往以色列家迷失的羊那裏去。[要]隨走隨傳,説,‘天國近了。’”(馬太福音10:5-7)當時他不但給予門徒詳盡的訓示怎樣去執行這件工作,同時也明確地限定他們的傳道地區。在這些地區中,他們和他們的主人孜孜不倦地向人熱心傳道,直至公元33年。
鑑於在傳道地區方面所受到的限制,耶穌有些門徒可能對於他在死前不久所説的話感覺困惑。耶穌向他們提出一個標明“事物制度”末期的“徵象”,並且預言屆時“好消息”會傳遍天下“對萬民作一個見證”,然後末日才會來到。後來,耶穌在復活之後向門徒強調他們必須“使萬民作我的門徒”。最後,耶穌在升天之前告訴門徒説:“聖靈降臨在你們身上,你們就必得着能力,並要在耶路撒冷、猶太全地和撒瑪利亞,直到地極,作我的見證。”——馬太福音24:3,14,《新世》;28:19;使徒行傳1:8。
在公元33年的五旬節,上帝按照他的應許將聖靈傾下,並且授權給彼得去運用第一條‘王國的鑰匙’。結果大約有三千個猶太人和改信者成為基督徒。(馬太福音16:18,19;使徒行傳2:1-4,14-41)在接着的三年半期間,彼得運用其他兩條“鑰匙”,使傳道工作真正伸展到萬民當中。(使徒行傳8:14-17;10:23-48)聖靈的確使耶穌的門徒得着“能力”,使他們表現出他所具有的傳道精神。聖經中使徒行傳一書所含的早期基督徒的傳道工作記載清楚表明他們的確非常熱心。使徒保羅必然很高興能够在公元61年左右指出,“福音”已‘傳與普天下萬民聽”!——歌羅西書1:23。
傳道的熱心在現代恢復過來
可是,隨着聖經所預言的變節背教事件發生,以及失去了上帝的靈,在一段1,700多年的時期中,傳道的熱心差不多完全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基督教國運用戰爭武器、殖民主義和其他不符合聖經的方法使人“歸信”基督。基督和他的真正門徒所表現的傳道熱心已永遠消逝了嗎?絶不然,因為耶穌自己曾預言説,在他的臨在(始於1914年)期間,王國的好消息要傳遍普天下對萬民作一個見證。
在1870年代,顯然上帝的聖靈與查爾士·羅素及與他一起的聖經研究者同在。因此,真正的傳道熱心再次顯現出來。不久之後。在北美洲各處有聖經研究者的厄克利西亞(ecclesias,小組)紛紛建立起來。美國之外的第一間守望台社分社辦事處於1900年在英國倫敦設立。羅素數次前往歐洲作傳道旅行。在1903年的第二次傳道旅行期間,社方的一個分社辦事處在德國設立起來。翌年有另一間分社建立起來,這次是在澳洲;在此之前一年,傳道工作開始在該洲展開。在1911及1912年,羅素和他的同工作了一次環球旅行,在星加坡、菲律賓、中國和日本等地向人傳道。耶穌所表現的傳道熱心的確再次顯現出來。可是,像在耶穌的日子一樣,他們作見證的熱心引起了撒但的猛烈反對。因此傳道工作遭遇到若干難題和艱辛。
1915年,羅素弟兄表示還有很多傳道工作尚待完成。但他在1916年完成了他在地上的路程。這一小群飽受逼迫的基督徒會繼續表現傳道的熱心嗎?他們的確如此行。守望台社的第二任社長J.F.盧述福大力鼓勵所有這些基督徒(今日稱為耶和華見證人)熱心參加傳道活動。他邀請一切能够遷往海外地區的人如此行,結果有許多小群的基督徒前往非洲、印度、緬甸、泰國、中國和各海島傳道。當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時,在超過六十個國家地區中至少有若干傳道工作進行。有些前往這些僻遠地區的人在服務了四十或五十年之後仍然留在這些地方!
新的安排促進海外傳道工作
第二次世界大戰使在許多國家中進行的傳道工作大受限制。這場戰爭會導至哈米吉多頓嗎?(啟示錄16:14,16)耶穌所發動的傳道工作會告結束嗎?這些問題藉着對啟示錄17:8獲得較清楚的了解而獲得解答。1942年,在耶和華見證人所舉行的大會中,題名為“和平——能够持久嗎?”的公衆演講提出了這些資料。見證人從這個演講獲悉,戰後會有一段和平時期。有鑑於此,守望台社的第三任社長N.H.諾爾與守望台社的其他董事訂出計劃以充分利用他們所期望的這段和平時期。
除了在小組中對人提供更多幫助以訓練人從事當地的傳道工作之外,守望台社計劃設立一間特别供訓練基督徒從事海外傳道服務之用的學校。在1943年2月1日,守望台聖經基列學校的第一屆學生開始上課。這表現了多大的信心!當時差不多沒有任何國家可以讓社方將這些海外傳道員派往工作。可是,社方堅信將有一段可供使用的和平時期來臨,因此逐訓練一批海外傳道員。
最後,基列學校第一屆的大部分海外傳道員均得以前往中、南美洲的各國和迦勒比海各島,將所受的訓練用來幫助當地的居民。在那些日子,海外傳道員有許多難題需要克服。找尋居住的地方、外國語言、風俗習慣、飲食、教士們的反對和當地人民的迷信使這些新海外傳道員所需應付的難題更為艱巨。在海外傳道員被派往的國家中,大部分在他們抵達時只有一兩個對聖經感興趣的人士或參加基督徒見證工作的人。可是,雖有許多障礙,這些早期的海外傳道員當中有許多至今仍然在這些國家中服務。他們多麽高興見到現今在中、南美洲和迦勒比海各國有超過380,000位見證人與他們一同工作!
基列學校怎樣裝備這些海外傳道員呢?一位在東方服務了24年的海外傳道員評論説:“既然我們在傳道工作上的主要工具是聖經,在我看來,我所受的訓練最重要的部分是逐本書及時常逐節地研讀聖經的内容,連同與歷史、地理和聖經時代生活的有關的各項課程。除此之外,我們有實習的機會以加強我們與人交談及教導人的能力。我們獲得幫助看出需要作出甚麽調整才能在新的環境中生活愉快。對我大有幫助的另一件事是,我有五個月的時間在基列學校裏與來自各種不同背景的一個大‘家庭’一同生活。這幫助我作出調整與一個海外傳道員‘家庭’一同生活,這個家庭包括來自不同環境的成員。”隨着時間的過去,基列的課程經過修訂,使其成為更合實際和更有效以幫助新的海外傳道員為他們的海外傳道任務作充分準備。
那末,甚麽人有資格接受這種特别的訓練呢?以一般而言,條件是申請者的年齡在21至40歲之間,沒有眷屬或阻止他們在世界任何地方服務的其他義務。他們可以是獨身或結婚至少已有兩年,而且必須健康良好。他們必須至少在三年前已受了浸,目前至少有兩年的時候毫無間斷地從事全時的傳道工作。申請者也必須具有真正的海外傳道精神——並非僅是喜歡冒險而是渴望從事受委派的工作。這需要他們對耶和華上帝和未來工作地區中的人類同胞懷有深摯的愛心。若有這樣的愛心推動他們,他們就可以在受委派的地區中真正感覺滿足,即使各事並不像他們以前所習慣的那麽方便和舒適。——路加福音10:27。
你真正熱心傳道嗎?
顯然,在耶和華見證人當中只有比較少數人能够成為海外傳道員。可是,耶和華上帝手下所有獻了身的忠僕都應當具有同樣的傳道熱心。可是,我們必須承認我們需要作出一番努力才能保持這種熱心,因為有許多事可以分散我們的精神。
有時,在中學就讀的年輕見證人表示他們希望以全時傳道工作為一生的目標,不論在本國抑或在海外如此行。但是到他們有資格參加這種特别服務時,他們原本的熱心卻已經消失了。究竟有甚麽事發生呢?他們是否容許俗世的精神分散了他們的注意?世界的精神是一種自我放縱,追求享樂和蔑視勤勞與責任的精神。這種精神使有些人大受影響,以致他們不再對一件做得好的工作感覺滿足。對世上的許多人來説,他們的事業必須“令人開心”、“富於刺激”或“多姿多采”。不然,他們便對之毫無興趣。因此,青年基督徒男子和女子特别需要問問自己:我是否受到這種喜愛逸樂的精神所感染呢?俗世的精神——或其他任何事——是否削弱了我對傳道工作的熱心呢?
不論你的年齡如何,即使你無法在本國或海外參加全時的傳道工作,檢討一下自己以決定你是否真正具有傳道的熱心也是有益的。你若覺得自己在傳道的熱心方面有所欠缺,你可以怎樣設法補救呢?
也許查考一下使徒行傳第四章可以幫助你看出在甚麽方面需要更加留意,使你能够更徹底地效法第一世紀基督徒的傳道熱心。請留意,據第13節説,反對者看出使徒們“是跟過耶穌的”。也許今生的各種活動使你未能藉着研讀聖經完全‘跟從耶穌’,以致你失去了原本的一部分熱心。
第23節表明,使徒們雖然受到審訊,他們在事後儘快與信徒同工會合起來以便獲得靈性上的鼓勵及強化彼此的熱心。在另一方面,一個人若容許消遣或其他本身並非不對的活動阻止他經常與基督徒同工聚集,他便會逐漸失去真正的傳道熱心了。第24-30節所載的感人禱告對一般想增加熱心的人提出進一步的指引。請留意耶穌的門徒祈求上帝使他們能够放膽發言。你像第一世紀的信徒一樣在禱告中熱切懇求上帝以他的靈幫助你增加你的熱心嗎?若然,你便可以期望獲得與31節所載的類似結果。當時耶和華垂聽了門徒的禱告。使他們充滿聖靈,“放膽談論上帝的道”。
耶穌説“好消息”會傳遍天下,對萬民作一個見證。為了從事這項意義重大的工作,有些基督徒在本國的地區中,其他的則在海外的傳道地區中,表現傳道的熱心。他們一同熱切地‘放膽談論上帝的道’。
憑着耶和華的恩典,現今王國的信息正在超過200個國家地區中向人傳揚。當基列學校創立時,世上只有54個地區有人傳道。海外傳道員的生活是怎樣的呢?他們怎樣獲得物質上的所需?他們住在甚麽地方?他們怎樣應付語言的難題?你若正考慮從事海外傳道工作,以下的記載會特别對你有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