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线上书库
守望台
线上书库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圣经
  • 出版物
  • 聚会
  • 《警》94 3/8 24-25页
  • 察看孩子内心压力的信号

你选择的内容没有影片。

抱歉,加载影片时出现错误。

  • 察看孩子内心压力的信号
  • 警醒!1994年
  • 小标题
  • 相似资料
  • 身体“发言”
  • 行动比言词更响亮
  • 从心里说出来
  • 压力的成因及影响
    警醒!2005年
  • 你能应付紧张——方法如何?
    警醒!1981年
  • 帮助儿女应付压力
    警醒!1994年
  • 称为“紧张”的东西是什么?
    警醒!1981年
查看更多
警醒!1994年
《警》94 3/8 24-25页

察看孩子内心压力的信号

“受压力的感觉很少是自发的:这种感觉通常是对某些事件或情况的反应。”——丽莲·G·卡茨博士。

在一个浓雾的黑夜,飞机的驾驶员怎么知道要朝什么方向飞行呢?从起飞到降落,他都要倚靠信号。在大型的飞机上,驾驶室控制盘上有逾百种仪器之多,每种都传达重要的讯息;一有问题,仪器便会向驾驶员发出警告。

在我们这个充满压力的世界里,成长宛如在暴风雨中飞行一般。从婴孩到成年的航程中,父母可以怎样使一切都顺利进行呢?既然许多孩童并不会谈及自己所受的压力,父母就必须学会察看信号。

身体“发言”

很多时,孩童会透过身体传达紧张的信号。心理压力所引起的各种反应,包括胃痛、头痛、疲劳、失眠和排泄失调等,可能便是信号,显示孩子有点不妥。a

极度的孤独终于使莎伦失聪。由于害怕离开母亲,艾美每逢上学就胃痛,约翰因为目睹双亲大打出手,心里紧张,结果患便秘。

十岁的阿斯莉受到性侵犯,结果身体健康受到影响。她回忆说:“我记得[在被强奸之后]我有一个星期没有上学,因为我病了。”《儿女若受人非礼》一书解释说:“受到侵犯的孩童精神负担很大,这种紧张可以引致身体不适。”可能发生的病征包括机能障碍、如厕时疼痛、反复胃痛、头痛,以及没有明显成因的骨痛或肌肉酸痛等。

如果疾病看来是由心理压力引致的,父母不应当把这种信号一笑置之。“重要的问题并不在于孩子是否假装,”艾丽斯·S·霍尼希博士说,“重要的是促成难题的原因。”

行动比言词更响亮

孩子行为上的骤变很多时是求助的呼唤。《诉说沮丧》一书指出:“一个向来品学兼优的学生若突然成绩差了很多,就要小心留意;照样,一个以往顽皮的学生若突然变得很乖,也值得留意。”

七岁大的提迈,由于母亲完全埋首工作,便一反常态,撒谎起来。六岁大的亚当突然变得粗鲁无礼,因为他感觉自己处处比不上同学。七岁大的卡尔故态复萌,在床上撒尿;这其实表示他渴望父母的关怀,因为在他看来,父母如今把注意力完全转移到妹妹身上。

自我摧残的行为尤其令人担忧。十二岁大的莎拉时常遭遇意外,但事情并不能仅归咎于她笨手笨脚。自从双亲离异以来,她便不自觉地利用自己的受伤去试图复得离开了的父亲的爱护。因此,不论事情相当轻微,只牵涉到自己故意造成的细小损伤,抑或严重到企图自杀,这些都是儿童遭受重大压力的信号。

从心里说出来

耶稣说:“心里所充满的,口里就说出来。”(马太福音12:34)因此,孩子的内心若充满消极的感觉,就通常会由孩子的说话透露出来。

洛兰·斯特恩指出,“孩子回家时若说,‘没有人喜欢我,’他其实正表示他不喜欢自己。”照样,自吹自擂也显示同一的心态。虽然在表面上看来,孩子的态度与自卑刚相反。但是,夸耀自己的成就,不论是真正的抑或假想的,都可能是为了压抑内心愧不如人的感觉。

诚然,所有孩子都会生病,有时不守规矩,有时对自己失望。可是,这些难题若成为惯常的模式,而又没有任何明显的成因。父母就应当衡量一下这些信号有什么含意了。

玛丽·苏珊·米勒曾详细审查过六名青少年的童年行为模式,他们都是严重暴力袭击的罪犯。事后,这位研究者评论说:“难题的迹象十分明显,而且已经存在多年,只可惜没有人加以留意。成年人见到,但却只是耸耸肩而已。”

现在,父母比以往更需要提高警觉;一旦见到压力的信号,就要迅速采取行动。

[脚注]

a 与假想自己有病的疑病症不同,心理压力所引起的疾病是实在的。可是,病因却属于心理方面而非身体方面。

[第24页的附栏]

腹中压力?

甚至胎儿也能够察觉出母亲所感受的压力、恐惧和忧虑,因为后者透过血液里的化学作用把这些感觉传达给胎儿。“孕妇所感受到的每一点压力,胎儿都感受得到,”琳达·伯德·弗兰克在《在分裂家庭里成长》一书中写道,“虽然胎儿和孕妇的神经系统并没有直接连系,可是却有一种单程关系存在于两者之间,而这是无法断绝的。”这点也许可以解释《时代》杂志所作的发现。根据《时代》杂志透露,18个月大或以下的婴儿有大约百分之30遭受到与压力有关的难题,由感情退缩至焦虑性神经症不等。弗兰克的结论是:“苦恼不乐的妇人生下的婴孩时常也是苦恼不乐的。”

[第25页的附栏]

孩子企图了结自己的生命

“要是我沉睡一百年,就会有什么事发生呢?”莱蒂向父亲问道。她父亲以为这只是孩子的胡思乱想而已。但莱蒂却不是说着玩的。数日之后,她吞掉了整瓶安眠药而要入院急救。

要是你的孩子心想或实际企图自杀,你应当怎么办呢?“要从速寻求专家的协助,”《抑郁——家庭须知》一书敦促父母,“处理自杀倾向绝非业余人士所能胜任;即使人对抑郁者深感关注,也不应当擅自处理。你也许认为自己已经说服抑郁者放弃自杀的念头,但他其实只是默默不语,把心底的感觉隐藏起来而已,直至最后突然爆发而导致可怕的结果。”

凭着适当的治疗,企图轻生的孩子是有希望痊愈的。“企图自杀的人大多数并非真正有意轻生,”以上引述的书刊评论说,“他们只不过希望痛苦终止而已。他们企图轻生只是发出求助的呼喊而已。”在基督徒会众里,父母若不知道怎样处理有自杀倾向的孩子,可以从长老获得仁爱的帮助和优良的圣经劝告。

    中文简体(普通话)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录
    •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分享
    • 设置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条款
    • 隐私政策
    • 隐私设置
    • JW.ORG
    • 登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