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人问……
我怎样才能改善自己的成绩?
“品学兼优的出色女孩。无懈可击!!!”这是一位少女的成绩报告表上“教师评语”栏中所写的话。只要看看她的优等成绩你便可以了解教师何以给她这样的好评。她是一位不怕把成绩报告表带回家里的少女!
虽然学业成绩并不代表一切,但成绩却是你在学业进度方面的有用指标。a无疑你和一位名叫伊凡的青年有同感,他说:“我的愿望是求学。我不想在学校里仅坐在课室中消磨时间。”(楷书本刊自排。)那么,怎样才能在学校攻读期间获得优良的成绩呢?
“我不愿聪颖过人”
你对学业怀有什么态度?有些人实际害怕成绩优良。13岁的罗丝莲说:“我答问题只求及格就适可而止——我不愿聪颖过人。”为什么?“我真正担心的是男孩们会对我有什么想法。我若回答太多问题,他们会说‘……她无所不知!’”同样,另一位少年忆述;“我不愿有人认为我企图凌驾他们之上。”
拥有聪颖的名声也许的确使你受人欢迎的程度不高。事实上,以高中学生为对象的调查显示,运动选手比成绩优良的学生更受人尊敬。聪颖的学生也许甚至发觉自己受到别人抨击。迈克所进的学校是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而分组的,他说:“水准‘较低’的学生们不获分派家庭作业——教师知道他们反正不做家课。因此他们嘲笑我们这群水准‘较高’的孩子,因为我们要做足所有家庭作业!”
那么,你应该诈作痴呆吗?这样行也许可以增加某一类人对你的欢迎,但在长远看来又如何?你的学校成绩若并不反映你的能力,父母会对你有什么感想?成绩平庸岂不是甚至可能关闭你将来的机会之门,例如就业机会吗?使你灰心——甚或讥嘲——你,使你不敢尽力而为的少年人其实心怀嫉妒和缺乏安全感。圣经把这样的嫉妒称为“私欲”和“邪恶的”。(雅各书3:14-16,《现译》)何必把自己降至这样的水平去迎合他们的嫉妒呢?怂恿你故意取得较劣成绩的少年是值得与之来往的吗?圣经的教训是:“与智慧人同行的,必得智慧;和愚昧人作伴的,必受亏损。”(箴言13:20)因此要避开那些企图使你学业退步的人。求学比取悦“愚昧人”远较重要。
为自己立下目标
可是,即使立志上进的年轻人有时也对自己怀有消极的想法。关于在学校里取得较佳成绩,他们想象自己有如“海中的波浪,被风吹动翻腾”一般无助。(雅各书1:6)据教师妮尔逊(Linda Nielsen)说,这类人倾向于“把他们的[学校]成绩不佳归咎于他们无法控制的事物:不公平的试题、怀有偏见的教师、运气不佳、命中注定、天气等。”他们失望地举起双手说,‘勤学有什么用?我又不是天才。我反正不会及格的。’
可是,获得优良成绩的秘诀并不是“天才”或“幸运”。《少年》杂志不久之前对多位成绩优良的高中学生作了一项调查。他们的秘诀何在?“个人的动机可以帮助你继续努力”一位学生说。“为自己定下时间表和好好安排时间,”另一位说。“要为自己定下目标”还有一位说。不错,学业成绩优良到什么程度大部分并非有赖于人所不能控制的因素而是在乎你——甘愿勤学到什么程度。
因此,何不为自己定下一个与能力相称的成绩目标呢?(你的父母无疑对你应该能够取得什么成绩有明确的意见。)高中教师兼作家梅雅(Barbara Mayer)在《渡过高中指南》一书中写道:“订立切合现实的学习目标和确信能够达到目标的学生可能对自己的成功感觉惊异。”
因此,你的成绩若未达到标准,不要把罪咎推在教师或学校之上。正如一位作家说,学生“不及格的原因往往是希望不劳而获。”或者正如圣经说:“懒惰人羡慕,却无所得。”(箴言13:4)不错,有时成绩不佳背后的真正罪魁是懒惰。有补救方法吗?方法就是老式的勤学!
‘我的确有读书’
有些年轻人也许这样反驳。他们真心认为自己已经勤奋向学,但却没有结果。可是,若干年前研究家们留意到属于某些种族的学生经常在学校里成绩低劣。许多人把难题置之度外,认为‘这些学生只是不喜欢读书而已。’但事情并非这样。那么,他们为什么不及格呢?(美国)加州史丹福大学的费尔南得斯(Celestino Fernandez)和其他研究家决定要找出原因。
研究家以大约770位学生为调查对象,询问学生们认为自己在功课方面付出多大努力。使大家惊异的是,成绩低劣的学生们认为自己和别人一样勤学!但在调查过他们的研读习惯之后,研究者发现他们所做的家课其实比成绩优良的学生少得多。看来教师们至少要对这种情况负一部分责任。也许教师们认为成绩低劣的学童没有能力应付许多功课。或者教师们认为只要对学生亲切友善就足以推动他们努力上进。不论情形如何,看来教师对学生所作的最低限度努力也大加称赞。学生只要上学就可以照例及格。学童于是自觉已经尽力而为,因此他们并没有力求进步。
你的成绩若是不好,有可能你对自己的实际用功程度估计过高吗?在许多地方,学力标准是定得颇低的——有时甚至完全没有标准可言。年轻人知道容易及格,因此不大努力,结果从学校所获的也不多。但你不必落入这个低程度的泥沼中!请问问自己,‘我在晚上花多少时间准备学校功课?我是否把读书看作严肃的事抑或只是敷衍了事?我是否把较不重要的活动,例如看电视,置于优先地位?’
这种自我检讨也许能使你彻底查验自己的读书习惯。其实在读书方面增加一点时间就可以获致戏剧性的成绩效果。请考虑一下《教育心理学》杂志所发表的调查结果。分析过数千名高中学生的读书习惯之后,该杂志所得的结论是,“增加做家庭作业的时间对学生的学业成绩会有积极的影响。”事实上,研究者认为“一般学力较低的学生每周若以1至3小时从事家课,就能获致与不做家课的标准学力学生同等的成绩。”
使徒保罗以“攻克己身”为喻去说明达到目标所必需的努力。(哥林多前书9:27)你也许要订出同样严格的自律方针,尤其是你在读书时若易于为电视或其他事所分心的话。奥利夫(Ed Olive)博士建议:“要和自己立个约。例如,告诉你自己,‘我至少每日肯定读书一小时。’”“契约”注明有赏(“做完了功课可享小食”),有罚(“功课做不完,周末不许看电视!”)。你甚至可以在电视机上挂个牌子,写明“做好功课之前不看电视!”作为提醒。
请记得,正确的态度、动机和自律乃是获致优良成绩的良好开始。
[脚注]
a 可参看《儆醒!》1985年7月8日和8月8日刊中“学校成绩重要到什么程度?”和“为什么要关心学业成绩?”两篇文章。
[第14页的精选语句]
成绩低劣的学生以为自己和别人一样勤学!但研究者发现他们所做的家课其实比成绩优良的学生少得多
[第13页的图片]
要告诉自己,“做完家庭作业之前不看电视,”在必要时甚至挂个牌子在电视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