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线上书库
守望台
线上书库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圣经
  • 出版物
  • 聚会
  • 《警》93 1/8 20-22页
  • 第6部分:经济忧虑——何时终止?

你选择的内容没有影片。

抱歉,加载影片时出现错误。

  • 第6部分:经济忧虑——何时终止?
  • 警醒!1993年
  • 小标题
  • 相似资料
  • 一项非常有效的工具
  • 经济竞争是必需的吗?
  • 解除缚束,迈向较好的前途!
  • 竞争的精神明智吗?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1971年
  • 学习等候是一大难题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1993年
  • 第5部分:大企业加强控制
    警醒!1992年
  • 广告宣传——有力的说服者
    警醒!1988年
查看更多
警醒!1993年
《警》93 1/8 20-22页

世界商业的兴衰

第6部分:经济忧虑——何时终止?

只要商业的贪婪魔掌一日控制着人类,经济的忧虑便会持续下去。这无疑是个坏消息。好消息却是,商业制度对人类所操的控制很快便会被击碎,经济的忧虑会一去永不复返。现今世上有四百多万耶和华见证人,他们在世界各地正努力向人宣讲这个好消息。——请参阅第21页附框的资料。

一项非常有效的工具

按经济学来说,广告的目的是为了推销产品或服务。若要提高销量,就必须刺激公众人士的购买意欲。广告牌、报纸、杂志、无线电台和电视,还有令人讨厌的广告信件,都不遗余力要达成这个目的。

现代电视台播放五花八门的广告,跟古代希腊作公开宣读的人发出的信息的确有天渊之别。可是,宣传的目的——务求影响别人——却没有改变。约翰内斯·古腾堡发明的活字印刷术拓展了广告宣传的新领域,以致英国大文豪塞缪尔·约翰逊在1758年写道:“广告数目多如牛毛,使人有走马看花之感。故实有必要许下一些冠冕堂皇之承诺,或者时而以崇高的理念,时而运用感人肺腑之言以哗众取宠。”要非约翰逊下笔时采用了古雅的辞藻,我们简直可以假设他是在1993年的今天将这些事写下来的。

工业革命为广告业提供了崭新的动力。工业革命制成盈千累万的新产品需要人去购买,而不断扩张的报纸和杂志网络刚好能够接触到这些人。随着时间过去,电台和电视拥有更大量的听众和观众。广告业遂坐大成为一个大行业。早于1812年,雷内尔父子公司已经在伦敦启业,开了广告代理公司的先河。

广告若实话实说,告诉我们哪些货物或服务可以满足我们的需求,这样便能够达成良好的目的。否则,当广告超越了正常的界限,它便会引诱我们购买不必要的东西,使我们甚至为了片刻的欢愉而举债了。一位作家用以下的方式形容广告说:“它哄骗人、恳求人、与人推理和大声疾呼,”他接着补充说:“自觉或不自觉地,我们人人都受到广告正面或负面的影响。”

想购物的人常常被一些甚至无关痛痒的因素左右。广告业人士会诉诸你的自我,挑动你的感情。他们的话可以是真假参半。更糟的是,他们也许会把产品的缺点或危险隐藏起来,这证明他们对别人的福利漠不关心。这一切,都是假经济竞争之名而进行的。

经济竞争是必需的吗?

你可能跟其他人有同样的想法,认为有竞争才有进步。的而且确,在现今的世代,忠实的经济竞争在若干方面可能会保障消费者的权益。然而,一本教育手册《心理学与生命》一书却质疑竞争是否“人性必备的一项特色,”它问道:“我们是否必须用脚踏在被征服者的颈项上才心满意足?”

无可否认,在一个充满竞争的社会里,人显然“会对别人的欺侮作出反应”,这本参考书却仍坚信竞争精神并非与生俱来的心理特质。其实,长远说来,竞争是不利生产的。实验证明竞争“会产生一种但求胜利,不计后果的态度,这种态度对人在工作上获致最佳质素方面很多时都会产生不利影响。”

举例说,竞争会使人产生对失败的恐惧。无论是在学校、工作场所抑或任何地方,恐惧均不会使人有良好的表现。此外,竞争可能会引致不忠实或欺诈。过分追求优异成绩的学生可能会忽视教育的真正目的:帮助他们在社会上成为更好、更富于生产力的公民。

《心理学与生命》一书写于1930年代,当时它以萨摩亚群岛作为一个很少竞争的社会实例。“人人工作,然后将自己努力的成果储藏在一个公用的仓库里,大家都可以按各自的需要从仓库取物,”这本书接着解释说,“人类学家的报告指出,跟世上别的地方的人比较,这群人的快乐有过之而无不及。”

由此可见,一个富于报酬和成功的经济体系不一定要倚赖竞争。一位显赫的商界人士坚称不成熟的人或许需要借赖竞争来推动,成熟的人却很容易便能够从活动本身找到推动力。通过学习、创作、使别人快乐、改善工作质素和发现新的事物都会为当事人带来快乐。

因此,我们不难理解何以圣经要向人提出这番明智的劝告:“不要贪图虚名,彼此惹气,互相嫉妒。”——加拉太书5:26;传道书4:4。

解除缚束,迈向较好的前途!

撒但显然正运用贪婪的商业为工具,以求达成自私的目的。借着不断使人产生经济的忧虑,撒但的魔掌正史无前例地紧紧控制着全人类。渴求物质的忧虑把人寻找所亟需的灵性需要的决心都挤住了。商业向人灌输把用过的消费品扔掉的念头对环境构成恶劣的影响。它那什么都要、立刻就要的态度破坏了人的满足感和快乐。事实上,人如果没有接受神圣原则的指引,合法的经济利益至终会转变为追求个人的利益和贪婪。

然而,贪婪和过度关心自私利益乃是拜偶像的另一种形式,是上帝所不喜悦的。(歌罗西书3:5)那些让自己的性格受到商业不利影响所模铸的人,正步伪宗教的倡导者和人为政治的拥护者的后尘,走向险境之中。他们正冒着成为上帝眼中所不悦的人的危险。耶稣曾警告说:“你们要谨慎,恐怕因贪食、醉酒,并今生的思虑[包括经济的忧虑]累住你们的心,[耶和华审判人的]那日子就如同网罗忽然临到你们。”——路加福音21:34。

凡想成为基督徒的人,都必须抗拒不完美的经济体系所提倡的世俗精神,同时放弃自私的经济目标,借此摆脱缚束。人的性格应当受全能的上帝所模铸,而非由万能的金钱所操纵。在任何情况下人都必须努力保持忠实,学习从自己所拥有的东西中寻得满足,而不是贪得无厌,欲壑难填。——以弗所书5:5;提摩太前书6:6-11;希伯来书13:18。

基督徒必须不时检讨自己一生的目标,以正当的方式决定事情的先后次序。(腓立比书1:9,10)这件事会从他们所选择的职业以及为儿女安排教育方面反映出来。他们时刻紧记着“凡世界上的事,就像肉体的情欲、眼目的情欲,并今生的骄傲,都不是从父来的,乃是从世界来的。这世界和其上的情欲都要过去,惟独遵行上帝旨意的,是永远常存。”他们会经常提醒自己,现今这个世界一旦逝去时,商业世界会经历另一次‘华尔街大灾难’,但届时商业和它的支持者却永不会再有复原的希望。——约翰一书2:16,17。

[第21页的附栏]

上帝王国治下,经济忧虑不复存在

粮食的价格不再因短缺而飞涨:“地已经出了土产;上帝——就是我们的上帝要赐福与我们。”“在地的山顶上,五谷必然茂盛;所结的谷实要响动,如黎巴嫩的树林。”——诗篇67:6;72:16。

没有付不来的医生帐单:“城内居民必不说:我病了。”“瞎子的眼必睁开;聋子的耳必开通。那时,瘸子必跳跃像鹿;哑巴的舌头必能歌唱。”——以赛亚书33:24;35:5,6。

没有过分高昂的租金或抵押还款:“他们要建造房屋,自己居住;栽种葡萄园,吃其中的果子。他们建造的,别人不得住;他们栽种的,别人不得吃。”——以赛亚书65:21,22。

不再有贫富的阶级划分:“他必在多国的民中施行审判,为远方强盛的国断定是非。……人人都要坐在自己葡萄树下和无花果树下,无人惊吓。”——弥迦书4:3,4。

正当的需要必得满足:“寻求耶和华的什么好处都不缺。”“你张手,使有生气的都随愿饱足。”——诗篇34:10;145:16。

[第22页的图片]

在上帝王国治下,经济的忧虑终于成为过去

    中文简体(普通话)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录
    •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分享
    • 设置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条款
    • 隐私政策
    • 隐私设置
    • JW.ORG
    • 登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