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线上书库
守望台
线上书库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圣经
  • 出版物
  • 聚会
  • 《守》95 5/15 26-28页
  • 马所拉文本是什么?

你选择的内容没有影片。

抱歉,加载影片时出现错误。

  • 马所拉文本是什么?
  •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1995年
  • 小标题
  • 相似资料
  • 耶和华的话语
  • 错误逐渐渗入
  • 设法制止抄写错误
  • 我们能够找到一部完全“纯正”的马所拉文本吗?
  • 马所拉学士是什么人?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1995年
  • 马所拉文本
    词语解释
  • 希伯来文圣经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1977年
  • 一部卓越的希伯来文圣经手抄本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1992年
查看更多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1995年
《守》95 5/15 26-28页

马所拉文本是什么?

不论你所读的圣经是以什么文字写成,很可能其中有一部分是直接或间接译自马所拉文本的。这部文本含有希伯来文圣经,亦即所谓的“旧约”。事实上,世上的马所拉文本不只一部。既然这样,哪一部被选中作为翻译的母本呢?为什么要拣选这一部?马所拉文本究竟是什么?我们怎知道它是一部可靠的圣经文本?

耶和华的话语

圣经的写作始于公元前1513年的西奈山。出埃及记24:3,4告诉我们:“摩西下山,将耶和华的命令典章都述说与百姓听。众百姓齐声说:‘耶和华所吩咐的,我们都必遵行。’摩西将耶和华的命令都写上。”

从公元前1513年至公元前443年,在这段长达一千多年的期间,希伯来文圣经继续被人记录下来。既然圣经的执笔者是受上帝所感示的,按理说来上帝自然能够指引事态,将他的信息准确无误地保存下来。(撒母耳记下23:2;以赛亚书40:8)但圣经在上帝感示下写成一事是否同时意味到,耶和华必须排除一切人为错误,使抄写过程中连手民之误都不致发生呢?

错误逐渐渗入

虽然抄写圣经的人对上帝的话语深深尊重,但经过多个世代辗转传抄,若干程度的人为错误难免会渗进手抄本里。不错,圣经执笔者是受上帝圣灵感示的,但抄经士却不是在上帝感示下进行抄写工作的。

流亡巴比伦的犹太人在公元前537年返回故土之后,采纳了一种新的书写形式,使用他们从巴比伦学到的方形字体。这项重大转变有个附带的难题,就是某些外形相似的字会被认错。由于希伯来文是一种基于辅音的语言,读者可按自己对上下文的了解自行将母音加进去,因此只要改变一个辅音,字词的意思就很容易随之改变了。然而,在大多数情形下,这样的差误都被察出和更正。

巴比伦倾倒之后,大多数犹太人都没有返回以色列去。因此,在中东和欧洲,犹太会堂成为当地犹太社会的属灵中心。a每所会堂都需要圣经书卷的抄本。随着抄本增加,抄经士的手民之误也相应增加。

设法制止抄写错误

从第一世纪开始,耶路撒冷的文士设法确立一部希伯来文圣经的母本,然后根据这部母本去更正其他希伯来文圣经的书卷。可是,当时仍没有权威性的程序去鉴定一部文本是原文还是含有手民之误的抄本。自第二世纪以降,希伯来文圣经的辅音文本虽仍未获官方确认,但看来这部文本已相当标准化。《塔木德经》(公元第二至第六世纪编纂而成的)所引录的希伯来文圣经经文时常显示,这些经文的出处跟后来的马所拉文本并不一样。

“传统”这个字词在希伯来文是“马索喇赫”或“马索肋特”。到公元第六世纪,那些以准确抄写希伯来文圣经为己任的人被称为马所拉学士。他们写成的抄本则称为马所拉文本。他们的工作和所写成的文本有什么独特的地方呢?

作为一种活的民族语言,希伯来文已日渐式微。许多犹太人已再不谙熟希伯来语。因此,这大大削弱了他们对辅音文本的理解力。为了保卫这部文本,马所拉学士设计了一种用点和符号来代表的元音系统。这些点和符号分别写在辅音字母的上面和下面。马所拉学士也设计了一种精细的符号系统;这个系统的功用一方面是作为一种标点法,另一方面也是较准确的读音指南。

每逢马所拉学士发觉经文曾被以前的文士窜改或抄错,他们只在文本旁边的空白处写下批注而非改动经文。他们记下一些不寻常的字词和片语,以及这些字词在同一本书或整部希伯来文圣经里出现的次数。他们还记下额外的评注,以帮助抄写员反复核对。他们也设计了一个“代号”缩写系统,务求用最简洁的方式将资料记录下来。在页边的顶端和下端,有个袖珍的经文汇编,胪列边旁批注所记下的有关经文。

最有名的系统是由加利利海提比哩亚的马所拉学士修订完成的。公元第九和第十世纪的本·阿谢尔和本·拿弗他利家族在这方面最负盛名;这两个家族可能都是卡拉派的信徒。b虽然两个学派在读音和批注方面采用不同的方法,但在整部希伯来文圣经里,两派文本在辅音方面的差异却不及十处。

本·阿谢尔和本·拿弗他利两个马所拉学派都对当时的文本研究有很大贡献。自从迈蒙尼德(12世纪一位深具影响力的《塔木德经》学者)赞扬本·阿谢尔的文本之后,其他人开始惟独把这部文本视为正统。由于这缘故,现在已找不到任何属于本·拿弗他利学派的抄本。关于本·拿弗他利抄本,如今存留下来的只有两个学派的差异表。讽刺的是,迈蒙尼德的评论其实只是关乎格式方面,诸如段落的距离等,而非在于传抄的准确这个较重要的方面。

我们能够找到一部完全“纯正”的马所拉文本吗?

今日哪部册式抄本才“完全纯正”,这个问题在学者间引起了不少争议。他们想找着一部“纯正”的文本,仿佛这就是“真正”的马所拉文本似的。其实从来没有一部文本可以被视为独一无二、“纯正”而具权威性的马所拉文本。反之,世上有许多部马所拉文本,每一部都跟其他稍有不同。所有现存的册式抄本都是混合的文本,其中含有本·阿谢尔和本·拿弗他利文本的成分。

今日的希伯来文圣经译者面对十分艰巨的工作。他不但要熟悉希伯来文的文本,同时还要知道文本在哪些地方曾被改动,或有手民之误。他除了以不同的马所拉文本作为根据之外,还必须参照其他足以代表较古老和较准确的辅音文本的抄本。

恩斯特·维特魏因在他所著的《旧约文本》一书的引言中解释说:“每逢遇到困难的段落,我们不能只将不同的文本凑集起来,拣选一份看来提出最轻便解决办法的文本,有时拣希伯来文文本,有时拣《七十人译本》,其他时候则拣阿拉米文意译本《塔古姆经》。并非所有文本证据都同样可靠。每部文本有自己的特点和独特历史。如果我们想避免不适当地或以错误的方法去解决问题,我们就必须清楚知道这些情况。”

我们可以确信耶和华已将他的话语保存下来。凭着多个世纪以来许多诚恳学者所作的共同努力,圣经信息的主旨、内容,甚至细节都是我们能够随手可得的。任何字母或字词上的轻微改动都不足以影响我们对圣经的理解。现在,重要的问题是,我们会按照上帝的话语圣经而生活吗?

[脚注]

a 由于许多住在以色列以外地区的犹太人——例如住在埃及亚历山大城的犹太人——都不再精通希伯来语,因此不久人们便看出有必要将圣经译成当地的语言。为了满足这项需要,希腊文的《七十人译本》于公元前第三世纪完成。后来这部译本成为文本校勘工作的一个范本。

b 大约在公元760年,称为卡拉派的犹太团体要求信徒较严格地遵守圣经。由于他们拒绝接受拉比、“口头律法”和《塔木德经》的权威,他们更有理由要有条不紊地维护圣经的文本。这个团体的若干家族成为马所拉的熟练抄经士。

[第26页的图片]

含有马所拉文本的阿勒颇册式抄本

[鸣谢]

Bibelmuseum, Münster

    中文简体(普通话)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录
    •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分享
    • 设置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条款
    • 隐私政策
    • 隐私设置
    • JW.ORG
    • 登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