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 三個希伯來青年
他們「擋住烈火的威力」
三個希伯來青年處在生死關頭。他們真希望好朋友但以理也在場,但以理充滿信心,肯定能給他們很大的支持和鼓勵,可惜當時他不在。這三個年輕人是誰呢?就是哈拿尼雅、米沙利、亞撒利雅,巴比倫人叫他們沙得拉、米煞、亞伯尼哥。他們究竟遇到了什麼事呢?
事情是這樣的: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造了一個巨大的金像,高約27米,寬約3米,他為巨像舉辦盛大的落成典禮,要求全國各省的官員都來參加。這三個年輕人也是官員,他們接到國王的命令,來到了現場。
傳令官一發話,場下一片肅靜,他宣布國王的命令,告訴大家儀式的流程。先是奏樂營造莊嚴的氛圍,然後所有人都要跪下崇拜金像。這三個年輕人心裡很清楚,耶和華禁止人崇拜偶像。(出埃及記20:4,5)他們會怎麼做呢?
眾目睽睽之下,他們寧死也不崇拜偶像
音樂聲一響起,在場的人都跪下了,只有他們三個還站著——所有目光立即投向了他們。一些迦勒底人馬上向國王指控他們,說:「陛下,這幾個人不尊重你,不敬奉你的神明,也不崇拜你豎立的金像。」國王大怒,命人把他們帶來審問。還沒等他們回答,國王就說,再給他們一次機會,要是他們還不肯下跪,就會「立刻被扔進熾熱的火爐裡」!國王還揚言,沒有任何神能救得了他們。
三個年輕人並沒有退縮,他們對國王說,就算被扔進熾熱的火爐裡,上帝也有能力救他們,還說:「就算上帝不救我們,陛下,願你知道,我們決不敬奉你的神,決不崇拜你豎立的金像。」尼布甲尼撒聽他們這麼說,氣得臉色都變了,他命人把火爐燒熱,比平常熱七倍,然後把他們綁起來扔進火爐裡。火爐實在太熱,結果連抬他們的壯漢都被燒死了!
突然間,尼布甲尼撒大驚失色。他看見爐子裡竟然又多了一個人,有四個人在火焰中走來走去,絲毫沒有受傷。而且那第四個人看起來「好像神明的兒子」。尼布甲尼撒頂著熱浪靠近火爐,大聲叫三個年輕人出來。
他們出來的時候毫髮無傷,身上連火燒的氣味都沒有,連綁他們的東西也不見了。在場的人都很震驚,尼布甲尼撒也很佩服這三個人,稱讚他們「信賴上帝」,敢於「違抗國王的命令,寧死也不敬奉其他神明,只崇拜自己的上帝」。
這個驕傲的國王徹底被折服了,他下令:如果有人敢對耶和華上帝出言不遜,就要被處死。他還給三個年輕人升了官。不過,最高的榮譽來自耶和華,他從沒有忘記這三個人的信心和勇氣。我們怎麼知道呢?許多年後,使徒保羅在耶和華的指引下,提到有些人非常有信心,甚至能「擋住烈火的威力」,他說的很有可能就是勇敢的哈拿尼雅、米沙利和亞撒利雅。
讀讀相關經文:
想一想:
為什麼說,哈拿尼雅、米沙利、亞撒利雅都很勇敢?
一起挖寶藏
1.考古學家發現了什麼?為什麼這能證明但以理書第3章的記載是準確的?(《守》2023.07刊31頁)圖A
© The Trustees of the British Museum. Licensed under CC BY-NC-SA 4.0.Source.Modifications: Box added.
圖A:一塊燒焦的磚,上面印著尼布甲尼撒的名字
2.巴比倫人給三個希伯來青年取的名字可能有什麼含義?(《但以理》36頁14段)
3.我們怎麼知道尼布甲尼撒對宗教很虔誠?(《但以理》69頁3段)圖B
圖B:尼布甲尼撒建造、整修了很多巴比倫的廟宇
4.「各民族、國家、語言的人」雖然有自己信奉的神明,為什麼還是願意向尼布甲尼撒的金像下跪?(但以理書3:7;《但以理》73頁10段)
學以致用
三個希伯來青年拒絕吃不潔的食物,後來也寧死不拜偶像。我們從中學到什麼呢?(路加福音16:10)圖C
圖C
遇到迫害時,我們可以怎樣向三個希伯來青年學習,表現出以下的好品格呢?(但以理書3:16-18)
謙卑
溫和
忠貞
你還可以在哪些方面效法這三個人的勇氣?
放眼全局
關於耶和華,我從這三個人的經歷學到什麼?
這段記載跟上帝對地球和人類的旨意有什麼關係?
這三個人復活後,我想問他們什麼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