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主教徒对教会表示忧虑
这位女子虽然穿着灰色呢绒套装,她却是一位修女。事实上,她曾是美国马利兰州波多马克慈善女修会的主管人。由于作为妇女宗教领导会议的主持者,她在华盛顿市与教皇若望·保禄二世一同出现在讲台上,介绍教皇与5,000名修女会面。她在欢迎词中表示对梵帝冈不肯委任妇女作为教会教士的政策深感关注。当教皇上前向众人致词时,53名修女起立作沉默抗议,她们穿的是普通妇女服装。
数月之后,这次事情发生在欧洲,瑞士神学家汉斯·孔格抱怨说:“我深以我的教会为耻,”他说这话是因为罗马方面通知他“不再承认他是罗马天主教的神学家。”为什么他不受承认呢?原因之一是他拒绝接受教皇永不犯错的教义,以及他对耶稣基督的神性提出疑问。
虽然有不少天主教徒支持梵蒂冈对孔格的责难,但50位西班牙的神学家却发表公开信,对罗马表示异议。目前又有67位美国和加拿大的神学家签署声明,对官方宣布孔格‘不再是罗马天主教神学家’一事表示不同意。
诸如此类的事件使诚恳的天主教徒对教会的发展日益感到忧虑。教会的士气已大受影响,不但影响到普通信徒,而且也影响到教士。事实上,梵蒂冈的官方报章《罗马观察家报》承认,发生于教士当中的难题已达到严重程度。其中几项例证是:
教士的减少
1979年5月16日的《罗马观察家报》说:“我们面临[意大利神学院学生]数目的锐减。这项趋势在10年前已开始出现,一直发展至现在。这种现象乃是整个欧洲一般趋势的一部分。”
因此,据梵帝冈官方报章所载,候补教士在以往10年间不断减少。不错,正如附表所示,减少的数目非常之大。仅在意大利一地,1978年入学的神学院学生只及1962年的三分之一!在法国,1974年委任的教士数目竟不及1965年的三分之一!
梵蒂冈报章指出:“神学院学生减少已使神学院的数目相应地降低。学生数目由1970年的375人降至1978年的259人。……自1966年委任918位[教士]的最高数目以来,我们在1978年已减至384位的最低数字。”
情形不仅限于在几个欧洲国家中发生而已。据意大利的《新闻报》所载:“根据最后估计,在65年和75年之间,[普世]至少有四万名教士,包括教区教士、神职人员和二万名修女,辞去圣职。”
多少天主教徒仍然虔信宗教?
那末,天主教信徒又如何?有些天主教徒担心不少人仅是名义上的教徒而已;他们引证一份意大利刊物所列出的数字:法国和义大利在过去15-20年来,参加弥撒的人数已减少一半以上。据估计有百分之99居民在名义上是天主教徒的意大利,经常参加弥撒的人数不及三分之一!即使这样,在参加弥撒的人数方面,意大利仍胜于法国;在法国,每周参加弥撒的人数仅占百分之16而已。
你若认为青年人是未来的指标,那末意大利的天主教徒就有另一项担心的理由了。《全景》杂志代表曾访问一批从16岁至24岁的青年,发现只有百分之12.6的人认为属灵的价值是人生最重要的事。在青年人当中最受怀疑的价值之一是“宗教和教会”,“家庭、夫妇、婚姻生活、父母”也同样受到怀疑。
青年教士的抗命
由于申请教士职位的人数锐减而造成所谓的‘职业危机’,看来神学院对申请入学者无法选择太严。这件事所造成的结果使意大利和世界各地的天主教徒大受困扰。
一位天主教平信徒在意大利的《神学院与神学》杂志中为文声称,在1976年,“神学院应付‘职业危机’的方法是大开方便之门,结果,甚至品流复杂的青年也受到欢迎入学。”他继续指出,从这些神学院出来的教士们是“反叛、胆大妄为和不敬的人,而且许多时是无可救药的马克斯主义者。”
这位天主教平信徒把意大利新一代的教士描述为“麻烦制造者,他们从贴满颠覆海报的渎圣总部四出活动,”他补充说:“让主教想办法去应付这种人好了。我们已见到可能有什么事发生——革命行将来临!”这是谁之过呢?作者声称:“当权者难辞其咎,他们太阿倒持,授人以柄,不论这是出于软弱、怯懦抑或是被新的现代意识形态所征服的结果。”
教皇的应付方法
教皇若望·保禄二世清楚表明不愿让任何人在教会领导方面从他手上‘夺权’。不久之前,宗教刊物刊载教皇要采取‘严厉手段’去对付自由主义的神学、道德放纵和教士的不安状态。可是,正如本文在开头指出,教皇从教会的显要人物也受到反对。
为了举例说明教皇所采取的严厉手段和普世蔓延的教士难题,意大利的《前途》杂志报道教皇对耶稣会发表一篇措辞强硬的演讲。他告诉这个世界教团(在106个国家拥有27,700成员)说:“不错,我对事实并非无知。……现时的危机已祸及宗教生活,你们的会社也不例外。”虽然耶稣会“为教会参与政治和社会争论一事提供了理论上的根据”,教皇却呼吁该会不要“对俗世的趋势让步”。——纽约《时报》,1979年12月7日。
一位支持梵帝冈的美国教士声称,教皇“为了在宗教生活上的道德水准普遍低落,包括同性恋在内,而深感烦恼。”他补充说,据报美国有不少青年的耶稣会教士“不信人死后还有生命,也不信耶稣是天主的儿子,甚至在星期日不参加弥撒。”
梵蒂冈谴责神学家汉斯·孔格乃是教皇采取‘严厉手段’的另一例证,其他的神学家也可能惹上麻烦。1979年12月,一位自由主义的荷兰神学家,爱德华·史基利别克斯,在罗马受到卫道圣会盘问。这个曾经谴责过孔格的委员会乃是异端裁判所的现代副本。其他的神学家,例如巴西圣芳济会的教士利安拿杜·波夫,也被卫道圣会召去作自我解释。
教皇在1979年秋季的周游访问中大声疾呼吁请普世的天主教徒团结起来。他强调教徒要严守道德标准——反对奸淫、同性恋和堕胎。为了这缘故,他获得很多赞誉,甚至来自非天主教徒方面。
可是,在同一时候,教皇对于在许多天主教徒当中不受欢迎的规条却不肯稍改教会的立场,包括禁用避孕方法和教士规定独身等。
富于讽刺性的情况
这一切造成了一种富于讽刺性的情况。在反对堕胎、反对委任妇女作教士或严守性道德方面,教皇引用圣经去支持教会的立场。可是,他对于教皇永不犯错的教义所受到的批评却非常敏感。但是正如批评者指出,这项教义并不是基于圣经的。不错,孔格声称这项教义乃是与圣经的精神背道而驰的一项发展。
教皇的批评者声称,教皇拒绝让天主教徒在若干事上,例如避孕等,任由自己的良心作主;在这方面他并没有着重圣经。但这些批评者本身通常是‘新潮’学术界的前哨人物,他们把圣经的大部分均列作“受感示的杜撰”。
这些学者对圣经的态度《新闻周刊》中一篇题名为“耶稣是谁?”的文章可以见之。该文宣称,“大多数新约学者相信耶稣的话至少有一部分确是他所说的。他们计划开一次全国会议,试图找出那些经文是学者们一致认为在这方面合格的。”当这批人引用圣经作为权威时,我们不禁怀疑他们对于自己的论据究竟认真到什么程度。
“自己省察”
天主教的《耶路撒冷》圣经(英文)劝告所有基督徒:“总要自己省察有信心没有;也要自己试验。”(哥林多后书13:5)因此诚恳的天主教徒检讨自己和教会的属灵状况是适当的。
当然,天主教会并不是今日在变革中的唯一宗教组织。许多不同的基督新教派系都在剧烈争辩关于委任作教士、准许同性恋者加入教会、圣经在教会教义方面所担任的角色以及让教会接纳当代道德标准等问题。
你的教会也发生这些争论吗?若然,你应当熟知其中所牵涉到的圣经原则。不论你是天主教徒抑或基督新教徒,你都会发现本页图表中所列的圣经原则对你很有帮助。何不将它们和你的教会领导人的说法比较一下呢?
[第8页的图表]
(排版后的式样,见出版物)
神学院学生(在意大利)
1962 30,595名
1978 9,853名
[第11页的附栏]
各教会所辩论的问题——圣经怎样说?
教皇是永不犯错的吗?
“惟伯铎禄[使徒彼得]至安提阿时,有过,予曾面斥之。”——加拉太人书2:11,《新经》,吴经熊译。
“无论犹太人与希腊人,其为罪人则一也。正如经云:‘茫茫寰海里,竟无一介仁。’”——罗马人书3:9,10,《新经》,吴经熊译。
教士应该获准结婚吗?
“但作监牧的,必须是无可指摘的,只作过一个妇人的丈夫。……善于治理自己的家,约束儿女。”——第茂德第一书3:2,4,《新经》,萧静山译。
不肯悔改的同性恋者应否受欢迎加入教会?
“不要欺哄自己。无论是有淫行的、是拜邪像的、是犯奸淫的或[同性恋]的——都不能承受天主国的产业。”——格林多第一书6:9,10,《新经》。
在教义方面,教会应该以圣经为最高权威吗?
“神的应许句句都像炼净的金属;投靠他的,他便作他们的盾牌。他的言语,你不可加添,迅速遵行便会获得启迪。”——箴言30:5,6,《诺斯译本》。
“全部圣经都是天主默启的,为教训人、劝戒人、责罚人、开导人遵行义德,都是有益处的。为叫人成一个完全天主的人,可以行一切善工。”——第茂德第二书3:16,17,《新经》。
各教会应该放松性道德的标准吗?
“肉躯的事是显而易见的,就是:奸淫、邪色……酣醉、贪饕及别的相似的事。我从前对你们说过,我如今再告诉你们,凡行这样事的人,必不能得天主国的产业。”——加拉达书5:19-21,《新经》。
[第9页的图表]
(排版后的式样,见出版物)
教士的消失
自1881年以来,意大利的人口增加了一倍,但教士的数目却减半,从84,834人降至40,866人
(每1,000意大利人中的教士数目)
1881 (2.9)
1977 (0.72)
[第10页的图表]
(排版后的式样,见出版物)
教徒的消失
(在意大利经常参加弥撒的人数比率)
1956 69%
1977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