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惊讶的受造物为造物主增光
它是什么?
不论它是什么,它看起来好像是从摸彩袋里抽出来的。它有像鸭子的嘴,像海狸的尾巴,像爬虫的肛门,像海獭的蹼足和毛皮。它像鸟一般产卵,像哺乳动物一般哺儿。它腿上的肉距像雄鸡,又能像蝮蛇的毒牙一般射出毒液。它的大小和兔子差不多,但食量却像马一般大,在24小时内要吃:1200条蚯蚓,50只小龙虾,此外还加上蝌蚪、蛆虫和甲虫等!200年前当这只奇怪的动物的皮初次在伦敦展出时,有人误以为它是伪造物。但它并不是伪造的。它的栖息地在澳洲。它便是鸭嘴兽。
你若相信有一位造物主兼设计者存在,自然没有难题。可是,你若相信进化论,难题便来了。进化论不能帮助你。有一项资料来源说:“我们没有确实的证据证明哪一类爬虫化石是鸭嘴兽的祖宗。我们对若干候选者所具的知识有颇大程度是以牙齿为根据的。”但牙齿也不能提供帮助——鸭嘴兽根本没有牙齿。“关于它们的祖先,从任何化石证据也找不出任何结论。事实上没有什么可以帮助我们把这些生物和任何种类的爬虫化石连系起来。”
既然没有什么可以将鸭嘴兽和爬虫连系起来,又怎可以说它以前一度是爬虫,而现在变成了哺乳动物呢?也许它是哺乳动物变成的鸟或是鸟所变成的爬虫?既然没有人知道它从哪里来或到哪里去,也许它向来都是这样子的——它的造物主耶和华把它设计成这样子。
何以企鹅的脚不会冻僵
企鹅整天站在雪上、冰上或冰冻的水里。它的脚受着冰冻,但却没有冻僵。温暖的血液若送到足部,回流时就会使身体冰冷了。足部的热力若大量消失,那么不但足部,就连企鹅的身体都会冻僵。但这个难题却由一项巧妙的热力交流装置解决了。进入足部的动脉有许多把血液运离足部的静脉环绕着。因此冷血循静脉离开足部时从下来的动脉暖血吸取热力。变成稍凉的动脉血液对足部十分适合,因为足的腱多而肌肉少——腱受了冷可以操作自如,肌肉受冷就不能操作。借着这种巧妙的热力交流,企鹅的身体能保持温暖,双足亦不致冻僵。
令人惊异的两种冬眠
冬眠是令人惊异的奇事。真正的冬眠动物为数较少——著名的冬眠鼠、松鼠、土拨鼠(包括北美土拨鼠在内)。有13条纹的细小松鼠冬眠时体温直线下降至仅比外面的寒冷高出数度而已。呼吸从1分钟几百次降至5分钟1次。心跳从1分钟几百次降至1分钟1次或2次。它每数小时才稍微移动一下,但肌肉的反应保持正常。消化和排泄系统继续工作。
熊和美洲花栗鼠都不是真正的冬眠动物。熊的体温在冬眠时保持接近正常程度。据估计它们的身体每日会燃烧4000热量单位的食物。它们常常醒来行动。但它们经过3个月以上不吃不喝也能生存。在这段期间,它们既不排便,也不排尿。这意味到通常从尿液排出的含氮废物会积聚体内,因此看来会引致尿毒症。可是熊却不会。
熊的身体以重复利用的方式去解决含氮废物的难题。1985年2月21日的《新科学家》周刊说:“科学家们的解释是,冬眠熊把氮从合成尿素的途径转往制造氨基酸和新蛋白质的途径。这样行的方法是使用甘油[在脂肪分解时产生]和再度循环的氮作为建筑材料。”
出生前的沟通
有些雏鸟还在壳里时就宣布自己行将面世。它们作出微细的唧唧之声。小鹌鹑这样行,小鸡也这样行。鹅听到唧唧之声的呼叫之后就“开始和儿女沟通……它对蛋里的小鹅发出微弱的接触呼声,小鹅能够发出几种不同的呼叫,向母亲表明它是否发育正常。当小雏发出所谓‘离壳’的哀愁呼叫时,母亲回答以接触的呼声来安慰它们;未出生的小鹅有时竟然能够作出打招呼的声音。”当小鹅行将孵出时,雄鹅就在巢旁守着岗位,它可能是受到那些“对话”所提醒而来的。
[第17页的图片]
唧 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