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土魯克群島的真美
熱帶的土魯克群島位於遙遠的西太平洋,距夏威夷西南約3,000哩(4,800千米)。群島的中央是一個直徑約40哩(65千米)的大礁湖,四周都是珊瑚礁。土魯克群島的幾個大島散布於平靜的湖水中,包括莫恩島、杜布隆島、費凡島、阿曼島、托爾島和其他島嶼,總人口約39,000人。在大礁湖及珊瑚礁各處散布着許多矮小的珊瑚礁。
你若乘坐飛機前往土魯克群島,首先映入眼簾的是西太平洋那清澄如鏡,深藍色的海水。在某些區域,100呎(30米)深的水底也清晰可見。當飛近大礁湖時,翠綠和蔚藍色的海面展現在你眼前。你也會看見浪花飛濺,拍打珊瑚礁。大礁湖内各島嶼均有白色的沙灘,長滿了青葱茂密的熱帶植物。島上有許多麪包果樹和椰子樹,還有香蕉、芋及其他各類熱帶植物,使許多人甚至不用耕種便可以飽足。
雖然島上風光如畫,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土魯克群島卻有一個令人毛骨悚然的外號:“墳場”。因為在1944年2月17、18日美軍發動了所謂的“冰雹作戰行動”,戰機大舉出動轟炸該群島,約有50艘日本戰艦和幾百架戰機沉沒在大礁湖中。這些戰艦的殘骸現今已長滿了淺色的珊瑚及各種海洋生物。它們成為世界各地的潛水員、水底攝影師和製片家的一間獨特的海底博物館。
展開海外傳道工作
第二次世界大戰使島上居民遺下一個深刻的烙印。戰爭生還者對大轟炸的恐懼、喪失親者的悲痛、恐怖的大屠殺、幹苦工、食不果腹以及其他種種艱辛仍然懷有鮮明的記憶。戰後的一代則面對政治的不穩、經濟的壓力等情況,並且難望與其他較富裕地區的青年人爭一日之長。
因此,當一對耶和華見證人的海外傳道員夫婦於1965年遠道從美國抵達莫恩島時,他們發覺土魯克人十分好客、熱情和友善。他們向一對當地夫婦租了一間半圓形活動房屋居住。不久他們已主持35個聖經研究,雖然他們從前對士魯克語一竅不通。至今土魯克的居民對這對夫婦當時如何迅速學會用土魯克語傳道一事仍然津津樂道。
另一對在守望台基列聖經學校畢業的夫婦於1966年12月抵步。他們從島上另一端的一個當地家庭租到住所。這個家庭有幾名成員最後相繼成為耶和華見證人。
建立小組
隨後幾年有更多海外傳道員奉派前來。到1972年,共有七位獻了身受了浸的見證人在莫恩島從事逐户傳道。至此土魯克的第一個小組遂建立起來。下一步是把傳道工作推廣到鄰近的杜布隆島,負起這項任務的弟兄之一憶述他們的首次旅程説:
“我們於傍晚抵達該島。日本人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前建造的狹長船塢現已長滿灌木和樹叢。事實上,這島看來像一個熱帶的茂密森林。島上看不見有任何馬路,只有幾條通往樹林的小徑。
“在棄置的船塢裏,我們在叢林密布,蚊蟲成群的環境下露宿了兩個晚上。當我們環島步行時,我們看見一些在第二次世界大戰轟炸時留下的巨大坑穴。我們見到一些巨大的油庫由於燃油着火焚燒時所發的高熱而溶解。我們當時才明白為何鄰島的居民説在戰時看見杜布隆島上空時常明亮如白晝。這是由於油庫着火焚燒的緣故。”
島上觸目可見的戰禍痕迹幫助海外傳道員更充分體會到他們能够將聖經的和平與安慰信息帶給謙卑的島民是何等大的權利。這些熱愛聖經的人所表現的良好反應從他們舉行首次基督受難紀念時有90人出席一事可以見之。在1974年,島上九位受了浸的見證人成立了杜布隆小組。
前往其他離島
王國的好消息也必須傳給土魯克大礁湖内的其他島嶼。見證人用兩艘小船經常前往托爾島和費凡島,島上的居民對王國信息表現濃厚的興趣。
海外傳道員格蘭·立石自製了一艘16呎(5米)長的小船。經過多年運載海外傳道員和當地的傳道員同工來往各島後,他現已成為一位熟練的航海家和機械師。他熟悉礁湖各處的危險淺礁、暗浪以及不同島嶼間的通道。可是,“當風平浪靜時,”格蘭指出,“你的頭腦會十分清醒。你可以沉思屬靈的事。此外當我獨處時,我會利用機會祈禱,而且時常朗聲如此行。”
當傳道員集體前往這些島嶼從事見證工作時,他們會用整天的時間傳道。這些全日的傳道活動包括沿着滿是塵埃或泥濘的小徑走很長的路程,一頓在露天之下吃的午餐,在熱帶的烈日下步行幾小時以及乘坐顛簸不定的小船回程。到晚上他們都疲憊不堪,但由於他們運用時間為耶和華服務,他們大感滿足。
海外傳道員和其他傳道員間中也會乘坐政府的補給船到大礁湖以外的各島嶼。一位利用自己的假期與海外傳道員一起到這些海島探訪的當地姊妹描述當時的情形説:
“我們終於登上‘土魯克島民號’。船隻甫經駛離大礁湖,波濤便十分洶湧。風勢強勁,並且下雨。船艙僅可容納小量乘客,我們雙腿不能伸直,只能蜷曲而坐。一位政府人員可憐我們,遂讓我們坐在他的船艙裏。我們快樂地期待接觸到離島的居民,與他們分享王國的好消息。”
其中一個島的居民大部分是天主教徒,他們問海外傳道員是否奉教皇之名而來。在另一個島,島上的首領邀請他們向他的百姓傳道,所有人都興趣盎然地留心聆聽。有些島嶼的居民慷慨好客,樂意招待傳道員食宿和沐浴。另一些島嶼的居民則由於懷有成見而甚至不准見證人登岸。“我們所經歷的不便,”該位姊妹説,“被遇到新近感興趣的人士及與他們分享王國信息的喜樂所抵消。”
克服障礙
土魯克島上最先成為耶和華見證人的居民之一是京美白相。她和丈夫開放自己的家接待最早抵步的海外傳道員夫婦。當時她是一間基督新教教會的女執事,當地女青年會的主席以及土魯克語聖經翻譯委員會的成員。她何以會對耶和華見證人發生興趣呢?“由於他們那基於聖經的教訓,”她説。她以前從不曉得上帝的名字是耶和華。(詩篇83:18)“我以為耶和華是耶穌的别名,”她解釋説。
“我成為耶和華見證人之後,”京美憶述説:“親友都恥笑我。許多親戚甚至不再與我來往。但我卻從屬靈弟兄姊妹的交往獲得很大的喜樂和内心安寧。”由於當時守望台社尚未出版土魯克語的書刊,她於是將各個聖經題目的有關經文寫在一本小筆記簿上,運用其中的經文向人傳道。時至今日,她仍然保存着這本1966年的筆記簿。
京美幫助了幾個親人認識真理,其中一人是她的姐妹;她也是基督新教的女執事,她憶述説:“我的姐妹京美從聖經向我提出在地上享永生的希望,並且指出教堂所主張的教訓其實是與聖經背道而馳的,這一切使我在靈性上茅塞頓開。”以前她和其他女執事不時上門探訪一些年老、患病或感覺哀傷的教友。“我們主要是藉着唱詩,帶給他們一點食物或物質東西去安慰他們。但我們的探訪其實反為這些家庭造成負擔,因為他們覺得有義務要為大約12個訪客預備食物。”事情已全然改變了。“現在當我協助别人學習予人真正安慰的聖經信息時,我感到自己是一位具備資格的女傳道員,”她説。她的一個女兒和兩個孫女現在也活躍地參加傳道工作。
像島上的其他人一樣,阿已子以往十分害怕邪靈的騷擾。為了安撫邪靈,土魯克人遵守許多迷信的習俗。新生嬰兒的手腕或足踝繫上繩線以求為嬰兒帶來好運。一個男子若未能贏得女子的芳心,他會轉而運用邪術,給她一個念了符咒的花環或禮物以求使她回心轉意。有些島民認為由於仇敵向他們行了邪術,施了符咒,以致他們變成傷殘或染上不治之症。
阿已子有一本教人使用草藥,並加上某種儀式、唱歌和念咒去治病的書。可是她一旦獲悉聖經的真理,明白死者是“毫無所知”的,而且一切對鬼魔的崇拜均“為耶和華所憎惡”,她便毅然把一切與邪術有關的書籍燒掉,正如早期以弗所的基督徒所為一般。(傳道書9:5;申命記18:9-12;使徒行傳19:19,20)其他許多土魯克人也由於獲悉正確的聖經知識而得以從恐懼及對邪靈的崇拜解放出來。然後他們將聖經的真理進一步傳給别人,使後者也獲得舒解而為他們自己帶來很大的快樂。——約翰福音8:32。
新近的發展
在以往多年來耶和華的確祝福海外傳道員所作的努力。他們的優良精神對當地弟兄産生了有益的影響。現在莫恩島和杜布隆島的兩個小組一共約有35位王國宣揚者。藉着他們不斷的努力,耶和華的聖名及耶和華見證人的名字在這些僻遠的海島上廣為人知,此外他們也為王國作了一個很好的見證。1983年基督的受難紀念共有366人出席一事清楚表明在這些海島上“要收的莊稼多”。——馬太福音9:37。
土魯克的弟兄獲得許多外國的基督徒同工的探訪。到訪的弟兄,像其他遊客一樣,喜愛熱帶的風光、閃耀生輝的蔚藍色海洋,在燦爛的夕陽映照下莊嚴矗立的棕櫚樹以及島上的歷史遺迹。然而,最令他們難忘的是結識土魯克的弟兄們,看見後者表現海外傳道員的精神及對親戚作見證的熱心。不錯,藉着認識這些居於僻遠地區的忠貞弟兄,他們感到自己發現了土魯克群島的真美。
[第22頁的地圖]
(排版後的式樣,見出版物)
土魯克群島
莫恩島
杜布隆島
阿曼島
費凡島
托爾島
[地圖]
太平洋
[第23頁的圖片]
在土魯克群島傳道是一項愉快的經驗
[第24頁的圖片]
運用小船傳播王國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