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子譯本》
巴勒斯坦猶太人的看法: 《洞悉下》 515
抄本: 《洞悉下》 200, 203-204;《守》02 9/15 28-29
《俄克喜林庫斯紙莎草紙殘片》(創世記)(埃及): 《守》92 2/15 28
《梵蒂岡抄本1209號》: 《洞悉下》 203-204;《感示》 310
《福阿德紙莎草紙殘片266號》: 《熱門話題》 6;《新世》 1866;《洞悉下》 200;《守》08 8/1 18;《和合新世》 1522-1525;《感示》 307, 310
死海古卷(庫姆蘭): 《守》91 5/15 12-13
《西奈抄本》: 《洞悉上》 323;《洞悉下》 203-204;《警》 2/08 19, 22;《守》05 7/15 10-11, 13;《警》99 4/22 18;《感示》 310
《亞歷山大抄本》: 《洞悉下》 203-204;《感示》 310
大洪水前的年表: 《洞悉上》 1203
但以理書:
更改原文: 《守》97 10/1 13
第一本聖經譯本: 《洞悉上》 406;《洞悉下》 504, 515, 699;《警》 11/07 13;《感示》 297
東歐的教會使用: 《守》99 1/1 28-29
對世界十分重要: 《守》08 12/1 19
翻譯的時期和背景: 《守》17.09 20;《守》15 12/15 5;《守》13 2/15 6;《洞悉上》 447;《洞悉下》 203, 699;《守》09 4/1 13;《守》08 12/1 19;《守》02 9/15 27;《守》98 9/15 28-29;《守》97 8/15 9;《守》96 1/15 27;《守》95 5/15 27;《感示》 307;《尋求》 213
論述: 《守眾》17.6 13;《守》15 12/15 5;《洞悉下》 203-204;《守》09 11/1 22;《守》02 9/15 26-29;《守》98 9/15 28-31;《感示》 307, 310
撒母耳記上:
欠缺的部分: 《洞悉上》 310;《洞悉下》 94
上帝名字的四個希伯來字母: 《新世》 1864-1866;《守眾》17.6 13;《洞悉下》 200, 781-783, 785-786;《守》10 7/1 6;《守》09 4/1 30;《守》02 6/1 30;《守》02 9/15 28-29;《新世01》 1698;《和合新世》 1522-1523, 1526;《尋求》 258-259
奧利金的《六文本合參》: 《洞悉下》 786;《感示》 310
《俄克喜林庫斯紙莎草紙殘片》: 《洞悉下》 1048
《俄克喜林庫斯紙莎草紙殘片》(約伯記): 《守》02 6/1 30
《福阿德紙莎草紙殘片266號》: 《熱門話題》 6;《新世》 1866;《洞悉上》 324, 326;《洞悉下》 781-782;《守》08 8/1 18;《和合新世》 1522-1525;《感示》 307, 310
刪除: 《新世》 1867;《洞悉上》 324;《守》08 8/1 18-19
是否受上帝指引寫下: 《守》98 9/15 28-29, 31
《希臘語經卷》引用其中的經文: 《守》15 12/15 6;《洞悉上》 406;《洞悉下》 208-209;《守》09 11/1 22;《守》02 9/15 27-28
耶利米書:
跟馬所拉文本不同: 《洞悉下》 811
譯者: 《守》09 11/1 22;《守》98 9/15 28-29, 31;《感示》 307
猶太人和早期基督徒使用: 《守眾》17.6 13;《守》97 8/15 9;《感示》 307;《守》89 7/1 29-30
語言: 《洞悉下》 515